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洋面临生态危机,扩大海洋保护区刻不容缓

 老王abcd 2023-06-02 发布于广东

新泽西州的老桥镇(Old Bridge)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的交界处,紧挨着拉里坦湾(Raritan Bay)。我站在岸边向北望去,帝国大厦的尖顶清晰可见。这片海滩上曾经建有一幢房子,房主肯定也像我这样遥望过曼哈顿的天际线。但如今这房子踪影不见,只剩下一排浸泡在水中的木桩,以及散落在周围的残砖断瓦。海滩的后面是一个居民小区,住有十几户人家,大部分房屋年久失修,看上去相当破败,有一幢房子甚至已经被废弃了,只留下了一个尚未倒塌的外壳。但也有几幢房子刚刚修整过外立面,显然房主对这块地方信心十足,还想继续在这里住下去。

根据历史记载,这地方原本是一块滨海湿地,属于一个名叫乐纳坡(Lenape)的印第安原住民部落。但因为大西洋风暴频繁,这个部落的居民通常住在远离海边的内陆地区,只会在夏季暂时性地搬到海边居住,方便打鱼。最早来到北美的欧洲殖民者也大都选择住在内陆,这些人几乎都是农民,没有理由住在海边。北美的很多铁路线都是沿着海滩铺设的,原因就是那里无人居住,拆迁成本低。

今天的海滩早已人满为患,全世界都是如此。但在远古时代,只有少数渔民才会住在海边,因为对于大部分古人而言,大海是一个危险的存在。除了海上风暴和海水侵蚀,他们还要担心海盗,以及时不时就会出现的海啸。蔚蓝色的海水虽然好看,但却无法直接饮用,也不能用来灌溉。大海对于古人而言缺乏吸引力,他们没有任何理由把城市建在海边,所谓“滨海城市”是现代社会才有的概念。

唯一的例外也许就是地中海。这个海的面积相对较小,周围人口密集,海上运输业应运而生,由此诞生了一个庞大的水手阶层,他们自然会选择在海边安家。后来的地理大发现之所以由欧洲人主导,很大原因就在于地中海扮演了练习场的角色,为欧洲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远洋水手。不过,即使在地理大发现的鼎盛时期,大部分欧洲人也不会选择住在海边。大海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通往财富的通道而已,本身毫无魅力可言,甚至充满了危险。比如,大航海时代最重要的港口城市里斯本距离大西洋有12公里远,而西班牙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麦哲伦那次环球航行的始发地塞维利亚居然建在距离大海80公里远的内陆。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向海边迁徙发生在200多年前,地点就是新泽西州的大西洋沿岸。迁徙的原因之一是结核病的暴发,城里人相信海边的新鲜空气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另一个原因就是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导致北美地区诞生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层,有了度假的需求,而这些新移民大都是乘船来的,对大海情有独钟。于是,几个精明的新泽西商人选择在距离纽约市区最近的新泽西海岸建设了一系列度假村,用钢筋水泥打造的防波堤和防水墙把海浪的侵蚀作用降到了最低。

随着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和开普梅(Cape May)等度假村的成功,滨海生活被打造成了富裕阶层的新时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自己的家建在海边,海岸线很快就不够用了,于是新泽西房地产商又看中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那里原本是一个布满沼泽和鳄鱼的荒蛮之地,其地位有点像古代中国的流放之地——海南岛。这批商人雇用了大批工人挖沟开渠,排干了沼泽地里的海水,在海边建起了一幢幢楼房,又从海里挖来成百上千吨的细沙铺满整个海滩,再种上成排的棕榈树,迈阿密海滩(Miami Beach)就这样被打造成了举世闻名的中产阶级度假标配,原本令人恐惧的大海从此摇身一变,成为幸福生活的通用背景板。

还有一件事让海洋恐惧变成了海洋诱惑,这就是潜水运动的普及。其实水下供氧设备早在远古时代就被发明了出来,但直到法国人雅克-伊夫·库斯托(Jacques-Yves Cousteau)于1943年发明了水肺,并组织生产出了第一代可供普通人购买的水下自主呼吸器,潜水这才正式走出了科学考察和军事领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如今,即使你不会水肺潜水,也可以很容易地在任何一个海滨度假胜地租上一条船,去附近的珊瑚礁海域玩浮潜,近距离欣赏奇妙的水下世界。很多人吃了一辈子海鲜,但直到第一次戴上面镜潜入水中,这才第一次领略到了海底世界的奇妙,并从此爱上了海洋。

雅克-伊夫·库斯托(左)展示新发明的水肺(1950年)

还有一个发明改变了人与海洋的关系,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被发明出来的海运集装箱。这个发明把远洋运输的流程标准化了,极大地节约了运输成本。再加上远洋货轮越造越大,今天的海运成本已经降到了公路运输的十分之一、航空运输的百分之一。目前全球货运总量的80%以上是通过海运的方式完成的,如果没有海洋,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作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中国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自2003年起便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如果没有海洋,中国的现代化同样也是无法想象的。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仅靠陆地无法满足,于是人类只能想办法向海洋要资源,别无他法。其中最早也是最容易获取的海洋资源是海鲜,但全球海洋年捕捞量自1980年首次突破8000万吨之后便一直徘徊不前,至今仍然在8500万吨这个水平上下波动,因为海鲜已经快要被捞光了。下一个被人类盯上的海洋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目前全球每年的海上油气勘探和开采的经济规模高达8300亿美元,约占整个海洋经济总规模的一半。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2021年全球海洋经济的总规模约为1.7万亿美元,排名前八位的部门依次为海上油气开采、海洋设备制造、海洋捕捞、远洋货运、造船、邮轮、港口与码头,以及海上风电。而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的统计,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约为9462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占比与上年持平。要知道,这还是新冠疫情期间的数字,疫情结束后的海洋经济几乎肯定将会迎来更加快速的增长。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预测,全球海洋经济的总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3万亿美元,比2010年时的1.5万亿美元增长一倍。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让-巴普蒂斯塔·杰弗里(Jean-Baptiste Jouffray)教授于2020年发明了“蓝色加速”(Blue Acceleration)一词,用来形容自21世纪初开始的海洋经济加速现象。这个词的灵感来自“大加速”(Great Acceleration),指的是自1950年开始的人类社会加速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对陆地资源的掠夺式攫取,而自21世纪开始的“蓝色加速”则开启了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和陆地资源开发一样,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同样对地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举例来说,目前排名前7位的海洋经济部门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只有排名第八的海上风电算是环保项目,每年的经济规模为370亿美元,仅占全球海洋经济总规模的2%。再比如,目前与海洋有关的公司规模排行榜的前10位里有9个都是海上石油公司,排名前100位的大型海洋公司占了全球海洋经济60%的份额。这些公司当中的绝大部分来自美国、沙特、中国、挪威、法国和英国这6个国家,说明今天的海洋仍然只是少数国家的游乐场,而最先入场者们都在想方设法地加快开发的速度,希望能赶在其他玩家进场之前把海洋资源尽可能多地捞到自己的碗里,其结果就是海洋的健康状况也在加速恶化。

于是,人类和海洋的亲密关系只维持了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就面临着崩溃的危险,首当其冲的就是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加速了冰川的融化速度,以及海洋水体的膨胀效应,目前全球的海平面正以每年大约3.4毫米的速度在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还在逐渐加快。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牵头发布的《2022年海平面技术报告》,海平面的上升将引发潮水和风暴潮的高度上升,并向内陆推进,从而导致未来30年沿海洪水出现重大变化。预计到2050年时中度破坏性洪水的平均爆发频率将是目前的10倍以上,而严重破坏性洪水的爆发频率将会是目前水平的5倍,达到每5年爆发一次的程度。

目前全世界8%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海平面不到10米高的地方,他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影响。就拿新泽西州的老桥镇来说,2012年的飓风桑迪(Hurricane Sandy)重创了这个镇,大批房屋被淹,当地居民和保险公司损失惨重。当年政府宣传说桑迪这个级别的飓风每500年才会来一次,但这个镇在2010和2011年已经连续遭遇过两次强飓风的袭击,很多建在海边的房子已经被淹过两回了,于是很多人选择接受新泽西政府提供的“蓝色英亩”(Blue Acres)赎买计划,放弃了原来的房子,搬到了内陆地区。不过,也有不少人心存侥幸,选择继续住在海边,这就是我在老桥镇看到的景象。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这么多人搬离海岸是件好事,因为这些地方原本就是滨海湿地,它们的作用相当于海绵,既可以保护内陆居民免遭海浪的侵袭,又可以保护滨海生态系统免受人类污染的影响。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我们最熟悉的海洋就是靠近大陆的近海,这里本应长满海草、珊瑚和红树,以及成片的滨海盐沼。其中珊瑚礁、海草床和红树林并称为三大近海生态系统,因为它们是无数海洋动物的产卵地和幼儿抚育基地。如果没有它们提供的生态支持,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必将大打折扣,而目前的海洋捕捞量之所以难以提高,除了现有的捕捞力度过强之外,也与这三大近海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有着直接的关系。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海鲜自由,仅仅保护少数几个商业鱼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想办法保护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当然了,海洋绝不仅仅是海鲜的原产地那么简单。海洋的总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的总体积占地球生物圈总体积的95%。地球生命诞生于海洋,人类祖先也来自海洋,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海洋,地球最后的边疆同样是海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海洋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没有之一,地球应该改名叫海球才对。

马尔代夫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之一,超80%陆地海拔不到1米。图为马累岛建造海堤抵御海平面上升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联合国于2017年宣布2021~2030年为“海洋十年”(Ocean Decade),希望能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环保宣传,促进人类与海洋的和平相处。联合国还列出了关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10项挑战,分别为气候变化、海洋污染、可持续渔业、海水酸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海洋管理、海洋探索技术、海洋知识宣传、海洋信息处理,以及海洋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其中每一项挑战的难度都相当大,因为海洋和我们熟悉的陆地非常不同,很多我们常用的技术手段和环保思路都无法应用到海洋里。

关于海洋与陆地的差别,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10个。第一,海洋的面积是陆地的两倍多,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也比陆地高出很多;第二,海水的透光性极差,人类在陆地上开发的很多高效探测技术没法使用;第三,海水的比重比空气大很多,所以深海的压力巨大,人类难以进入;第四,海洋比陆地更加三维,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研究难度;第五,全球海洋相互连通,任何污染物都能畅通无阻地传遍整个地球,入侵有害物种同样也可以迅速地传遍全球;第六,海洋生物的迁徙距离要比大部分陆地动物远得多,这就增加了管理难度;第七,海洋动物的迁徙速度也要比大部分陆地动物快很多,某项保护措施很可能只适用于某片海域,换成另一片海域就不管用了;第八,营养物质和污染物可以在海水中循环上百年的时间,远比它们在空气和表层土壤中的寿命更长,这就对人类活动的长期危害研究带来了更多的困难;第九,大约五分之三的海洋属于公海,不在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以内,这一点也对海洋的有效管理提出了挑战;第十,人类不住在海里,对海洋缺乏切身体会,无论海洋研究技术的开发还是海洋保护概念的普及都要比陆地上难得多。

在这10个差别当中,尤以最后一个差别最为关键。虽然今天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喜欢大海,但大部分人其实对海洋并不了解,经常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做出伤害海洋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联合国“海洋十年”规划的一个重中之重就是所谓的“30×30”计划,即到2030年时保护30%的海洋面积。这个计划的核心理念就是在人类尚未做到对海洋生态系统深入了解之前先把其中最为关键的海域保护起来,暂停对这部分海洋资源的攫取,其中包括海鲜的捕捞,以及海底矿产的开发。这么做一来可以避免给海洋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是要尽可能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些未经破坏的原始海洋生态系统。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近海生态系统。根据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科学家于2021年所做的研究,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15%的海岸线仍处于自然状态,其余的全都或多或少地被人类活动破坏了,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付出很大努力才有可能恢复原状。

2015年9月30日,基里巴斯的一名男子行走在被海水淹没的红树林里。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是受到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前文提到的三大近海生态系统当中,红树林是恢复得比较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红树林的主体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上,大家很容易看得到,保护起来动力更足,保护方式也更加得心应手。相比之下,珊瑚礁和海草床就没那么幸运了,尤其是后者,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保护也就无从谈起了。

本专题将以位于澳大利亚的珊瑚礁和海草床为主要案例,为读者介绍海洋生态保护的历史和现状,展望一个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未来。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从这个专题中体会到海洋的美丽,认识到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一个美丽而又健康的海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