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芳第二次访日演出

 cxag 2023-06-0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马明捷(1941.9.8-2011.2.3)

作者简介:

马明捷,笔名鸣杰,汉族,中共党员。祖籍山东平度。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文系。先后担任吉林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旅大市文化局戏剧理论研究室干部,旅大市文联编辑,大连市艺术学校教师、副校长,大连市艺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大连京剧团(院)艺术顾问,1996年晋升研究员。生前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顾问,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学院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论文导师,大连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马明捷戏曲文集

刘新阳编

梅兰芳第二次访日演出

梅兰芳1919年访日回国后,除在演出实践中继续精化传统戏和新编“古装戏”外,还编演了《上元夫人》、《霸王别姬》、《西施》、《洛神》、《廉锦枫》等歌舞并重的新戏,声誉日隆,已成为中国京剧代表人物。班主、主演集于一身的承华社也于1922年组成,从此,梅兰芳有了自己的剧团。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东京市中心几乎成为平地,市民伤亡惨重。消息传到中国,许多城市的戏剧界举行义务演出,得款捐助灾区。梅兰芳也在北京义演三天,收人一万余元交日本红十字会。

1924年8月,应梅兰芳在日本之约,歌舞伎名演员市川左团次(二世)率剧团赴朝鲜、中国访问,准备在北京第一舞台与梅兰芳合作演出。此时,正逢中国爆发第二次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战场在山海关附近,战火波及京、津。市川左团次在奉天(沈阳)给梅兰芳发电报,商谈在京演出一事,因战乱,梅“因战事请延期”的回电久未收到。左团次只好让剧团回国,自己偕夫人等经大连乘轮船到天津,再乘火车到北京。左团次见到梅兰芳时,梅担心他收不到回电,已经做好合作演出的准备,但剧团已回日本,中国京剧和日本歌舞伎在北京的交流演出未能实现。

1924年10月,东京帝国剧场修复,时逢大仓喜八郎“米寿”(日本风俗八十八岁寿辰称“米寿”),决定再次邀请梅兰芳率剧团到东京演戏祝寿并庆贺帝国剧场开幕。

梅剧团第二次访日演出的实现和两位日本人关系很大:一位是波多野乾时任日本《北京新闻》主任;另一位是福地信世,地质学家、画家。这两位都常住北京,工作之余,致力于京剧研究,而且和梅兰芳有交往。波多野乾后来回忆:“我初次同福地氏见面是大正十三年(1924年)在天津,当时我担任在北京出版的目本《北京新闻》的主任。那一年,梅兰芳一行应帝国邀请,我作为向导兼导演,在与他们同行的途中遇到了福地氏。关于聘请梅剧团的事情,在北京是我本人,在东京则是福地氏,我们都是此事的斡旋团体的成员。特别是演出的剧目,除了大仓男爵希望要演的《天女散花》之外,都是由我提出方案,再由福地氏从中加以选择取舍的。福地氏为了他古河的工作,出差到天津来了。他说顺便要跟我做最后的商洽。所以我们在一家饭店的房间里见了面。这件事该这样做,那件事该那样做,他在一张张便条纸上把每一件事都写给我,便条竟积累到二十张左右了。我把这些便条纸带到东京,按照他的指示来做,果然都不成问题。我觉得他想得真是周到。

梅剧团以承华社为主体,梅兰芳及夫人王明华之外,顾问李道衡、许伯明、赵晦之;秘书兼翻译沈亮超;演员姚玉芙、姜妙香、朱桂芳、李春林、孙甫亭、贾多才、罗文奎、孔金奎、霍仲三、陈喜兴、乔玉林、王斌方、陈少五、韩金福;乐队演奏员徐兰沅、霍文元、马宝铭、马宝柱、孙志亭、李善卿、何斌奎、唐春明、罗文田、唐锡光;化妆师韩佩亭、李德顺、宋增贵、谢德霖、孙永寿等。日本《北京新闻》主任波多野乾一随梅剧团赴日。

10月9日梅剧团在天津乘邮船“南岭丸”赴日本,10月12日抵门司,10月13日抵神户港,换乘火车,10月14日上午10时到达东京火车站。歌舞伎名演员尾上梅幸(七世)、松本幸四郎(七世)、守田勘弥(十三世)以及帝国剧场女演员等五百多人在站台欢迎,梅兰芳夫妇仍住帝国饭店。

10月15日,东京《都新闻》发表了梅兰芳在住地对新闻界的讲话:“五年前我来过日本,对地震前的东京有所了解;今天我看到受灾后的东京,不禁感慨万端。地震受灾以后,我对贵国尽了点小意思,芳泽公使却给了我恳切的感谢状,我倒觉得不好意思了。当时我未能十分地尽力,所以这一次我是带着向日本各方面致歉的心意前来演出的。在北京,原说跟左团次先生(二世)同台演出,因故未能实现,实在太遗憾了。

梅别团在帝国剧场的演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0月20日到10月23日四天,是为大仓喜八郎庆寿的堂会戏,不对外售票。演出方式同于1919年,京剧和日本戏同台演出,梅剧团四天戏码依次是《麻姑献寿》、《廉锦枫》、《红线盗盒》、《贵妃醉酒》。日本歌舞伎是《神风》、《源氏十二段》等,由尾上梅幸、松本幸四郎、泽村宗十郎(七世)、守田勘弥、尾上松助(四世)等主演,和上次不同的是京剧放在最后演出。

10月25日到11月4日十一天,帝国剧场对外售票公演,梅剧团戏码依次是《麻姑献寿》、《奇双会》、《审头刺汤》、《贵妃醉酒》、《虹霓关》、《红线盗盒》、《廉锦枫》、《审头刺汤》、《御碑亭》、《黛玉葬花》。歌舞伎戏码是《神风》、《红叶宴卫士白张》、《两国巷谈》,仍由尾上梅幸、泽村宗十郎、守田勘弥、尾上松助等主演,京剧最后演出。公演票价是一等十元,二等三元,三等一元。

梅剧团在东京演出期间,《东京每日新闻》(高泽初风《帝剧初次演出》)、《中央新闻》(田村西男《帝剧的初次开场》)、《帝国新报》(《帝剧改建纪念演出,梅兰芳是最精彩的》)、《万朝报》(中内蝶二《帝剧所见,最精彩的是梅兰芳》)、《亚马多新闻》(山木柳叶《我看帝剧》)、《东京日日新闻》(三宅周太郎《像童话里的国家一般的新帝剧》)、《新演艺》(耕花山村《改建后的帝剧》、南部修郎《梅兰芳的黛玉葬花》)等报纸、杂志发表了对梅兰芳演出的评论文章。中内蝶二在文章中写道:“大家都认为梅兰芳的表演是最精彩的。对于帝剧的专属演员来说,这是个很尖锐的讽刺。从他们的立场看问题,这可以算受了侮辱;在旁观者的眼中,则会说他们没有志气。他们实在没有志气。到至今日,这确是一场本领的竞赛,是梅争取到观众还是我们争取到观众的问题。现在正是我们应该发挥本领的时刻,我们要把支那戏曲压倒…现在他们应当有这种气概,可是他们在舞台上一点儿声势也没有。”除了对梅兰芳普遍赞扬,有的文章还特别注意此次演出的舞台装置的改变。山本柳叶评论:“这次的舞台是按照支那原有的戏院里舞台仿制的,在一个带有四柱的呈方形的台上面演出。七场戏用的都是这个台,只是把桌椅调换位置或者做一些调整以表示场子的变化。”1924年12月日《演剧新潮》全文发表了沈恒、波多野乾一、山本久三郎(帝国剧场常务董事)、宇野四郎(帝国剧场文艺部负责人)、芥川龙之介、伊原青青园、久米正雄、菊池宽等人关于梅剧团演出的座谈会记录,座谈集中讨论了京剧的布景运用。山本久三郎发言:“梅先生思想进步,是一位肯动脑筋去创新的人,所以上次演《天女散花》这出新戏,连布景也是新做的。但一般人的意思说:这样的人物特地从支那来到这里,却不演地道的支那戏曲,帝剧白花了许多钱做了些很不像话的事。这回我们想真按照支那的形式来演出,所以不用布景,不演新编的戏而演传统戏。这次的演出就是鉴于上次的评论来决定的。我对戏剧(指中国戏曲)什么也不懂,这主要是跟福地先生商量,听取了支那剧场的意见而照办的。”

福地信世一直十分赞赏传统的中国京剧的演出方式,他在《支那戏曲的话》里谈到对京剧运用布景的意思时说:“支那戏曲不用布景,所以后边有一道绘有刺绣图案的幕。在这张幕前,什么剧目都可以演…最近它受外来的日本新派的影响,传统支那戏曲也开始用写实的布景了。我觉得这是很不好的事。原来支那戏曲演出方式跟能乐一样,是很具有象征性的……最近演《长坂坡》,台上使用了画着战场野地的幕,这样一来,舞台上的椅子,怎么看也是一把椅子,再也不能想象它是一口井了,赵云把孩子掖在怀里,骑着马跟敌人一数面战斗一面突围逃走。原来在台上并不用真马,演员只举者鞭子表示骑马的神气。如果没有布景,以象征手法演出,这样的动作能表示他正在骑马,观众也会感觉到他是骑者马的。但是在写实性的布景前面这样表演,观众会认为赵云的马大约是跑掉了,所以赵云一面走,一面挥着鞭子在折腾。因此对支那戏曲来说,布景完全是多余的。

梅剧团在东京演出期间,福地信世在《新演艺》杂志介绍了所有演出剧情梗概,在《演艺画报》发表了《梅兰芳演〈虹霓关〉的真实记录》,介绍他在北京看头本《虹霓关》的情形。并且,福地信世还在《东京朝日新闻》开辟《舞台上的梅兰芳专栏》,刊登了他画的《奇双会》、《虹霓关》、《贵妃醉酒》、《审头刺汤》、《麻姑献寿》、《黛玉葬花》等京剧素描画。在银座售票处,举行了十天《福地信世京剧素描展览会》,展出一百余幅中国京剧名伶演出素描。

在东京的二十天里,梅剧团共演出十五场,梅兰芳每天都要参加演出,交际应酬活动也很频繁,但是,梅兰芳还到本乡座观摩了五世中村歌右卫门主演的歌舞伎名剧《饭名手本忠臣藏·山科闲居》和十五世市村羽左卫门主演的《劝进帐》;到市村座观摩了六世尾上菊五郎主演的《鹭娘》、《渔师》、《供奴》,并观摩了梅若能乐。

梅剧团结束了在东京的演出后,11月5日离东京,次日到达大阪,11月7日
开始在宝冢大歌剧院演出。

梅剧团在大阪自11月7日到11月11日演出五场,剧目是《战太平》、《定计化缘》、《辕门射戟》、《红线盗盒》、《风云会》、《岳家庄》、《空城计》、《贵妃醉酒》、《御林郡》、《瞎子逛灯》、《击鼓骂曹》、《洛神》、《战马超》、《连升三级》、《马鞍山》、头本《虹霓关》、《遇龙封官》、《定军山》、《上天台》、《廉锦枫》。宝冢大歌剧院也如东京帝国剧场,舞台改装成了中国传统的戏台样式。票价定为一等三元,二等二元,三等一梅剧团在大阪的演出,再次受到日本观众极为热烈的欢迎和新闻传媒的高度评价,并且还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11月3日,梅兰芳演完《贵妃醉酒》,正在后台休息,一位名叫休斯的西方《瞭望》杂志的记者访问梅兰芳,表示回国后要向国内介绍中国的京剧艺术,并拿了一幅说是刚买到的梅兰芳的照片请梅签名。而这幅照片拍的却不是梅兰芳,而是面貌与梅相似的宝冢少女歌剧团的女演员秋田露子。1925年2月,宝冢大剧院翻译、演出了《贵妃醉酒》,秋田露子果然扮演了杨玉环。

大阪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应帝国电影公司之邀,在小阪电影制片厂把《红线盗盒·云路》、《虹霓关·对枪》、《廉锦枫·刺蚌》三折戏拍摄了黑白无声电影。参加拍摄的还有姜妙香(王伯当)、朱桂久(蚌形)。导演枝正义郎、小泽得二、佐佐木奎郎,技师下村绿甫、大森胜、唐泽弘光,影片拍完后即在日本放映。

日本蓄音器商会在梅剧团演出期间也邀请梅兰芳录制了唱片,共五张,有《西施》、《红线盗盒》、《御碑亭》、《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廉锦枫》、《六月雪》的主要唱段和京剧曲牌《太湖船》、《小开门》、《夜深沉》。

应日支亲善协会邀请,梅剧在大阪拍摄电影期间,还到京都市公会礼堂演出,由于连日疲劳,饮食不周,11月13日晚演出结束后,梅兰芳突发急性肠胃炎,病势甚凶险,京都市议员大久保作郎请医学博士今井太三(梅兰芳《东游记》译作今井泰藏)诊治。梅剧团由姚玉芙率领于11月17日乘大阪商轮“河南丸”回国,梅兰芳留住京都都会饭店治病,在今井博士精心治疗、照料下,病情好转,11月22日和夫人自神户乘“长沙丸”回国。
(《大连艺术》,1998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