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实现跨越——《人生七年》带给我们的思考

 佳宁图书馆605 2023-06-01 发布于江苏

——《人生七年》带给我们的思考

英国的有一档纪录片叫《人生七年》,从1964年,英国的一个导演选择了14位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七岁儿童,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来自农民家庭,有的是工人家庭,有的是上流精英阶层。从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一直到六十三岁,对他们进行每隔七年的一个采访,来讨论他们当下的现状,感受或者是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导演说,这部电影的意义是为了告诉我们,教育是最重要的东西。教育是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作为父母,如果真的盼着孩子将来有所成就,能永久留给孩子,并且一直保持升值的,只有教育!教育比物质的影响更为深远,而健全的人格是面对苦难最好的解药。任何的成功与失败,从来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诸事万物都有迹可循。

序号

名字

家庭阶层

童年

成人

警示

1

苏姿

富家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父亲是庄园主,在贵族学校上学。7岁的时候无忧无虑地学跳舞,父母在《7 UP》之后离婚,16岁辍学,好在父母让她去巴黎进修,

28岁嫁给了律师丈夫,先后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表现出很高的修养,从未有过生活的压力,自己抚养孩子,成了一位乐于平淡生活的人,生活富足而充实安稳。

21岁时,因周围不幸的婚姻一度对结婚产生消极的想法。丈夫救赎了她,让她拥有了幸福的家庭生活,弥补了父母离婚带给苏西的影响。

苏姿的人生:选择的幸福。

2

约翰

精英

一直很出色,对于很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贵族的风范。

在私立学校每天阅读《金融报》、《观察家》、《泰晤士报》。

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每天有着规律的作息,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所中学,进入牛津剑桥然后成为社会精英。

牛津大学的法律系,御用律师,迎娶了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晚年做了很多慈善事业。

家庭的影响在很小的时候就会产生,人的修养、规划、看事情的角度,都是有潜移默化地影响的。

他们在面对学校、政府、以及男孩女孩、种族歧视这样的话题时,非常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安德鲁说:“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约翰的人生:意志坚定。

安德鲁的人生:稳健务实。

3

安德鲁

精英

14岁时父母离异。剑桥大学法学院,律师。他很好地把握所拥有的资源,他谨小慎微,在每一个关键的阶段不犯差错。大儿子在伦敦工作,小儿子是伯明翰大学研究生。

4

查尔斯

精英

中学时父母离异。杜伦大学法学院,进入BBC做编辑工作

5

彼得

中产


彼得在伦敦大学历史系。教书,老婆在大学工作。后离开教师岗位成了一名基层公职人员。热爱音乐。两个孩子都去了大学深造,但只能到医院的客服中心工作,很难成为有房一族。

彼得的人生:不妥协的变通

6

尼尔

中产

双教师家庭,小时候活泼可爱,

身为教师的父母早早就给他做好了职业规划——成为大学讲师或银行经理,认为他的人生必须按这个模子去走。然而除了学习,父母从未教授他任何社会、人际知识。

父亲很严肃,会很严厉地惩罚孩子。

母亲性格非常情绪化。对所有事情都一知半解指指点点。

尼尔在利物浦读了一家综合学校,21岁时因考试发挥失常,进了个自己和爸妈都看不上的阿伯丁大学,称那里“有一种可怕的气氛”。一个学期后,他退学了。在工地搬砖。中年做建筑工作,生活过的很艰难,但他没有与家里保持联系。后来,他成了一个流浪汉。他说,自己最需要的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最终他患上精神疾病,失业后不愿让父母知道,28岁时成为了一名依靠低保为生的流浪汉,终生未婚,一个中产就这样没落成底层。

他不愿意与现实妥协,又缺乏谋生的手段,一再作出错误的判断。

一个人要拥有面对困难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尼尔),尼尔一生都在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带给自己的影响而受难。

尼尔的经历,来自于家庭的压力,来自于自己的不甘平凡,来自于家庭教育失于他面对失败的勇气和能力。

强势与古板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他自卑、压抑、焦虑的性格,而父母过高的期望也让他变得眼高手低,在学业失败后他和父母都无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长期被父母过度保护的他,在进入残酷和复杂的社会后,完全没有应对能力,而父母的失望与愤怒,更让他感到无比的孤独与自责,变得愤世嫉俗。

他甚至觉得自己不配生孩子,因为孩子会遗传他的失败。

尼尔的人生:理想的倔强。

7

布鲁斯

中产

小时候父母离异,5岁进入全日制寄宿学校独立生活。梦想做个传教士,性格善良羞涩。他自幼拥有大爱的抱负,眼神非常平静、祥和,而且坚定。布鲁斯小时候想去非洲,提高那里的教育水平,长大后去了孟加拉国援教。

21岁时牛津大学数学系,28岁时在城里工作三年后,来到伦敦东区,在托尼的母校教书。35岁时在孟加拉国东北角的一个小镇锡尔赫特教英语、数学,42岁时回到伦敦东区教书42岁结婚,老婆也在学校教书。婚后的生活十分幸福,对待妻子非常温柔。两个孩子也都上了大学。

他不在意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只是想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在晚年时帮助了尼尔。

他始终是在同一个领域里不断建设。对人类的大爱使他能够更好地掌控生命活力。

学会超越自卑,学会合作,懂得关爱别人。

布鲁斯的人生:从容和善良

8

平民

乐观开朗。有想法

在伦敦的同一所小学上学,舞蹈课其实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自由活动,老师并不会管她们。

20多岁离婚49岁再婚。善于工作和负责任,中学毕业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家庭的原因让她没有上过大学,但通过努力Sue找到了大学管理员的职位,后升任伦敦大学行政主管,课程项目负责人。

孩子成年后,她又重拾舞台剧、唱歌的爱好。最后,我们看到Sue越活越美,事业爱情双丰收。

她为孩子的成长牺牲了自己的梦想,放弃了工作机会,但孩子也在她困难时给予了很多希望。

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自信乐观的性格让她平凡的人生闪亮着耀眼的光彩。

苏:也许你的出生决定了你的阶级,就算永远无法进入上流社会,但你可以融入这些圈子。

苏的人生:乐观的勇敢。

9

杰基

平民

想要一个温暖的家庭和房子。

在伦敦的同一所小学上学,舞蹈课其实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自由活动,老师并不会管她们。

买了一个房子

银行职员。

杰基的人生:知足常乐

10

琳恩

平民

内向,严肃,自信,不愿争论。

在伦敦的同一所小学上学,舞蹈课其实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自由活动,老师并不会管她们。7岁时的采访中,他直言自己想要去帮助没有受到教育的人

19岁结婚,婚姻生活并没有为她带来更多的改变。21岁做了流动图书馆的管理员,但图书也没有维持她淡然优雅的气质,她对很多事情不满,认为这个国家的教育一败涂地。Lynn是所有人物中老得最迅速的,35岁的她就有了一张完全苍老的脸。2014年,她因病离开了,刚刚58岁。

把一生都奉献给社区的孩子们。儿童教育工作。社区用她的名字命名新建的图书馆。

琳恩的人生:不变的热爱。

11

托尼

平民

生活窘迫,辍学做马术师。

父亲在酒吧里玩牌骗人为生,平均一两周要到监狱报到。托尼跟着他学会了赌博,去赛狗场赛狗。他喜欢打架、惹事,很早退学。从小想做骑师,但未能成功。

托尼15岁离开伦敦东区现代中学,到埃普索姆的汤米高斯林马厩当学徒。他青年的时候曾经和他崇拜的名人比赛马术,生活一直在走上坡路。放弃了做骑师后,他成了出租车司机,成为了他生命里的依靠。投资失败,成不了演员。成不了骑师但养了马。

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拥有敢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勇气(托尼)。

托尼简直是享受人生的范本,想做什么就去做了,收获满满。

托尼用行动做了最好的回答:接受它,继续向前走。

总能在有限的资源中找到出路。

生活就是一场战斗,你必须狼吞虎咽地活着。

托尼的人生:战斗。

12

尼克

农民

出生于偏远落后的农村,智商最高。痴迷读书,独立思考和观察环境,专注、好奇。村小上学,不爱说话但很叛逆

牛津大学物理系,核物理教授和研究专家,28岁移民美国,威斯康欣大学物理教授。24岁结婚但后来离婚后娶了别人。

有大爱的人,能够生活的很自在(尼克)。

教育是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尼克)

他说自己最感谢的是父亲,父亲在小时候逼迫他努力读书,才能成为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一名教授。

当一个人拥有了知识,他的视野变得开阔,他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他可以轻松地发现限制他的天花板也就只有方寸大,向前走一段,头顶就是广阔的天空。

尼克的人生:脚踏实地的逆袭。

13

保罗

福利院

单亲家庭。自卑不爱表达,没有读书的机会,没有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对世界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早早结婚了,好在妻子是个乐天派,两人从搬砖到成为包工头,一辈子做工人。一家人都住在澳大利亚。

大儿子在汽车工厂上班。女儿是小学老师。

好的婚姻是成就更好的彼此。(西蒙和保罗)

保罗的人生:脚踏实地的幸运。

14

西蒙

福利院

是黑人族裔的私生子,没有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对世界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妻子鼓励西蒙学习金融会计的知识,他在28岁时已经和第一任妻子生了5个孩子,35岁时离了婚,孩子归太太。42岁时已经有了第二任太太,这次婚姻质量很高,做叉车工。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在太太的鼓励和支持下,又收养孤儿,做了寄养父母,照顾了130多个孤儿。把父母搞砸的事情修复好,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活过一遍。

父母抛弃了他,他离开了自己的孩子,这在精神分析上叫做强迫性重复,重复父母的行为,也是向父母抛弃他的行为认同。

工作和一直想有所改变但缺乏实际行动。

爱能疗愈创伤,第二任太太的爱帮助西蒙摆脱了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巨大,爱的能量更大。

西蒙的人生:行动改变思想。

关于教育

1. 教育是激发潜能的捷径

自学成才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无效,贪玩年纪的孩子没有自制力,融不进枯燥的学习氛围,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监管。

在所有的方式中,只有教育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捷径,有一句话叫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知识渊博的老师的一句提点,能从本质上引导思维,更快提升智商水平。

2. 教育是社会的筛选器

从找工作角度来看,学历要求分为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等大致几个范围,如果学历不达标,某些优质的岗位将会自动远离你。

教育是一个孩子进入社会的筛选器,人们往往会根据你的学历水平,判断你的能力,也是对人的第一印象。所以,一定要鼓励孩子学习,争取更高的学历教育。

3. 教育是成功的底层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体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器取代,需要的更多的是脑力劳动,而教育是脑力劳动的首要因素。

金钱总有花完的一天,可教育就像火箭的点火装置,能够给成功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不少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接受教育不一定成功,但不接受教育一定不成功

关于阶层壁垒

要拿本纪录片来证实的话,明显存在条件缺失。拍摄者的目的在于考量这些人能否改变出身时的阶级地位,那么被观察者必须与拍摄者目标一致,把保持、攀升阶级地位作为人生主要目标,这个考量才有效——搞一场人生马拉松比赛,总要统一拟定比赛目标、比赛规则而且大家同意参赛时才算有输赢吧?片中14个人各过各的生活,并未把阶级地位的改变当作人生主要奋斗目标,这个记录的结果只能证明阶级蕃篱存在,并且在人生中起作用,却无法证明它不能逾越。

关于阶层逆袭

1.社会环境(经历)和个性特点

安德鲁说,7岁的孩子基本上是抚养的产物。年纪越是幼小,生活范围越是局限于家庭。7岁以后上学读书,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加。青春期开始学习独立于家庭,个性特点以及在此影响下,个人对生活的选择对人生走向影响越来越大。

2.个体智力因素

人生的走向有家庭、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也是自身努力的结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庭、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努力在人生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只不过在不同人的人生中,各部分所占比例不同。其实这里还隐含了遗传的重要因素,尼克能上名牌大学,智商一般应该在110以上,他的弟弟由于听力缺陷家里人的期待就没那么高。精英家庭的约翰、安德鲁如果遗传下的智商只有70分,成为精英律师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3.目标和计划

记录片中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尼克、布鲁斯,他们从小就有对自己的未来做目标和规划的习惯,所以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规划。而他们的子女也依然是按照他们的要求,接受一流的大学教育,人生过得轻松有规划。事业上发展得一般的保罗、西蒙、杰基年少时目标比较模糊。不管在任何时候,设定目标与计划,会让我们朝着清晰的方向坚定的去努力,这样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4.外力引导

精英家庭的父母在子女职业选择上最大的优势是有自身经验可循,能够看到孩子的特点,给予孩子引导。普通家庭如果有尼克父亲的觉察力照样能助孩子一臂之力。非精英家庭有这个能力的父母比例可能小一些,但他们可以求助于专业的教育人士,对孩子加以积极关注,从而提高逆袭指数。

关于如何度过一生

强迫性重复的概念后来被修改为强迫性修复,重演童年的场景是为了修复创伤。

1. 舒适人生: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人生。悲伤会使人低沉,欢乐会让人奋进。

托尼旺盛的生命力一部分源自遗传,而他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态度是我们可以学到的:接受失败的事实,承认能力不足,放下它,继续寻找别的感兴趣的事情做(骑师到出租车司机),或者看看有什么折中的办法继续做原先的事情(骑马到养马)。

2. 爱是幸福之源

虽然拍摄者的目标是阶级固化,观众却通过他们的成长过程发现人生的最大财富是爱。

事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尼克、安德鲁等,他们都有着眼于人类整体利益(如环境改善)的终极理想,可见拥有个人的真爱是人生幸福的元素,为人类谋福利则是解决了温饱、得到了充足的爱之后,赋予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必经之路。

启示录:

纪录片《人生7年》是一部由英国电视台制作的长达半个世纪的系列纪录片,记录了一群英国儿童从7岁到63岁的生活经历。这部纪录片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1.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其独特的轨迹和发展方向。在7岁时,这些孩子们的未来是无法预测的,但是通过这部纪录片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机遇。
  2. 人生中的关键决策和经历对我们的人生轨迹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有些孩子在成年后选择了不同的职业,有些人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这些选择都对他们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 人生中的关键经历和事件对我们的人格和性格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的破裂、亲人的去世等事件,这些经历对他们的性格和人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面对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例如,在职业发展方面,我们需要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角色,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总之,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人生的轨迹和变化,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时刻,积极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