分享

东欧快乐游之二:慕尼黑

 王力德个人馆 2023-06-01 发布于新疆

               4月11日  慕尼黑

    1,慕尼黑阴谋

    我在07年欧洲游时已经去过慕尼黑,宝马汽车博物馆和宝马大楼的外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当时只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并没有进去参观。在慕尼黑市中心游览时,团友提出想去看看著名的HB啤酒馆,导游说,那个啤酒馆没什么意思,而且很远,就不去了。这两个景点没去成我觉得始终是个遗憾。今天的行程恰好补上了十二年前的遗憾。

  

    说到慕尼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二战之前的慕尼黑绥靖阴谋。当时希特勒一再扩张,英法都不敢干涉,后来希特勒又想吞并捷克的苏台德地区,英国首相张伯伦去慕尼黑与希特勒谈判,问:

    “你能确定,这是你在欧洲想要的最后一块土地吗?”

    希特勒说:“能确定。”

    “你能白纸黑字写个协议吗?”

    希特勒立刻跟张伯伦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张伯伦兴高采烈回到英国,挥舞着协定向英国人民吹:

    “孩子们,你看我给你们从欧洲带回了什么?整整一个世纪的和平!”英国人民欢腾雀跃。

    张伯伦这种老贵族,把骑士精神、契约精神奉为圭臬,哪见过希特勒这种从底层爬上来的无赖,从不把契约当回事,翻脸比翻书都快。不久便与斯大林一道入侵并瓜分了波兰,二战终于爆发。

  

  

    2,路上

    我们今天首先要去的是奥格斯堡(又是一座城堡!),路上小解继续讲解:

    “欧洲的车都右行,都用公制,对我们很方便。

    欧洲人一半时间都在休假,福利太好,造成人太懒。所以现在出来这么多黄马甲小黄人。这些年欧洲高福利政策已难以为继,经济上承受不了。但只要政府稍减一点福利,懒人就游行罢工闹事。欧洲社会实际上是靠精英在支撑,精英们都很勤奋,但经不住懒人们的折腾。(这观点我非常赞成,我已经写了一篇博文《北欧神话的破产告诉我们:“均贫富”要有度》)

    西方人用太阳历,中国人过去用阴历,现在改用太阳历。太阳历是教皇格里高利发明的。

    老外不像中国人那样讲还愿,他们过圣诞节,讲究普世情结。

    十八世纪利玛窦向中国传教。我现在已是半个信徒,西方人免费接我去教堂,要拯救中国人的灵魂,认为不信教太可怜。

    情人节在英语里的意思是“圣瓦伦泰节”,里面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年轻的瓦伦泰神父因为不顾皇帝禁令,偷偷为年轻情人证婚而入狱。他在监狱中治好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两人产生了爱情。但典狱长仍然下令将他处死。行刑那天早晨,他给典狱长女儿写了一封信表达爱意,并在信的最后附上属名:“From your Valentine”. 行刑那天是2月14日,后来瓦伦泰得到了平反。为纪念这位勇敢善良的青年,每年2月14日这天就叫“圣瓦伦泰”节。演变至今,就是情人节。

    在西方产妇不坐月子,喝凉饮料,月经期不忌生冷,西方女性优雅地老去。欧洲没有假酒假药,上火只要喝常温水就能好。中药为什么不被西方认可,环境恶化,药效不行了。

    我认为中西不同是由地理气候造成的,热带人懒,华人勤奋,欧洲寒冷,缺食物,又有维京海盗,所以北欧人日耳曼人必须勤快。(我也有一篇博文《地理环境决定论有道理》讲这个道理。)

    匈奴人入侵,欧洲人跑到威尼斯,瑞士,荷兰,大片土地被开发出来。欧洲南部的意大利人懒,浪漫,他们开发的车由德国人经营。法国位置居中,所以法国人有三漫,散漫、浪漫、傲慢。”

    3,奥格斯堡

    小解首先领我们来到奥格斯堡市中心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像,小解讲:

    “这是屋大维,也叫奥古斯都,英语中“八月”这个词就是“奥古斯都”,因为奥古斯都的生日在八月,所以他把八月规定为他自己的月份(屋大维是古希腊著名君主恺撒的侄子,恺撒死后继任皇位)。

  

    这儿是罗马帝国北方与蛮族人的交界。欧洲建筑有灵气,但广场都不大,不能跟中国比。”

    奥格斯堡建于公元前15年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时代(我猜想,奥格斯堡这个名子是不是跟奥古斯都大帝有关系呀?中心广场上立着奥古斯都雕塑)那时奥格斯堡就是一个贸易聚集地。经济最繁华的时代则在15、16世纪。

    奥格斯堡是产生了莫扎特家族、化学家贝尔诺的城市。值得自豪。

    路边一座雕塑,披着铠甲,手执钢叉,好像正在叉一条鱼,我以为是战神或者海神,小解说这是……

  

  

  

  

    在奥格斯堡我注意到德国的有轨电车,像地铁那么长的列车隆隆驶过石块路面上的铁轨。这种情景在中国只有民国时代才能见到。现在早见不到有轨电车了。记得七八十年代去北京出来,常听售票员喊:“105路无轨!”“114路无轨!”那就是被拆除了地面铁轨的无轨电车,只靠车顶上的“辫子”在供电运行。我从来没见过真正的有轨电车,现在到了德国,又看到了在中国已经消逝了的历史。

  

    4,路上

    离开奥格斯堡,我们继续向慕尼黑进发,小解继续讲解:

    “希特勒帝国为什么叫第三帝国?第一帝国是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1806年第一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近代德意志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这是第二帝国。

    希特勒认为他的帝国是前面两个德意志帝国的继承,所以叫第三帝国。

    我们现在要去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公司。宝马,奔驰都翻译得非常好,按照原词的发音翻译,而又包含恰好合适的中文字义。(我也特别同意这个看法,比如维它命之类都是这种兼顾音义的绝妙翻译。)

    德国工匠精神不得了,双立人菜刀,劳力士表的创始人是德国人,青岛下水道是德国人修的,到了现代,中国人还能根据德国原来那家公司的提示在出故障的附近找到配件。兰州大铁桥德国人管维修一百年,日本人学德国人才发展起来的。瑞士人的主体是德国人。”

    5,宝马汽车博物馆

    汽车进入慕尼黑,我又见到了宝马公司总部那座“发动机大楼”,我在当年的游记这样写到:

    “最后我们走到了能看见宝马总部的地点,这座建筑更有意思,四座圆柱形的银白色楼并在一起,象征一架巨大的四汽缸发动机,也就是“宝马”的心脏。

    我不禁想象,如果这四座巨大的“汽缸楼”要能此起彼伏地动起来,工作起来,那将是一种多么奇特,多么壮观的场面!

    汽缸大楼的旁边有一座矮一些的,像银碗一样的巨大建筑,这就是宝马博物馆。为什么要做成碗的形状,象征什么,闹不清楚,但我还是得佩服德国建筑家的想象力。”

    今天我又一次来到“汽缸”和“饭碗”旁边,并且真的走进了“饭碗”,参观宝马汽车博物馆。

  

  

  

  


    我虽然不是车迷,也为博物馆里各种先进漂亮的流线型车型所倾倒,德国技术的确不得了。汽车摩托车楼上楼下,多得头晕眼花,最有趣的是德国最早的老爷车,甚至类似马车的古老汽车,全都历历在目。

    然后我们又去旁边的体验馆,体验馆的建筑风格更新颖,由流畅奇幻的单叶双曲面构成。我们在体验馆中,亲自跨上宝马摩托,进入宝马汽车中,体验并想象驾驶宝马的那种风驰电掣,虽然我已经老得连想考驾照都超龄了。

  

  

  

  

  

  

  

  

  

  

    从宝马博物馆出来,来到一家免税店,以出售德国刀具为主,质量肯定过硬,但我们不想买,站在街口等待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旁边XX功大妈挂着个录音播放器搞宣传,吵的人心烦,寒风凛冽,冻得我嗓子开始发肿。

    我们终于坐车前往HB啤酒馆,一路上小解说:

    “看了宝马博物馆是不是想哭?太便宜了,但带不回去,国内税太高。日耳曼人很严谨,不笑,不浪漫,不见得那么爱国,全买宝马奔驰。菜刀传两三代,传家宝。我就买了个福特,美国货挺好。

    德国人非常环保,垃圾分类已深入人心。德国人说他们是山里的孩子,建小木屋,烧劈柴,因为生长比消耗的快。德国人修路特别慢,太细致。

    土耳其移民怀念奥斯曼帝国,不愿融入德国,几代人还不会德语。

    澳大利亚英语不地道,等于四川话。听不懂。澳大利亚没有想象中的好,德国也是。

    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在餐厅也不是很安静,不是说只要欧洲人素质都高,有些人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孩子学工的应该来德国,学习工匠精神,学艺术的应该去法、意,欧洲艺术集中在这里,学音乐的应该去奥地利。

    过一会儿就到著名的HB啤酒舘,也叫皇家啤酒馆。那是希特勒搞爆动的地方,希特勒曾在这里大喝一声:“人民革命了!”发动了“啤酒馆暴动”,希特勒从此扬名。

    HB啤酒馆名气很大,歌德,席勒,列宁同志都喝过,”

    6,HB啤酒馆

    德国是啤酒之乡,德国有句俗话:“不到皇家啤酒屋,不算真正啤酒客。”几百年来,皇家啤酒屋一直是名人聚会的最佳地点。茜茜公主、歌德、列宁等都曾是啤酒屋的嘉宾,1780年,莫扎特在此饮酒作乐,谱写出歌剧《伊多梅尼奥》,“啤酒屋暴动”让希特勒自此扬名;


  

  

    HB啤酒馆是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馆。没想到里面仍然座无虚席,还有乐队吹吹打打,又挤又吵,哪有悠闲的品酒环境?我们一行十几人只好穿过整个啤酒馆,来到后院,坐在露天酒座。这里倒还宽松,只是太冷。恐怕当年茜茜公主、歌德、列宁不会像我们似的坐在后院喝酒。

    我们五位老家伙一桌,老聂是啤酒迷,进了啤酒名店哪能轻易放过?指定要喝黑啤,老朱也黑啤。老伴好面子,也为我俩要了黑啤。小孟实在,只喝大麦黄啤。

    啤酒上来我一尝,黑啤果然味道更苦,更浓,大概算是啤酒迷们的极端追求。好比臭豆腐爱好者越臭越来劲,豆汁爱好者越馊越有味。我对任何酒都没有很大兴趣,但喝起来也不含糊,把老伴喝不完的半杯也灌了进去。

    老伴买了个面包圈,小孟拿出家里带出来的干枣,大家边吃边喝。儿子后来看到照片很奇怪:“啤酒馆里还有卖干枣的吗?”

    这次来的值,不但看到了HB啤酒馆,还喝到了名店啤酒。我还把一张HB点菜单带回家,做为纪念。

  

  

  

  

  

  

  

  

  

  

    我把喝酒照片发在朋友圈,有朋友问:这么冷的天,你们还坐在露天喝啤酒?我回答:越喝越冷,越冷越喝。待喝完我已快冻成了冰棍儿。我没想到欧洲这次寒流比北京还邪虎。

    7,慕尼黑广场

    从啤酒馆出来,小解带我们来到慕尼黑广场,广场附近的旧市政厅大楼,是建于1470年的哥特式建筑,尖顶高耸,墙面全是麻疙瘩,也是一种装饰风格,看起来不大像市政厅,更像教堂。

    广场中央是圣母玛利亚的雕像,所以这个广场也叫做玛利亚广场。玛利亚怀中抱着小耶苏,据说耶苏不同凡人,刚一出生,脸上已是一副成人模样,甚至长着胡子,这就是所谓“生而知之者”,生来就得有智者或伟人模样,不能长成幼稚可爱的婴儿模样。国外有的圣像油画就是这样画的。

  

  

  

  

    我在十二年前的游记中这样写道:

    “这个广场最著名的还不是这个“娘抱着儿子”的雕塑,而是广场北面市政厅上的玩偶报时钟,据说每天上午11点,下午5点,报时钟的玩偶会出来跳舞。市政厅正在装修,基本被白布遮挡了,但玩偶钟这一部分还是露在外面,可惜我们没看到玩偶的舞蹈。”

    十二年过去了,这座著名的时钟大概终于修好,白布已不见了。小解告诉我们:

    “我掐着钟点赶到这里,现在正好快七点了,再过几分钟,玩偶钟就该报时了,我们现在等一等。”

    我心想这一次终于能看到机械小人跳舞了,没想到七点钟钟声响了,玩偶并未应声出来跳舞。小解说可能又坏了。

    我足足等了十二年,还是没能看到玛利亚广场的玩偶钟跳舞。都说德国人具有工匠精神,怎么这样一座最掌面子的时钟,十二年还没修好?只好从网上搜到玩偶跳舞的图片,供大家一乐。

    小解指着一处墙壁上的黑色僧侣形象,看着跟黑鬼似的挺吓人,说这就是慕尼黑的象征,也是市徽。依我看,把慕尼黑译成“抹泥黑”才更符合这个形象。

  

    我查网上说,慕尼黑的本义是僧侣之地。因此,该市的市徽上表现的就是一位修道士,称为“慕尼黑之子”(Münchner Kind)。自从路易四世时代以来,神圣罗马帝国的颜色—黑色和金色一直是该市的官方色彩。

    这两天我们都在德国旅游,我发现德国人个子非常高,街上两米以上的大汉随处可见。因为社会达尔文学说的影响,近代史上德国人有改造人种的行动,要消灭劣等人种,有些年轻人身材不够伟岸,或有不理想的基因,主动不要孩子,甚至主动不结婚。虽然这个运动随希特勒的覆灭而结束,但在身高上似乎已经产生了结果。

    8、茜茜公主

    离开慕尼黑,我们驱车前往旅馆,小解在车载电视中放映电影《茜茜公主》,因为这部电影恰好跟我们这次旅游的东欧历史大有关系。

    茜茜公主姓伊丽莎白,她是巴伐利亚王室家族成员,而慕尼黑正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也就是说,茜茜公主应该就诞生在幕尼黑。她是欧洲第一美女,所以她的故事格外令欧洲人哀惋叹息,所谓怜香惜玉是也。

    她16岁时嫁给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成了伊丽莎白皇后,从此被强行推入了古板沉闷的哈布斯堡宫廷生活。奥地利首都就是我们过两天要去的维也纳。也就是说,茜茜公主就在维也纳当皇后。

    而明天我们要去的新天鹅堡,正是她的梦中情人,路德维希二世因为想念茜茜公主而建的。

    由于被奥地利统治的匈牙利不断反抗。茜茜为奥地利王室和匈牙利多次作为调停人,最终在1867年促成和解,建立了奥匈帝国(看来不仅是美女,还是外交家)。而过几天我们要去的布达佩斯,正是匈牙利的首都。

    1898年茜茜在瑞士遭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暗杀,不幸去世,正所谓美女命薄。

    可以这样说,我们这几天行程,处处都闪着茜茜公主的倩影。

    茜茜公主生下的皇子鲁道夫因殉情而自杀,皇帝不得不把皇储传于侄子——费迪南。

    1914年6月28日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遭塞尔维亚青年枪杀殒命。奥地利皇室真是命苦,刚自杀一皇储,又它杀一皇储,眼瞅着后继没人了。于是种种矛盾爆发,这就是一战的导火索。

    为什么说茜茜公主的故事等于半部欧洲近代史?因为围绕着茜茜公主,有这样一堆离奇复杂的故事串在一起,桩桩件件都与欧洲皇室和重大事件相关。

    小解在路上说:

    “欧洲古代皇室都是姑表亲,所以造成智力下降,茜茜公主也有遗传性精神病(没想到如此佳人居然神经不正常)。茜茜公主和她老公与一战爆发息息相关。

    今晚我们要住在德奥边境的Hotel Bannwaldsee旅馆。”

  

     2019年4月2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