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玻璃体点状回声的鉴别诊断

 杏林网事 2023-06-01 发布于山西
鉴别诊断玻璃体星状变性 VS 玻璃体出血 VS 玻璃体胆固醇结晶沉着症

图片




玻璃体混浊——

解剖玻璃体无色透明,半固态无定形体,呈胶冻状,主要成分是水,内没有血管,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和脉络膜,因而代谢缓慢,不能再生。

病因:全身疾病(糖尿病、肾炎等),眼外伤出血。

临床表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前如有蚊虫飞舞

超声表现
  • 少许时,散在点状回声,不均/局限性/弥漫性分布

  • 大片时,密集弥漫分布的点状回声,或片状/云团样粗大偏高点状回声,强弱不一

  • 血块或脓栓时,团片状絮状回声

  • 混浊物机化时,呈不规则条束状或网状,强回声,粗细不一,边缘不规则,光带不与视乳头相连,后运动活跃,可因牵拉导致视网膜脱离。CDF:光带内血流信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玻璃体星状变性——
又称 星状玻璃体病,多见于老年男性,病变系静止性,发病年龄可能远远早于就诊年龄,多为单眼。白色星状病灶粘连于玻璃体纤维上
病因:星状小体来源不明,化学成分主要为含钙的脂肪酸盐。可能与糖尿病相关。
临床表现:极少影响视力,无须特别处理。
超声表现
  • 粗点状回声,如“夜空中的星星”,散在均匀分布,或聚居于部分玻璃体内。

  • 眼球活动时,仅有轻微移动,飘动幅度很小,静止时仍恢复原来位置而不下沉。

  • 若病变局限在周边部分,则可同时出现玻璃体分离。不伴玻璃体液化。

图片


玻璃体胆醇结晶沉着症——
又称 闪辉性玻璃体液化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双眼受累。也可见于前房,虹膜及视网膜上。
病因为玻璃体变性,高度近视、老年人、眼伤病史者易发。成分为胆固醇结晶。
临床表现致盲率很高
超声表现:与星状玻璃体病的超声表现相类似,眼球活动后亦呈可见活动的点状回声。与星样玻璃体变性不同的是,当眼球静止后,胆固醇结晶沉入液状的玻璃体底部,大量点状回声下沉至玻璃体底部。伴玻璃体液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