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涨价,3.5元的可乐将成为历史?

 食研汇FTA 2023-06-02 发布于浙江
可口可乐,也要喝不起了?
         
去年,可乐刚从3元涨到3.5元,告别了3元时代。
         
没想到,今年涨价的节奏还在继续,从3.5元又涨到了4元。有人发现,无论在小卖部、便利店还是大型商超,可口可乐都有不同程度的涨价。
         
还有一位采购商表示,同样是批发24瓶一箱的可口可乐,成本价也比之前多了4元。
         
早在今年2月,可口可乐就早有信号,公开宣布将在2023年全球范围内提高价格。
         
可口可乐为何又要涨价?巨头的动作,会引发行业新一轮的涨价潮吗?
         
3.5元的可乐,将成为历史?
         
3.5元的可乐,将不存在了。
         
有人去便利店买可乐,发现一个普通的500ml的可口可乐,已经卖到了3.5元。甚至在一些商超,可口可乐已经涨到了4元钱。
         
不光线下价格上涨,线下也是如此。在电商平台上,可口可乐的价格也在发生上涨情况。
         
盒马app上,500ml的可口可乐已经售价3.8元,还有的电商平台标出3.2元,算是相对较低的,但也比高过以往的3元价格。
         
图源:盒马APP截图
         
可口可乐的上一次涨价虽然是去年,但早在2021年4月,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官James Quincey就曾对外表示要提高饮料价格。
         
因为大宗商品成本上涨,如果在用户基数很难发生明显变化的背景下,涨价是最容易提振公司业绩的做法。
         
有财报显示,2022年,可口可乐营收高达430.04亿美元,足足增长了11%,利润更是达到109.09亿美元,也增长了6%。
         
价格上涨带来了利润的增长,而且销量也并没有随之下滑,去年全球可乐的单箱销量增长5%。
         
或许是这些数据给了可口可乐涨价的底气,只要价格幅度不太大,消费者就不会轻易抛弃可口可乐。
         
实际上,可口可乐涨价并非近几年才有的事情,这几十年来都在慢慢的涨价,不过产品售价从未有过幅度过大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有第三方报告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1990到2019年,这30年里可乐单价的复合增速只有0.42%。
         
可乐为何涨价?
         
可乐涨价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上游材料层面,非洲国家苏丹在不久前爆发了武装冲突,当地盛产的阿拉伯胶,正是制作可乐的重要原材料。
         
阿拉伯胶一直以来较为稀缺,有数据显示,全球的阿拉伯胶,一年的产量有12万吨,听起来很多,但集中度却很高,主要集中在苏丹,光阿拉伯胶的出口就占到了全球的七成,而且几乎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代替。
         
虽然可口可乐这些企业,平时有长期储备阿拉伯胶的习惯,但毕竟需求量庞大,一旦苏丹的原材料出口出现问题,哪怕庞大的库存,耗光只需要3-6个月。
         
到时候,很明显的后果就是全球的碳酸饮料都会受到冲击,虽然可口可乐公司目前还未就此事对外表态,但也需要在这方面做好风险的准备和应对能力。
         
让可乐公司压力倍增的现实还有,作为可乐很重要的原料之一:糖的价格这几年也在逐渐走高。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食糖价格指数在4月环比上涨了17.6%,甚至还创下10年以来的新高。
         
最近,不少国家出现了干旱气象,巴西等国家的甘蔗作物成熟缓慢,直观影响就是带来糖类价格的上涨。
         
此外,涨价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可口可乐这个老字号,也在面临爆款难寻、消费者审美疲劳的挑战。
         
如今,在饮料领域,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曾经可口可乐有的成本优势,如今来看都不再明显。太多的饮料企业都在发力可乐大本营,典型如元气森林,就提出要做可乐气泡水,直接跟可口可乐叫板。
         
图源:天猫超市旗舰店
         
有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可口可乐在欧洲市场单箱销量下滑了7%,很明显可口可乐的增长出现了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可口可乐自然想寻求新增量,作为开辟营收的新突破口,那么涨价就是其中一种手段。
         
可乐涨价,对谁有利?
         
不得不承认,可口可乐依然还是目前可乐领域的老大。
         
有数据显示,在全球同类型饮料中,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占率高达44%,第二名百事,只有不到20%。
         
而且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赚钱机器也是碳酸饮料,光是可乐这个产品,收入占比就接近50%。
         
图源:天猫旗舰店
         
不过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需求的重视,碳酸饮料如今也在面对很多关于健康质疑的挑战,被人认为是导致蛀牙、糖尿病的根源,甚至有调查显示碳酸饮料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与此同时,人们对国货的好感正在增强,曾经可口可乐的垄断地位,现在或许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瓦解,除了电解质水、气泡水,还有各类新茶饮品牌推出的无糖无卡茶饮料,饮料领域竞争越发激烈。
         
可口可乐一旦涨价,消费者有了明显感知,对价格较敏感的人群,就自然会寻找别的饮料替代,别的不说,最直接的竞品雪碧就完全可以做替代品。除了碳酸饮料,更健康的鲜榨果汁、椰汁,电解质饮料等,也是消费者如今更喜欢的选择。
         
其实年轻人群对价格并不算特别在意,如果产品力足够匹配,4-5元价格定位的网红饮品如今比比皆是,关键在于产品能否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显然,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在人们心中还仍属于损害健康、消遣休闲的品类,因此也就无法将它与高定价、高价值的饮品关联。
         
所以,在扭转人们对它的不健康认知之前,可口可乐涨价,也只能谨慎而行。
         
毕竟,2023年的原材料价格并没有明显的转折趋势,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仍会经历较大的成本压力,涨价或许是一时的办法,但长远来看,可口可乐还需要找到更为有效的救命稻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