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月21日 | 循游甘肃一起探寻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循迹晓讲 2023-06-02 发布于北京
NO.1—甘肃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文物涵括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其中尤其以馆藏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最为突出。

其中精品的历史文物有3000余件,国宝级文物16件(组),国家一级文物720余件(组)。包括驰名中外的铜奔马在内的铜车马群及木车马,金银舍利棺,西夏文本及文物,天梯山石窟造像。

NO.2—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因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而闻名。雷台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观而得名。

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铜车马仪仗俑99匹。

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17.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极品。

NO.3—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为"回"字型仿古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357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展览用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了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展品中最为珍贵的当属西夏碑。西夏碑本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夏文与汉文对照文字最多的一块石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两面刻文。正面以西夏文书题名,意为“敕感通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28行,每行65字,背面为汉字篆书“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正文为汉文楷书26行,每行70字,碑文大意讲述了护国寺塔的初建、显灵及重修的经过,保存了许多史料,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和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被中外学者称为研究西夏文的活字典。

NO.4—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称凉州石窟、凉州大佛窟,大佛寺。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97—439),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由北凉王沮渠蒙逊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和能工巧匠开凿;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相继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天梯山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学术界有“石窟鼻祖”之称。

NO.5—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又名“卧佛寺”,为历代皇室敕建的寺院。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民主西街大佛寺巷,总面积三万余平方米。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

张掖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张掖大佛寺作为历代皇室家寺院,与西夏、元、明、清王室关系密切,具有典型的宫廷建筑风格。寺院建筑群贯穿于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配殿呈对称式排列,整组建筑造型别致、布局严谨、主题突出、基调鲜明。主体建筑大佛殿是西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殿身由两层楼阁组成,平面构架工整规范,空间组合变换多端,给人以既潇洒自然又庄重深邃,既鲜明真切又朦胧空灵之感,体现了皇家“九五至尊”的气概。

NO.6—嘉峪关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长城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NO.7—莫高窟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

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NO.8—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五公里处,沙泉共处,妙造天成,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在汉代的时候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

最早在东汉辛氏《三秦记》中有“河西有沙角山,峰崿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乾糒……人欲登峰,必步下入穴,即有鼓角之声,震动人足”的记载。月牙泉在汉代时月牙泉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月牙泉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数千年来沙山环泉,泉映沙山,在沙山深谷中,“风夹沙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