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里话清廉

 永康诗意 2023-06-03 发布于浙江

北宋包拯作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肯定“廉者,民之表也”,斥责“贪者,民之贼也”,表达了官员只有守住正气、廉洁,为官廉政、用权为公,才能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苏轼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意指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杜牧的“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表达了人不为世俗所累、不为外在所扰,心如平湖不起波澜,故闲而从容的理念,因此,是非名利就可有可无,曲肱疏食,自得其乐,是谓“得不忧,失不惧”。

辛弃疾则用“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显示出只有留下事业才会如芳草常在,而其他一切都是浮云的气节和风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尺度,要严于律己,慎微慎独。

有高尚品德操守的人,独自一人时,在细小的地方也能够保持高尚的操守。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从不向百姓索取任何名贵物品,但因卸任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纪念,从而写下“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的自责诗句。

张伯行在《禁止馈送檄》中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他的这种“慎微”的律己态度,令人肃然起敬,同时,也要求人们严以律己,不要心生贪欲。

唐代诗人罗隐《赠友诗》曰:“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意思是为官者要献身国事,不要去为子孙谋家财。

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曾给他留下一副对联:“粗衣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林则徐继承家风,也给子女留下了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要钱做什么?贤而不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五代孟昶的“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道出了用权为民不为私,欺压百姓上天知,修炼政德为人民的要求;元代吉雅莫丁写的“雨过蛟龙起,风生翡翠寒。但存清白在,日日是平安”,以竹为喻,巧用双关,从政修德,坚守清白,政德方能威力无比。

时间赋予了时代千变万化,却将最宝贵的精神力量传承下来。清官廉吏们廉洁、修德、正气的品格赋予了廉政诗词生命的温度,诗词里面展现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仰跨越了时间,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沉淀、淬炼,从而获得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