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他,就陪他玩

 东营微文化_ 2023-06-02 发布于山东
每到休息日,朋友家的小孙子便来找我玩,几年功夫,成了“忘年交”。一周不见,孩子想我,我想他。
我试图解开这个谜团,我有什么魅力吸引了孩子?他身边那么多人,为什么是我?妻子开玩笑说,你智力水平与幼儿相当,与小孩子合拍。我哈哈大笑,说,找到了。
我哄着小孩子玩,是想自己放松的。做了一周工作,头昏脑胀,身心疲乏,何以解除?唯有童趣。
只要不违反原则,他愿意怎么玩,我就陪他怎么玩。好家伙,每次在我家,都玩得“天翻地覆”。我也知道了,为何一般人家不喜欢小孩子来。小孩子刚来的时候,对新环境陌生,会有几分“矜持”,一旦熟了,就开始“大闹天宫”,把房间弄得一塌糊涂。没有几分爱心、几分耐心实在是不能接受的。
我愿意陪小孩子玩,或许是从儿子身上得到的体验。儿子小的时候,我没有休息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连轴转,就像现在很多年轻的爸爸们。白天工作就不用说了,晚上经常加班,有点闲暇,三五好友还得凑个饭局,常常是“风雪夜归人”。偶有空闲,十分珍惜,就陪孩子。
怎么玩?尽心尽力地玩。别看孩子小,他什么也懂。你与他玩,是敷衍,是专注,他心里明镜一样。我得出一个结论,不要敷衍小孩子。正因为这,孩子在无数次比较中,选择喜欢我,见了就缠住。
有一年夏天,下了大雨,楼下积了三四十公分水。我中午下班,趟水回家,突发奇想,给儿子做个船划划。雨还下着,小了很多,妻子感到很不可思议,下着雨划得哪门子船,淋感冒了咋办?儿子却兴奋异常。我们爷俩拿起泡澡用的长塑料盆,在一阵期待的欢笑中冲下了楼。
我把浴盆放进水里,再把急不可待的儿子抱进去,他已经高兴得扭屁股踢腿,开始用手划水了。雨还在细碎地下着,我也有些担心,万一淋感冒了可不行。我噔噔噔三步并作两步返回楼上,找到一块大塑料布,拿上几圈铁条,又冲下楼去。
已经有邻居发现了我们,小朋友们高声喊着儿子的名字,兴奋地吆喝着划船了。
我把铁条固定在“船体“上,做成两道支撑,再把塑料布盖在上面,简单固定一下,一条“蓬船”就做成了。整个制作过程儿子坐在“船”里帮着我,楼上的小朋友全程直播。
我趟水推着小船,儿子划着水,两侧的波浪不断向储藏室和一楼的墙体荡去,很有乘风破浪的感觉。楼上小朋友激动得要下来,父母看还下着雨,不让。小朋友们喊着儿子的名字,加油,加油!
儿子喜欢得不得了,不肯上楼。我怕时间长了真淋感冒了,说好说歹劝上了楼。几天后邻居的小飞同学写了一篇作文,把我们爷俩雨中做船、划船写成了范文。
还有一年冬天,雪下得特大,路上积了厚厚的一层,车辆无数次压过,溜滑。吃过晚饭一家人去赏雪,我兴致大涨,在雪路上跑几步向前一溜,滑行五六米。儿子看着好玩,也要滑,年纪太小,学不会。我让他蹲下,我拖着滑。开始用力不均,拖两下就溜倒了。一家人为不得要领而哈哈大笑。起来,再拖,再溜到。
我感觉这样会把孩子的羽绒服弄脏,灵机一动,何不做一个滑车,让儿子体验一把。我与儿子商量,儿子很是期盼。
第二天下午下班后,我们开始做滑车。我是工程师,儿子是参谋加助手。我找来一块大木板,买了几圈粗铁条,将铁条平行固定在木板下面,再把一个小椅子固定在木板上面。儿子坐上去试试,稳当。我又寻来一根拖把杆,砍成两截,分别在一端钉上钉子,做成两个撑子。
我专注地做,儿子专注地看,我遇到了困难,儿子不时给出建议。俩人好像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万事具备,只欠一试。三口人抑制不住欢喜,抱着“滑车”,拿着撑子,开赴“战场”。
儿子坐上去,我把两个撑子递给他。儿子急切地开始撑地,用力不均,哧溜滑倒了,一家人哈哈地大笑。起来,坐上,再滑。因为着急,一下又把撑子上的钉子撑歪了,插不住雪地。
干脆不用撑子了,我把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拿出来,拴在滑车上。儿子坐好了,我拖着走。这可好了,车行顺滑,无限续航。晚上商业街上没车,我拖着儿子从辅路的这头拖到那头。儿子指挥着,前进,拐弯,转圈,进站,刹车,我都一一照办。他欢呼着,叫喊着,高兴得不行。
玩嗨了,玩嗨了!儿子不想回家,央求再玩一会儿,那就再玩一会呗。再玩一会,那就再玩一会呗。那夜,玩到很晚。寒冬腊月,我出了一身大汗,贴身衣服湿哒哒的。我又即兴发挥,拖着滑车夸张地飞舞起来,向前滑行,做些蛇形运动。儿子高兴地惊叫着。孩他娘笑得肚子疼。几个路人围观,啧啧称赞。
时间过得真快,儿子已经到了我育儿的年龄,那“船”,那“车”,还在记忆的深处快乐地穿行。从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乐趣,也有了一个体会,爱他,就陪他玩。

作者简介:左岸青士,山东利津人,文学爱好者。偶来小感,为诗为文;偶见报端,欣喜不已。功底粗浅,灵感驱笔;以文娱心,与人共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