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冷月临《三老赵宽碑》

 百了无恨 2023-06-01 发表于江苏

《三老赵宽碑》简称《赵宽碑》,又称《三老赵掾碑》。赵掾即赵宽,掾不是名,而是古代属官的官职通称。碑高一点一米,宽零点五五米,厚零点一七米。碑额大篆书"三老赵掾之碑"。六个大字竖排两行,字面纵十七厘米,横十一厘米。全文二十三行,每行三十二字,行间细线分格,每格纵横各二点三厘米,呈正方格,落款为"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没有镌刻撰书文者和立碑者姓名。全文为汉代正隶六百九十四字,从裂后的拓片看,合缝处有七字受损伤。碑已损坏,现残碑存青海省博物馆。

该碑是1940年夏,乐都县高庙镇白崖子村民在挖垫村北白崖沟口墩(古代烽火台)壕沟时,在墩北三十余米处出土。当时不知是汉碑和其价值,故挖出后在原地搁放了十个多月,一直无人过问。翌年二三月间,老鸦村民马腾云用木轮大车将碑拉往该村,半路上被颠断成两截,此时白崖子村民方知石碑是宝物,于是进行了交涉。马腾云遂将碑交给乐都县政府,1942年将《赵宽碑》送往青海省图书馆保藏。1951年1月8日图书馆失火倒塌,碑石被焚烧、重压损毁,仅存碗口大一块,现收藏于青海省博物馆。

此碑从出土至焚毁,仅十年时间,坊间流传拓片极少。该碑记载有汉代名将赵充国世系,有极高历史研究价值,碑字较小,然文字镌刻流畅、娟美,书法流美劲健,用笔有方有圆,以圆为主。自出土后,就引起了文史界和书法界的重视。《碑帖叙录》评价此碑“碑字端厚雄浑,极似《史晨碑》,为东汉隶书之典型”。

赵冷月临《三老赵宽碑》

赵冷月临《三老赵宽碑》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