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6月几号入梅入梅热吗? 2023年7月几号入伏?入伏禁忌有哪些?

 nj200801 2023-06-02 发布于江苏

梅雨季节是我国南方地区很常见的一个气候现象,每年初夏的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就会出现连续下雨的天气, 我们称之为梅雨季节。每年入梅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预计今年6月9号左右入梅,具体看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而定。

文章图片1

2023年6月几号入梅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2023年梅雨季节的入梅时间为6月9日左右,首先影响到华南地区,接着向东北方向扩散,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梅雨季节。这个时间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大致上可以作为人们的参考。

梅雨季节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一般为6月到9月份,每年持续约3个月时间。在2023年,梅雨季节的起止时间可能会与以往有些不同,具体时间是从6月份开始持续到9月份结束。不过,雨季到底何时结束,也需要根据实际的降雨情况再行调整。

文章图片2

入梅热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很多人印象中,梅雨季节是温度宜人,雨水连绵的气象,其实也有温度高、雨水多的情况,梅雨季节时的气温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如果副热带高压南下,南方就会有高温多雨的梅雨天气,有谚语云:小暑一声雷,转做倒黄梅,说的就是此种气象。

文章图片3

入梅后注意事项

1、身体保健

好的锻炼习惯很关键。

2、清淡饮食

梅雨季节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有助于肠胃消化、祛湿排毒、增强免疫力,湿气重的小伙伴们可以多吃点薏仁。

3、不要贪凉

梅雨季节潮湿闷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食,觉得舒爽。但是梅雨天气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如果贪凉会导致脾胃受损,引发腹痛、腹泻。

4、注意通风

阴雨连绵的时候空气潮湿、阴郁,东西都发出霉味,通风非常重要。

趁雨停的时候,赶紧开窗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文章图片4

2023年7月几号入伏

头伏是2023年7月11(庚午日)-2023年7月20日;

中伏则是2023年7月21日(庚辰日)-2023年8月9日(8月8日立秋节气);

末伏是2023年8月10日(庚子日)-2023年8月19日(8月23日处暑节气)。

再根据古人传下来的农谚“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其中在三伏中一般中伏是最热的一段时间,因此在7月21日到8月9日这段时间往往是最热的。并且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中伏有20天,相当于是加长版的了,也就意味着酷热天气也要加倍了。

文章图片5

入伏吃什么食物最好

1. 清热化湿的食物有利于健康:建议在入伏期间食用绿豆汤、红豆薏米水、丝瓜、冬瓜、藕、葱姜等清热化湿之品以除湿。

2. 适当补充营养有助于调理:有些人入伏后可能会出现胃口不佳、口内清淡、乏力、尿浊、皮肤粘腻、排便不畅等症状。此时,适当进食清热化湿之品可以协助调理,可适当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喝些温水。

3. 避免食用过量冷饮和刚从冰箱取出的食品,以及太辣太腻的食物:这些不利于身体健康。

文章图片6

入伏禁忌有哪些

1、少吃冷饮

天气炎热,暑气逼人,这时候来上一口大大的冷饮,无疑是最美好的事情了,若是经常吃冷饮,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但是苦了身体,冷饮会使胃粘膜下血管收缩,黏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这样长期下去会得胃穿孔或者胃溃疡,苦不堪言啊。

2、吹干头发再睡觉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夏天天气这么热,把头发擦干之后很快头发就可以自己干掉。其实晚上睡觉时面部神经处于最松弛、抵抗力最低的时候,如果受到湿发的冷刺激,很容易影响耳后的面神经,导致局部痉挛,从而诱发面瘫现象,并且早上起来头发会臭臭的哟!爱美的仙女们吹干头发再睡吧!

3、不要冲凉水澡

由于冷水的刺激,皮肤血管立即收缩,血循环阻力加大,心肺负担加重,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体潜在细菌和病毒会乘虚而入,从而引起疾病。婴幼儿、老年人、经期或孕期女性更要注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