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病大思维:《伤寒论》中的咳嗽治法详解!

 初上旅途 2023-06-02 发布于天津

《伤寒论》本论398条中,论及咳嗽的条文计10条13次,涉及到多种病因和多个脏腑。我们一起来看本文!


1
饮邪作祟致咳

饮邪作祟致咳是《伤寒论》论及咳嗽所提到的重要病机。人体水液代谢与肺、脾(胃)、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密切相关,外邪犯及其经或其本脏阳虚,导致水液代谢失常,从而造成水饮内停;内有停饮,又易招外邪引动,易与邪热相结,从而泛滥脏腑。

(1)外受风寒,引动内饮

风寒犯及太阳之表,卫阳被遏,经气运行不畅。若其人素有停饮,或太阳膀胱经气不畅,气化失司,使水饮内停,必致外寒内饮为患,犯肺则引起咳嗽。

第40条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第41条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阐述了外寒内饮致咳的病机、主症及论治方药。其症除咳嗽、痰清稀,遇寒加剧外,还有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呕恶、或小便不利,或下利,苔薄滑,脉浮紧等,治宜辛温解表,涤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其中麻、桂、芍、姜、辛诸味解表涤饮,更用五味子敛肺止咳,半夏降逆化痰,如是则外邪内饮俱除,咳嗽自止。

(2)阳虚水泛,饮邪犯肺

第316条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第197条云:“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均说明阳虚水犯,饮逆犯肺可致咳嗽。

前者乃邪犯少阴,肾阳虚衰,寒水内停,随气机升降而泛滥上下,犯肺则为咳,症见咳嗽与四肢沉重、腹痛、下利、舌淡、脉沉弦或沉迟等并见;

后者因阳明中寒,中阳伤而失却健运,水气不得宣化,射肺则为咳,症见咳嗽与呕吐、头痛、手足冷、无汗等并见。

治疗总应以温阳利水气为法,前者宜真武汤加姜、辛、味,壮阳利水兼敛肺止咳;后者原论未出方药,据证宜选吴茱萸汤加干姜、五味子,温阳散寒兼降逆止咳。如此,则阳旺饮化而咳嗽止。

(3)阴虚有热,水热互结

邪犯少阴,耗伤真阴,阴阳失衡,肾气不固,难司主水之职,致水饮内停,或素有水饮,加之阴虚内热,易致水热互结而成病。水气为患,犯肺则咳嗽,犯胃则呕,津不布则渴,热扰神明则心烦不眠。

第319条云:“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治宜育阴润燥,清热利水。猪苓汤用猪苓、茯苓、泽泻甘淡渗湿利水,用阿胶甘平育阴润燥,用滑石清热祛湿利小便。咳嗽甚者,加入五味子。

上述真武汤证、猪苓汤证均有咳而下利,应辨其阴阳盛衰而恰当施治,万不可用汗法。强发其汗,必见谵语、小便难等逆候。

为此,第284条告诫曰:“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4)少阳不利,水寒射肺

手少阳三焦主决渎,而通调水道,又为水火气机运行之道路;足少阳胆内藏精汁而主疏泄,胆气功能正常则枢机运转,三焦通畅。若邪犯少阳,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不仅会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白、脉弦细等症状,还常会影响三焦水道的通调,而出现咳逆、心下悸、小便不利等症。

第96条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所述正谓本型证治。


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治咳应去人参、大枣之甘壅,去生姜之辛散,加五味子、干姜以收逆止咳,温肺蠲饮。气机和畅,三焦通利,则咳嗽自止。

2
邪热犯肺致咳

第198条云:“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苦不咳者,咽不痛。”本条为阳明风热犯肺,胃热上熏于肺而致咳嗽,正是《素问·咳论》“皆聚于胃,关于肺”之谓。

头眩、不恶寒、能食、咽痛诸症,皆出于邪热内蕴或上熏,或可见咳痰黏稠或黄、大便不通、口渴等症。若不咳,是肺胃未受影响,故咽亦不痛。

对其治疗,条文中未列,根据病机证候,若夹有表证,宜宣肺清热,佐清胃通下,可选麻杏石甘汤合甘桔汤加大黄;若未兼表(热)证,可用调胃承气汤合甘桔汤,邪热除则咳嗽止。

3
气机逆乱致咳

一身之气机,贵在通畅条达,如此则升降出入有序,阳气行通达温煦之能。

第318条所论述的“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正是气机逆乱,肝不升,胃不降之患。盖少阴属心、肾,正常情况下,心在上,心阳下温肾水;肾在下,肾水上奉于心。若邪犯少阴,影响气机升降,则可出现咳嗽、咳声高亢(肺气上逆)、四肢轻微厥冷(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或可见心悸、小便不利、腹中痛等症,治宜疏肝理气,行滞开郁,使气机条畅通达,则诸症自除。用四逆散加干姜、五味子。方中柴胡主升,枳实主降,芍药和肝调气机,炙甘草和中以斡旋,加干姜、五味子一散一收,逆从激荡,使肺气宣通,其咳自止。

此外,《伤寒论》还把“令(病人)咳”作为判断太阳病误用重汗是否伤及肾阳(气)的辅助诊断方法,若“令咳不咳”,说明病人“耳聋不闻”,是既伤心阳又伤及了肾气,因为“肾在窍为耳”、“心寄窍于耳”。

总之,咳嗽一证,貌似简单,治疗却较棘手。《伤寒论》所述虽未能尽赅内科咳嗽全貌,但不失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对咳嗽应首辨表里寒热虚实,同时应明确病位,紧扣病因,恰当用药,以收全效。

Image
Image

咳嗽久不愈案

患者:田某

性别:

年龄:7岁

初诊:2019年7月7日

主诉:咳嗽两年久不愈,时发呛咳气喘,伴便秘、纳差。

现病史:患者幼儿时经常感冒发烧咳嗽,常吃西药来改善症状,严重时输液,但近两年输液也无效,咳嗽总缠绵不愈,且经常便秘。

刻诊:咳嗽吐白稀痰夹白粘痰,遇冷加重伴胸闷,咳重时喘急,一夜不能安睡。面色微黄,舌质淡,苔厚腻。

处方: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剂量:3剂

方组:桂枝45g  白芍45g  炙甘草30g  厚朴30g  杏仁15g  生姜45g(切) 大枣12枚(撕)

煎服方法:1400ml冷水泡透,大火烧开,小火慢煎煮30分钟,将药汁分三次一天热服并覆被取微汗。

禁忌:嘱患儿忌生冷寒凉难消化食物

二诊:前3剂药服后能睡一夜,咳嗽减轻喘无,排便顺畅。面色红润,精神可,食欲好。效不更方又4剂,共7剂而愈。后期以老十针、儿童轻抚无痛刺法调理强化体质,建议每周一次。

按:本证是典型的桂枝加厚朴汤证: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仲圣师友海南彭芳医生医案)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发热咳嗽案

患者:赵某


性别:


年龄:54岁


初诊:2016年11月3日


主诉:发热、头痛、身痛、咳嗽1天,加重1天。患者自述1天前外出受风寒后,流清鼻涕、头痛、全身关节疼、畏寒、干咳无痰,自服感冒药片【感冒通片】后症状无减轻来诊。平素身体健康。诊见:病人厚衣,面有寒色,测体温38.8°C、咳嗽、无痰。无恶心呕吐,无口干、无口渴、无腹泻。淡红舌、薄白苔。


条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辨证:太阳伤寒,麻黄汤证。


方剂:麻黄汤


方组:炙麻黄45g 桂枝30g 杏仁25g(捣)炙甘草15g


剂量:3剂(分3次饭后热服,每日一剂。)


煎服方法:冷水1200ml,先煮麻黄,水开后去上沫,再下余药,再煮开30 分钟,取药液600ml。


治疗效果:电话回访,患者3剂药服完症状尽失,临床治愈。


(仲圣师友河北周艳军医生医案)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