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文学世相(六)李白、杜甫与泰山

 刘传录说水浒 2023-06-01 发布于山东

泰山,这座雄奇险秀、文化厚重的历史名山,曾引得诗坛巨子李白、杜甫先后两次登临,留下奇丽的泰山诗文。泰山也见证了二人历久弥新的友谊,成全了一段文坛佳话。

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在山东结交各地名士,漫游齐鲁山川名胜,在隐居徂徕山竹溪期间创作了一批酬赠之作,如《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别鲁颂》。今徂徕山竹溪尚有李白“独秀峰”题刻。

天宝元年(742) 四月,李白再次来到泰山,按照唐玄宗封禅泰山之路走上泰山,写下了著名的《游泰山六首》。“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等诗句极具浪漫色彩,充满对泰山的赞美与深情,成为历代众多泰山诗中的名句。李白关于泰山的诗篇,既是雄奇俊逸的游仙诗,又寓于深刻的现实含意。纵观李白一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是其孜孜不倦的实践与追求。

开元十九年(731),杜甫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生活。他记忆中的“快意八九年”(《壮游》)就是指两次漫游山东的时光。开元二十九年(740),杜甫来到泰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岳)诗,本诗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激发人们攀登绝顶,开阔胸襟,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曾有人据“会当凌绝顶”的“会”字,认为杜甫并未登泰山,有人则认为登上了泰山,杜甫晚年之作《又上后园山脚》揭开了谜底“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天宝四年(745) 杜甫第二次游齐鲁,与李白、高适、李邕等文坛巨擘在济南相聚。他们在碧波环抱的古历下亭设宴欢聚,杜甫写下了著名的《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李白则作《上李邕》,李邕也题写了《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诗,此次聚会史称“历下盛会”。之后,李、杜二人在大汶河石门宴别,李白作诗二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和《戏赠杜甫》。石门一别,二人再未相见,但从未忘怀,互赠诗文以寄情。

李白与杜甫的泰山之行,留下了气象高华、风神俊逸的诗章,给泰山增添了辉煌的一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