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源迁葬祖坟之谜:大思想家真迷信风水?

 乡土天下 2023-06-01 发布于广东

文/ 陈胜乔

今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当谈聊到邵阳先贤魏源的时候,他以非常遗憾的口吻说,魏源是我国近代的大思想家,可惜他到今天已经没有直系后人了。他还表示,魏源之所以子嗣不继,很可能跟他将隆回祖上两代的坟迁到扬州有关。其言外之意是,魏源不该将祖先隆回的坟迁到扬州,否则,他的子嗣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关于魏源迷信风水、将两代祖坟迁到扬州之说,不是我这位朋友的发明,而是很早以前就有人说过。我记得几年前新邵老乡李勇(网名十年砍柴)写过一篇题为《故园好风水,何必葬扬州》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中引用曾国藩在日记中对魏源吐槽的话:"邵阳魏默深(魏源字默深)既成名后而谋地,将两代改葬扬州,皆未见有福荫,盖不免以诈力与其间。造物忌巧,有心谋之则不应也。"可见,早在一百五六十年前,士林中就已经流传魏源迷信风水、将两代祖坟迁到扬州之说,要不然,素来谨慎的曾国藩决不会有此说。也正因为曾氏言之凿凿,使今天的人们更相信魏源因迷信风水而将两代祖坟迁到他生活过的扬州。

魏源究竟有没有像曾国藩日记中说的那样,因迷信风水将祖上两代改葬扬州?

对这此问题,笔者曾经也偏信曾氏所说,直到最近看了眭达明先生写的《曾国藩错怪了魏源》(原载各界杂志2022年第3期)和其他一些文献,才知道真相并不是曾国藩日记中说的那样。

首先,曾氏说魏源成名后将祖上两代改葬扬州,这与事实不符。

众所周知,魏源成名甚早,他16岁考中秀才、28岁(1822年)考中举人且中“南元”(南方各省举人第一名),因此名动天下。之后,魏源先后接受两位湖南老乡江苏布政使贺长龄、江苏巡抚陶澍的聘请,担任他们的幕僚襄助政务。魏源在贺、陶手下任职时,编写出版了引起朝野关注的《皇朝经世文编》等著作,使他的名声更著。如果按曾国藩说的“(魏源)既成名后而谋地,将两代改葬扬州”,那么最晚在此时,魏源已将祖上两代迁到扬州安葬了,而实际并不是如此。

我们必须确定一个基本事实:魏源确实将他的三位亲人安葬在江苏。最先安葬的是他的父亲,其次是他的母亲,最后是他的祖母。这其中,我们要看到:魏源在江苏安葬父母,并非是将他们从隆回老家的祖坟中挖出迁到扬州安葬的。查魏源年谱可知,魏源父亲叫魏邦鲁,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病逝于宝山(今属上海);魏源母亲陈太恭人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夏天病逝于扬州。魏邦鲁去世后,魏源最初将他安葬在江苏荆溪(宜兴)大贤山,后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改葬江苏上元县蛾眉岭。魏母陈太恭人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去世,两年后,魏源将她安葬在江苏句容县龙潭莲山。在办妥父母葬事后,魏源才将祖母匡太恭人从隆回老家迁葬过来。

请大家注意,魏源安葬好父母并将祖母的坟迁到江苏的时间是道光二十年(1848),此时魏源已经54岁,已进入暮年,远不是曾国藩说的“既成名后而谋地,将两代改葬扬州”。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魏源将其父安葬在上元县,它是南京的属县,后并入江宁县,魏源母亲的安葬地句容是镇江属县。无论上元还是句容,两者均在江南,都不归江北的扬州府管辖。

其次,曾氏说魏源因迷信风水而迁移祖坟,也不全符合实情。

查魏源年谱可知,其父魏邦鲁生前长期在江浙做巡检和主簿之类的小官,因官职不高,经济捉襟见肘,所以道光十一年(1831)临终嘱咐魏源:如贫不能归邵阳,可家于江苏”而当时的魏源虽说已经给贺长龄、陶澍当幕僚,因要养一大家子人,经济也不宽裕,于是将父亲的灵柩暂时停放在苏州金姬墩(距虎丘两里地),直到10年之后他因参与江浙盐政改革经营票盐,手中宽裕后,才将父亲魏邦鲁葬于荆溪(今江苏宜兴)大贤山,之后改葬江苏上元县蛾眉岭。

魏源之所以不将父母的灵柩送回老家隆回安葬,除了因为魏邦鲁临终遗言如贫不能归邵阳,可家于江苏”外,还与魏邦鲁任职当地的老百姓对魏邦鲁的态度有关。对此,魏源在《邵阳金滩(潭)魏氏二修谱序》有明确说明:“吾先考(魏邦鲁)宝山主簿公卒于任,贫不克归,遗命留窆(墓穴)。初无所择于何地也。越十年,而源卜地于阳羡(宜兴古称)山中,则张渚之民来言曰:昔魏公分司吾镇,有惠政,吾等已上其事于邑,载入《荆溪名宦志》矣。今闻魏公葬地未卜,曷彷(仿)朱邑啬夫葬桐乡(汉宣帝朝大司农朱邑曾在桐乡为官,深受桐乡民众爱戴,临终前要求家人遵嘱将其葬在桐乡西郊之外——编者注)故事乎?于是举其大贤山之吉地以赠以葬,是故见吴民之厚,而先考所以去乡之故,其可告无罪于祖宗矣。”

可见魏源父亲当年之所以没有将父亲送回隆回安葬,一来是有经济上的考虑,二来有效仿古人古风的因素。而魏源既然已经将父亲安葬在江苏,那么他在母亲在江苏病逝后,将她就近安葬也就顺理成章了。写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那魏源为什么要将隆回老家祖母的坟迁去江苏呢?这或许真是一个谜了,不排除魏源确实有风水方面的考虑,当然也可能有便于自己和子孙给祖先扫墓行孝的考量。

至于魏源自己死后不归葬家乡的原因,就更容易说通了。

一则因为魏源思想通达。魏源早年是一个很有现代思想的人,晚年则潜心佛学,对世间万相了然于胸,以他的修为和胸怀,我倾向于认为他不大会囿于偏狭的乡土观而要求子孙务必将自己送回隆回老家安葬。

二则因为现实使然。清朝从江苏到邵阳隆回有数千里,那时候舟车不便,出行成本极高,既然自己一家人已经在江苏定居多年,而且父母和祖母也葬在江苏,那么无论是从归葬老家的成本考虑还是从今后为方便子孙给自己扫墓考量,自己都没有葬回老家的必要了。这就好比今天的人在外定居几十年,在外面已经儿孙满堂,即使自己放不下故土,儿孙们也不希望他回去一样。

综上可知,关于曾国藩在日记中说“(魏源)既成名后而谋地,将两代改葬扬州”,不能说它是全无依据,但肯定能说它是偏颇之语。事实上,作为一个务实的思想家、一个主张睁眼看世界的人,如果魏源真有曾国藩说的那么迷信风水,那么他能写出充满现代思想的《海国图志》,提出震聋发聩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就让人吃惊了。

作者简介:陈胜乔,湖南邵东人。做过期刊编辑,在企业担任高级传播主管十余年。业余专注乡土历史地理写作,希望能为普及历史常识、特别是大邵阳的乡土史尽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