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服饰考究:从形式到风格,怎样做到的沿袭跟突破?

 若悟369 2023-06-03 发布于安徽
文章图片2

文 / 皇甫喵

图 / 皇甫喵

引言:

汉代服饰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服饰风格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从装束结构上来看,汉朝服饰结构包括上衣、下装、头饰、鞋袜和饰品等几个部分。男子常常穿着长袍、马褂、束腰裤和高帽等服饰;女子常常穿着褶裙、对襟衫和发饰等服饰。而汉朝服饰的颜色以黑、白、灰、黄、红、紫等为主。

《汉书·礼乐志》记载:“深衣以练之,缩下带,单独无带。古者,深衣之带,系于左肩,腰而环之。今禁衣不可系带,但缩下之。”《史记·孝武本纪》中也有关于深衣制的记载:“汉孝武帝初即位,遂令群臣服深衣。深衣无袖,长至背,色常紫。”

此之谓“深衣制”。

《汉书·礼乐志》中记载:“襦裙之制,自帝王之服至于庶人之袍,而大小、长短不同。一袍之中,襦裙必有。以练作之,长至地。”《史记·孝武本纪》中也有关于襦裙制的记载:“孝武帝时,以乘舆服制度新,令百官服襦裙,长几及地,裙及足下。”

此之谓“襦裙制”。

文章图片3

而且不同颜色的服饰也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象征意义,如黄色为帝王专用色,紫色为贵族专用色等。

服饰上的装饰也非常讲究,主要包括刺绣、织锦、染色、金银丝等手工工艺。此外,还有珠宝、玉器、翡翠等饰品。

汉朝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复杂的服饰体系,这与当时的礼仪脱不了关系。

不同身份、职业和场合需要穿着不同的服饰,如官员、士兵、医生、舞蹈演员等职业的服饰各不相同。另外,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穿着不同的服饰,如婚礼、葬礼、宴会、朝贺等。

另外,汉朝时期民间的服饰也非常多样化。

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服饰的款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民间的服饰主要是以方便、实用为主要特征,如袍、褂、裙、褶裙、裤子等。

这些服饰与礼仪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并且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

文章图片4

汉朝服饰的形式:

裙子:汉代女性的裙子长短不一,有长及地、长及膝、及膝等不同长度。裙子的材质一般是绸缎、轻纱、罗纹等。裙子上装饰有各种图案,如云纹、蝴蝶、龙凤等。

上衣:汉代女性的上衣有衫、褙子、襦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上衣有不同的穿着方式。上衣的颜色多为浅色或淡雅色系,如白、粉、蓝、绿等。上衣上常常绣有各种图案,如花鸟、山水、仙女等。

头饰:汉代女性的头饰也有很多种,如发髻、发带、冠子、钗等。发髻一般是用黑色的发带把头发梳成髻,上面再插上发簪或发钗。发带也是一种常见的头饰,多用来束发或缠绕在头上。冠子则是一种高贵的头饰,一般是用金属或玉石制成,上面镶嵌着各种宝石。

鞋子:汉代女性的鞋子种类很多,有凉鞋、绣花鞋、草鞋等。凉鞋一般是用绸缎或薄纱制成,绣花鞋则是用精致的绣花技术制成,草鞋则是用草编制成,一般用来在田间劳作。

首饰:汉代女性的首饰也非常丰富,如项链、手镯、耳环、指环等。首饰的材质多为金银玉石等,有些还镶嵌着宝石、珍珠等。这些首饰不仅美观,而且富有象征意义,如一些玉器上雕刻有吉祥图案,有辟邪之意。

文章图片5

《礼记》中有关于汉代服饰的记载,“贵人之服,上黄下白,背曳尾,裾有紫裆,边有绯,插金环”

《史记》中也有关于汉代服饰的记载,“汉武帝时,冠服妇女犹如男子,佩刀剑,罗绮锦缎为袍服,玉带金钗为饰物。”

《汉书》中也有关于汉代服饰的描述,“汉朝衣冠华丽,装饰华贵,金玉珠宝,重彩缤纷。”

《世说新语》中也有关于汉代服饰的描述,“汉代贵族穿着华美的绸缎,身上缀满了各种宝石和金属装饰。”

《汉书·律历志》记载:“制,丈夫冠;冠布,杂色,裹褡。裤,絺绤。上聘不带,带剑。”这段文字中提到的“冠布”是指平民的冠帽,通常是用布料做成的;“裹褡”是指裹在腰间的褡裢,是平民的一种常见服饰;“裤,絺绤”则是指平民穿的长裤,使用的是比较粗糙的织物。

文章图片6

另外,《汉书·艺文志》中也有一段关于“衣服”的介绍:“衣服,非华不用,以实为美。短衣褰,自东垣石胡尘诸氏家始行之。长衣襦,自西河亓氏家始行之。北俗则自外方通事舍人颍川张嵩家,始行三褡之服。南方则士人弟子为多,习见禅居之冠服。”这段文字中提到的“短衣褰”和“长衣襦”都是平民常见的服饰,而“三褡之服”则是北方平民的一种特殊服装,通常由三件褡裢组成,起到保暖的作用。

此外汉代的服饰在织物、图案、款式等方面也有不少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内容也都有被古籍所描述和记载。

这些古籍记载中的内容,为我们了解汉代服饰的特点、演变和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文章图片7

汉朝服饰的材料:

丝绸:汉代是中国丝绸业的黄金时期,丝绸成为了汉代服饰的主要面料,而且丝绸的纹样、色彩也有很多变化和发展。

麻布:汉代服饰中,麻布被广泛用于夏季的服装和低层次的服饰。

毛皮:毛皮被用于制作冬季的服装,如貂皮、狐皮、兔皮等。

其他面料:汉代服饰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面料被广泛使用,如棉花、鹿皮、鱼皮、蚕蛹皮等。

汉代丝织业的发展,是中国丝绸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汉代,丝绸成为了汉族的主要服饰面料,丝绸的生产、制造、加工等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代的丝织品以精细、花纹丰富、色彩鲜艳、品质上乘著称。同时,汉代的丝绸制品不仅用于服饰,还广泛用于各种礼仪器具、家具、宫廷装饰等方面,成为了汉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图片8

汉代的丝织品主要产地是南方,特别是蜀地(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汉代政府也为了发展丝绸业,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降低税负、增加补贴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代丝织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繁荣。

《汉书·艺文志》记载:“天下之精华,莫过于蚕丝。自汉以来,胡、越、蜀、楚所产,始入中国。蜀丝质坚而细,楚丝细而长,皆贵于他国。至于汉武帝时,始设蚕官,凡诸侯、县官皆以为税,故天下之丝,多归公府。”

《汉书·艺文志》中还有关于麻布的记载:“麻布,独夫所衣也。生自益州、蜀地。黄麻以高阳、河南出最,白麻以冀、幽多得。若缘芝麻之仁而细者,谓之麻;缘残壳而粗者,谓之苎。”

文章图片9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皮革之法,自古以为经传。汉武帝时,因八十岁老皮革工潘生技艺,使制天子莫府军器,无不皮革之制。其皮,取自犬、豹、虎、鹿、马、牛、羊、狼、狐、貂、熊等,诸色不一,莫不各以其材取用。”

《汉书·艺文志》中还有关于金银丝的记载:“金银之线,所制有缀。天下以河间之丝,为金线极美;荆州之丝,为银线极华。其银线,其纤细如髯,其金线,其黄润如麻。”

总的来说,汉朝服饰的材料主要包括丝绸、麻布、皮革、金银丝等。这些材料的来源和特点,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点。

汉朝服饰的阶级划分:

汉代各阶层的穿着服饰区别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皇室贵族:皇室贵族的服饰最为华丽、奢侈,常常使用丝绸、珠宝等材料制作,并加入了很多装饰性的元素,如龙凤图案、金丝绣等。他们的服饰体现了尊贵、高雅的象征,强调他们的权威地位和社会地位。

文章图片10

官僚贵族:官僚贵族的服饰则相对简朴,但也有其特色,如袍子上绣有蟠龙图案、衣服上镶嵌着铜钉等,这些都是表示官员身份和等级的象征。

平民百姓:汉代平民百姓的服饰比较朴素,常常使用麻布等材料制作,没有装饰性元素,但也有其特点,如裤子较短、腰带较宽等。

这些区别从后来的出土文物中就能知晓一二: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的汉代丝绸品和织物,例如《汉墓织锦图》、《汉墓织锦》等,这些织锦图案精美,图案主题多样,有动物、人物、神话传说等,其中一些织锦上的服饰和细节,反映了汉代时期的服饰风格和流行元素。

文章图片11

汉武帝陵:汉武帝陵出土的玉带和玉饰品,证实了汉代官员身份高低的区分,玉带上所装饰的龙凤、花卉等图案也反映了汉代时期的装饰风格。

漳县汉墓:漳县汉墓出土了一批汉代墓志,墓志上描述了汉代时期士人、官员、将领、商人、农民等各阶层人物的服饰特点和区别。

河南汉墓:河南汉墓出土了汉代铜缨衣,这是中国古代铜器中极其罕见的一件,铜缨衣上有许多花纹和线条,非常精美。

文章图片12

除了出土遗物,历史古籍中也有一些描述汉代穿着的内容,比如《汉书》、《后汉书》等,这些古籍中都有对汉代服饰的描写,例如《汉书》中记载了汉武帝喜欢穿用青衣服,而刘备则喜欢穿绿衣服等。这些历史古籍对于了解汉代服饰的历史和演变也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一些古代历史书中关于汉代服饰的具体记载原文:

《汉书·礼仪志》记载了汉代各阶层的服饰特点和区别:

汉武帝时,公卿大夫以上的官员,服袍上绣有各自的职官名称。五侯以下官员则只绣五福或凤鸟等图案,腰带上则绣铜钉。公卿大夫以上官员的鞋子为九纹履,五侯以下官员则为五纹履。

文章图片13

《后汉书·礼仪志》也对汉代服饰进行了记载:

汉代衣着的种类有袍、衫、马褂、裙、裤等。皇帝穿黄色衣袍,下穿白色裤子,皇后穿绛袍,下穿白色裙子。皇子、皇女都穿红袍,下穿白色裤子或裙子。公卿大夫以上的官员服袍上绣有各自的职官名称,腰带上也有铜钉或珠子等装饰。低阶官员则绣五福或凤鸟等图案,腰带上绣铜钉或龙凤等装饰。贵族富商穿着华丽,穷人则穿着简单。

光武帝刘秀的穿着:《后汉书·刘秀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天下初定,韩信子孙颇多显者,或谓光武曰:'汝何不号称为韩信后?’光武曰:'我以平定天下为事,何必号号!’……每出行,常服粗布衣裳,人多不知。虽为天子,未嘗有椒房之贵。”

皇后马氏的穿着:《后汉书·马皇后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皇后性好精巧,以高妙为乐,嗜音乐,好著绣作。及得幸,车驾将至,初拜即赐以羽葆、缨络、花鸟绣裙,皆金丝华文。既乘辇,常服嵌珠宝冠,有一坠二珥之玉,翠玉环珮,赭黄狐裘,钩辖半臂,玄珠革履。”

汉代各阶层穿着服饰的区别,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也是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体现。穿着华丽的皇室贵族可以表现出他们的尊贵地位,穿着富丽的官僚贵族可以表现出他们的官员身份和等级,而朴素的百姓则表现出他们的平民身份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些服饰不仅仅是装饰性的,也承载着身份、等级、地位和社会意义等方面的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文章图片14

汉代服饰对秦朝的继承以及后世影响:

汉朝在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后,也在服饰方面继承了秦朝的一些元素,如官员的冠带制度、各级官员的服饰等。同时,汉朝也在服饰的材质、颜色和款式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和文化的发展。代服饰在某些方面相对于秦朝服饰有了一些不同和突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材料和颜色:汉代服饰的材料和颜色相对于秦朝有了一定的变化和改进。汉代服饰材料更加丰富多样,除了绸缎、麻布、毛皮等传统材料外,还有罗、纱、葛布等新材料的使用。颜色也更加多彩斑斓,除了秦朝的黑色、白色、赤色等基本色外,还有更多的鲜艳色彩被运用于服饰之中。

制作工艺:汉代服饰的制作工艺在某些方面也有所改进,比如更加注重服饰的剪裁和设计,更加注重服饰的装饰和细节处理,如在袖口、领口、下摆等部位加上绣花或刺绣,丰富了服饰的视觉效果。

风格和流行趋势:汉代服饰在风格和流行趋势上相对于秦朝也有所不同。汉代服饰注重线条的优美流畅,更加注重体现人体的曲线美,更加注重服饰的整体效果和气质。同时,汉代服饰也受到了外来文化和影响,比如胡服、匈奴服等异域风格的服饰逐渐成为了汉代流行的一种趋势。

文章图片15

汉代服饰在社会意义和象征意义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和发展。汉代服饰更加注重阶层和身份的象征意义,通过服饰的区别和辨识,表达了不同阶层、职业和地位的身份象征和社会地位。同时,汉代服饰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我表达的意义,通过服饰的造型、颜色、花纹等来表达个人的文化品味和审美观点。

以下是《后汉书》中关于汉朝服装变革的一段原文:

“光武中兴,道德始建,礼制初定,政事有章。于是大改服制,冠带之制始见其端,盖因汉初尚采制,而光武之世始行九旒之制也。故天子服御,黄金为文,缟素为裳,乘青马白马、龙车、骊驹。百官之服,各有等差。如三公、九卿之大,黄金四寸、缯布五尺、罗裳五尺。丞相、大将军之服,黄金三寸、缯布四尺、罗裳四尺。常侍、中常侍之服,黄金二寸、缯布三尺、罗裳三尺。卫士、王府官之服,黄金一寸、缯布二尺、罗裳二尺。其馀庶民百姓,土帛粗鄙而已。冠带之制,于光武之世始见其端,而礼儒所以为讲,盖尊夫之风也。”

意思是光武帝时期,随着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礼制的定型,汉朝的服装制度发生了大的改变。皇帝和百官的服装都有了新的规定,例如冠带的制度开始得到规范。在服装的材质和制作上,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分,黄金、缯布和罗裳的使用量和品质均有区别。此外,该段原文还提到了汉朝的尊夫风俗。

文章图片16

作者观点:

汉代的服饰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秦朝时期的服饰元素,尤其是在官方的礼仪和制度上。由于秦始皇的中央集权政策,他通过推行“一统衣冠”的政策来强化统治者的地位,并借此压制地方文化和地方统治者的影响力。

汉朝服饰对后来朝代的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对隋唐时期的服饰产生了很大影响。具体来说,汉朝服饰主要影响了以下方面:

随着汉朝政治、经济的发展,服饰的品种和款式逐渐增多,同时,汉代的服饰也对唐代服饰的样式和色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服饰中的大袖、低肩、短衣等元素都与汉朝服饰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章图片17

汉朝的丝绸制造技术也为后来的服饰制作奠定了基础。在隋唐时期,丝绸的生产和贸易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丝绸成为了高级服饰的代表。

汉朝服饰的流行也带动了饰品、发型等配饰的发展,后来的隋唐时期,金银首饰、珠宝、发饰等都成为了重要的服饰配饰,同时,发型也开始出现各种花样。

汉朝服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多样性、丰富性、色彩鲜艳和装饰精美等方面,为后来的服饰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对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资料:《汉书》《后汉书》《史记》《世说新语》

#历史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