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在职场黑洞里吗?

 普洱茶凌 2023-06-02 发布于上海

2016年马上要结束了,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侯,你的工作总结里有多少可以呈现的结果?在接下来开始的年终考核里,你的自评里有多少是“辛苦“过程描述而不是组织需要的结果呈现?


职场的第一大黑洞:没有以终为始的结果思维(结果思维是一种把自已的能力和行动转化为价值的思维方式)

结果定律一:结果>过程

一个人在职场上的价值,首先是能交付结果,业务人员要交出销额达成率,生产人员要交出产能效率,品质合格率,每个岗位都有各自的KPI,那是你在组织里存在的基本价值.

你可能会说,不对呀,不是常常听到说享受你的过程吗?是的,有几种场景可以更在意过程

  1. 心理活动,而非社会活动如恋爱,旅行,受挫,这些都是通过态度,感受,心情来调整过程里的情绪,体验幸福快乐的感觉.

  2. 当你成功了以后:"一览众山小时",你才会更回看过程.老板常常是在没有结果时强调结果,有了结果后又挑剔管理过程,有员工抱怨”怎么做都不对“,其实有结果企业才能生存,过程对了结果才能被期待持续的出现.

  3. 终极思考:人生终究的归宿都是死亡,如果死亡叫一个没有分别的结果,那么生命的过程就重要到可以区分值不值得.有些人活着,在过程里,但其实已经死了;有些人已经死了,可是他的精神仍然游走在世人的生命过程里.所以终极思考,我倒觉得是个以终为始的过程.

结果定律二:可交换价值的结果>不可交换价值的结果

 在你岗位上的贡献是仅仅扫净了自已门前的雪?还是提供可以启发,带动同行的人,图利整个组织的结果?如果能够提供正向的影响力,你便不在自已的世界里,成为被需要的人.

结果定律三:能复制的结果>不能复制的结果

有没有方法让你在岗位上的有效过程标准化,可推广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复制好的结果?这对组织的人才培养,企业的永续经营至关重要,你也会成为企业的关键人才,无论你在哪个岗位,哪个层级!

你与优秀者的差别,在于对结果不同程度的思考深度,也就会有不同程度结果的呈现,这决定你的身价!


那么怎样修炼结果思维呢?

在组织中不同的站位会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假装自已的岗位是一家"外包公司",你岌岌可危的是能不能继续与甲方合作,所以你的立场永远是要为客户解决问题,呈现结果,所以请你修炼:

  1. 确认结果

    你的工作总结永远要交付结果,而不是交付动作,流程.如果工作任务不知道结果是什么,首先要做的是反复确认结果."以终为始",如果你不知道终点,盲目的开跑,也许越努力越离谱!

    层峰突然要某种资料,要先了解资料的用途,紧迫程度,才知道注意哪里千万不能出错,要多久时间提供不误事儿;被通知参加某个会议,要了解会议的议题,自已工作范围的链接是什么,提前准备功课.

  2. 给出选项

    不要问你的老板问答题,要给选择题,而且不能是单选题.人们喜欢选择的自由感觉,但是多选项一定要经过筛选,最多不超过三个,最好是两个,因为多项选择会降低"成交率",作事的效率会降低.我的经验是呈现两个选项,怀揣三个以个的可能.

  3. 超出预期

    提供的结果超出主管的预期一点点.有关你岗位的工作能不能每次都想到主管的前面,不是被追问,而是主动汇报或提醒,看TA放心的眼神?能不能在报告专案想法时,能一并呈现可见的结果,看TA赞赏的眼光?...,就这多做的一点点让人永远记得你,你的职场空间也会有无限的可能!


把自已当作一个企业,常常自问:做这件事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对组织有价值吗?怎样让这个结果易于复制可持续下去?我想,你的职场前路定会充满阳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