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部下眼中的陈诚:(20)鏖战长江沿线

 兰州家长 2023-06-03 发布于甘肃

樊崧甫口述:

1936年冬,我在和孔祥熙的一次闲谈中谈到:

“陈辞修很努力,却得不到一实际地位,而顾祝同兼职甚多,军政部次长,省主席、行营主任一大串,实在使陈部下的将领灰心,为何不将顾的军政部次长腾出给陈,以孚众意?”

孔说:“陈诚这位小老弟是努力的,不过脾气不好,得罪了许多人,我当设法将军政部次长安置于他。”

不久(1936年12月),陈诚即被任命为军政部次长,但陈迟迟不就,何应钦质问孔祥熙,孔很怪我。

我的参谋长宋澄代我起一稿劝陈就职,我以该稿措辞锋芒太露,表示不宜发表,宋则以少年知交,直言何妨,力主发出,终于投邮。

后来,陈诚亲笔写了一封长为16页的回信,责备我多管闲事,我已在意料之中,一笑置之。

几经敦促,陈诚终于就职了,但何应钦、陈诚二人作风迥异,合作很难,1937年6月,陈又上庐山办中训团去了。

宋瑞珂口述: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中国的团结,但是,一直在处心积虑侵略中国的日本,则不愿看到中国大团结的局面,因为,一个团结的中国会阻碍他们征服中国的野心,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1937年3月,陈诚偕夫人以回青田探亲为名,邀张发奎、黄琪翔等同行到温台视察地形,途经杭州时,我驻军浙江,曾去见他,问道:

“现在内战停止了,国家总算统一了,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也将加紧步伐。国共两党曾经合作北伐,今后是否能合作抗战呢?”

陈回答说:“抗日迟早是要抗的,但委员长的政治战略思想,不是我们能够揣度的;我们只有服从命令,尽忠报国。”

4月,国民党政府创办庐山暑假训练团,调训大中学教师,陈被派为筹备主任,6月,又兼任庐山军官训练团教育长,调训全国党政军骨干7000余人。

这两个训练团在统一干部意志上,颇有功效,增强了他们日后对抗战胜利的信念。

1937年夏季开始,日本驻华北驻屯军的军事演习越来越多,显然是有意进行挑衅。

7月7日晚7时40分,日军借口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的部队有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宛平城搜索,扬言如果不让进城,他们便要包围宛平城。

当时,扼守卢沟桥的第29军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严词拒绝了日方的狂妄威胁,加强了防卫。

文章图片1

卢沟桥事变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相持到8日凌晨4时45分,日军竟然全面开火,我军当即奋起抵抗,一场伟大的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从此揭开序幕!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陈诚在庐山对来自各方的党、政、军、教的受训学员说:

“全面战争一旦开始,我们必须随时准备牺牲。这次战争必将旷日持久,而时间拖得越久,我们的牺牲也就越大。”

每天集合时,陈诚手里拿着一张名单,点叫在场的某一位将领当面问他:“你到那里去率军抗战?”

记得当场答话的,有孙连仲、汤恩伯、李默庵、王耀武等多人,不待毕业即陆续走上战场。

当时,每个人都希望首先点到自己,这种报国不落后的场面,实在令人感动。

从卢沟桥燃起的战火,迅速向华北蔓延,不到一个月,北平、天津就相继沦陷。

8月13日,战火烧到了上海。

早在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称:

“……卢沟桥事件能否解决,即所谓最后关头的境界:万一到了最后关头,吾人只有牺牲,只有抵抗……”又云:“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

(一)任何解决不能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

(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的改变;

(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

(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约束。

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不求战……”

自此谈话发表后,蒋即离牯岭返南京,并令将庐山训练团提前结束,陈诚留办结束事宜。

“八一三”事件发生后,8月15日,陈诚在牯岭接蒋电话,要他立即去南京,有要事相商。

陈18日到南京,蒋嘱以三事:

(一)赴华北向晋绥将领说明中央之决心与抗战准备;

(二)赴上海视察张治中部作战,并协助之;

(三)速厘定战斗序列。

抗战月余以来,陈本人并未直接担任抗战之任何职务,此去究以何种名义从事所赋任务,而且,一身又不能赴两地,乃向蒋陈述此意。

蒋问:“以何种名义为宜?”陈云:“如委员长对我机动使用,可给以高参名义。”

而蒋则云:“仍以行辕为好。”然亦未发布任命令。

至厘定战斗序列一事,当时军令部尚无此等材料,乃于18日晚,与白崇禧副总长、黄绍竑、王俊等会商,由陈将各将领之履历、个性、能力口述一遍,作为参考。

陈于19日偕熊式辉赴沪视察,20日返南京。

途中,熊向陈:“返京后向蒋报告是否彼此需要一致?”

陈答:“以分报为宜,如此委员长可多得一份参考资料。”

返南京后,蒋询问视察情况,熊云:“不能打。”又问陈,陈云:“非能打不能打的问题,而是打不打的问题。”

蒋问:“何意?”

陈云:“敌对南口在所必攻,同时,亦为我所必守,则华北战争扩大已不可避免。敌如在华北得势,必将利用其快速装备沿平汉路南下直趋武汉,于我不利。不如扩大沪战以牵制之。”

蒋遂云:“一定打。”

陈又云:“若打,须向上海增兵。”

遂发表任命陈诚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并增调部队赴沪参战。

文章图片2

在上海市区作战的国民党军德械师

扩大淞沪战争,诱敌到东战场,我军就可按照早在1936年即拟定的持久消耗战略,使日军“速战速决”不能得逞。

蒋同意陈的上述意见,并委派陈诚为第三战区(包括江苏南部及浙江省在内)前敌总指挥,统帅第18军、第74军、第75军及在太仓附近的江防预备军(第39军)实施这一战略决策。

日本从本土增援军队,在淞沪强行登陆,我国沿江兵力单薄,又无海军支援,因此处于劣势。

但是,我军本来未存侥幸心理,惟一希望是能够持久,以空间换时间取胜。

沪战经过三个阶段:自8月13日至9月23日为攻势时期; 自9月24日至10月25日为守势时期; 自10月26日后为转移阵地时期。

在第二阶段,曾调整部署为右翼军张发奎、中央军朱绍良、左翼军陈诚。

但是,日本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威力太大,我军以劣势装备用血肉之躯与敌拼杀,只能做到阻碍敌人快速前进,而没有办法将他们歼灭。

不久,朱绍良调走,只分左、右翼军,陈诚、张发奎分任总司令。

日军妄想速战速决,用三个月的时间消灭中国,所以,在淞沪战场上投入大量的现代化陆海空军,企图一周拿下上海。

我们与日军对抗,全凭挽救国家民族危亡的神圣使命与决心,投入总兵力为75万人左右,伤亡人数约20余万,敌亦付出伤亡9万多人的代价,而时间是三个月。

这一仗打得很艰苦,但却轰轰烈烈。36师曾一度突进江山码头;18军血战罗店,其98师姚子青营全营将士英勇殉国;88师团副谢晋元率杨瑞符营452人,固守闸北四行仓库,名闻中外。

文章图片3

四行仓库外墙上的累累弹痕 图片来自网络

11月初,陈诚奉命为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11月5日,我军正与渡过苏州河之敌苦战之时,日军在杭州湾、金山嘴一带登陆。

11月9日,敌军后续部队又有增加,我淞沪阵地完全陷于敌人的大包围之中,再撑下去,也只有作更多的无谓牺牲。

此时,淞沪会战已经达到早先预期的战略目的,陈想作全面撤退,但是奉命再守三天,于11月11日撤离上海,我军在上海英勇地与日军对抗了三个月。

1938年2月28日,陈诚在武昌珞珈山将校研究班讲过《沪战的经过与教训》,其中后段《失败的原因及所得的教训》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政略影响战略。

战略原是达成政略的一种手段,但是战争既起,就应以战略为主,不能因政略牵制战略;因为战略得以胜利时,政略的环境就可以跟着好转。

反过来,如果战略失败,就是最初认为有利的政略,亦必跟着恶化。这次战略受政略的影响极大,乃是国家的不幸。

二、政治影响军事。

政治与军事原是不可分离的,但是这次在作战前以及作战期中,我政治上的弱点实在太多。

……自敌军由狮子林方面登陆之后,附近各县的负责人,事先不组织民众、训练民众,事后不知动员抵抗,这也是我们作战中极大的失策。

三、一般准备不足。

卢沟桥事变以后,接着沪战爆发,当时我由庐山奉命赴沪,沿途所见,极少紧张的动员气氛,交通、运输、军事器材及民众组织等等,都没有充分准备。及至战事发动以后,仓惶应付,通信、运输各项阻滞迭生……

四、初期攻势不能成功的原因。

由于驻沪领使团的建议,未按预定计划先发制人,以歼灭敌之数千海军陆战队。当时部署不当,不能彻底集中兵力,形成重点突击及步炮没有协同配合,等到迫近汇山码头时,主力部队没有到达,以致兵力薄弱,不能扩大战果。

五、退却时机与行动失当。

我军作战的整个方针既为持久战,那么,于持久目的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应该考虑自己军队的实力,以免遭到无谓的损失,保存决战时的充分力量。

此次淞沪作战,当敌主力已被我诱至该方面,同时我军亦损失极大,增援已穷,以至反攻无效的关头,就应该转移新阵地,再图歼敌。

而那种勉强支持,待部队溃乱,战线动摇时,才实行被迫的撤退,是很失策的,因此不能按计划完成顺利撤退的任务……

但是,淞沪已支持三个月之久,使狂妄的日本人不敢再以“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眼光来轻视中国。

然世界各友邦,亦因我淞沪之英勇抵抗,均对我有相当的认识与同情,此不能不认为是淞沪战役之一种收获。

其他,如淞沪抗战改变了敌沿平汉路南下之原定计划,以淞沪抗战所得的教训,作为我们以后改进的借鉴,其收获尤非浅鲜。

宋瑞珂口述

自1937年11月26日放弃锡澄线后,我方即以36师、87师、88师、51师、58师、66军及新到之第10军参加南京防御作战。

12月7日,敌分两路攻破淳化、汤山阵地,8日至11日在南京近郊阵地激战三日,迄12日,我守雨花台之八十八师被击破,各部动摇,南京遂告失陷。

先是,当我军从上海苏州河撤退时,蒋介石曾召陈诚至南京,问:“南京如何守法?”

陈反问:“是否叫我守?”

蒋说:“不是。”

于是,陈说:“如不叫我守,我就不主张守南京。”

蒋命陈与军政部何应钦部长及德国顾问等研究,后将研究结果及不能守之原因报告,蒋遂决定不守,并命陈诚赴皖南布置。

但是,陈到皖南后,蒋又以“主力守南京,以一部退皖南”作了部署,结果,这次守城之战伤亡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