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一位七品芝麻官,写下“楷中兰亭”,直逼欧阳询、柳公权,秒杀现代“书法大师”!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我们常说清代书法看似“百花齐放”,实际上已经走向了衰弱,尤其是在楷书上,大部分书法家在“馆阁体”的泥潭中走不出来,只有极少数人有所突破,比如成亲王永瑆、刘墉、梁诗正,他们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朝中重臣,见多识广,书法视野也比较开阔。

不过,“高手在民间”,清代有一位七品芝麻官,也突破了“馆阁体”限制,直入晋唐,还写下了一卷“楷中兰亭”,此人就是徐元礼。徐元礼的名字,百分之九十的人可能都没听过,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一手好字,估计他很难在历史中留下痕迹。

史籍中关于他的资料稀少,连生卒年也不可考,只知道他字淞桥,是浙江桐庐人,活动于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他一生担任过的最高官职就是知县。“馆阁体”书风影响下,当时的楷书往往追求端正工致,结果是既失去了欧楷的欹侧险绝、又失去了“赵楷”的遒媚圆活、更不见了董其昌的空灵萧散。

而徐元礼的楷书,从晋唐诸家中吸取法度,他广泛临摹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钟绍京、颜真卿、柳公权的法帖,再加上天赋极高,终于将古法与个性结合,自成一家,有人称赞:“书法直造晋、唐,其灵俊处,实出天赋,与郭尚先齐名,小楷或胜之。”

要知道,郭尚先在当时被世人认为是超越文徵明、赵孟頫,与王羲之并列的人物,而徐元礼的小楷又胜过他,自然可知他楷法之登峰造极。徐元礼最知名的作品是《吴氏重修祠堂记》,清道光八年(1828年)写成。

《吴氏重修祠堂记》共计34行、323个字,单字大小约3厘米。此作起锋入纸,行笔中锋,横画提按分明,行笔沉着,撇捺舒展,转折处以圆笔处理,自然婉转;结字平中寓险、轻重分明。既有欧楷之险,又有柳楷之瘦挺开阔,兼具《乐毅论》之圆活与《灵飞》之遒媚。

《吴氏重修祠堂记》笔法丰富、结字灵活,融古法为一炉,突破时弊,这字让当代某些“书法大师”看了,估计会羞愧不已。学楷书可以以此帖为入门,进而学习唐楷会得心应手。

现在,我们将徐元礼《吴氏重修祠堂记》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复制,极度还原原作风采,笔画自然灵动,配以纯手工装裱,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