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美的雕像会说话

 顺其自然h 2023-06-03 发布于北京

用雕像

诉说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梦想

用雕塑

体现一座城市的多元与包容

图片

5月28日,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梦想——外国人雕像在上海》摄影作品展在上戏华山路校区开幕。



图片



图片

市友协会长陈靖,市友协一级巡视员傅继红,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金雷, 静安区副区长张慧,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Tobias Biancone(托比亚斯·比昂科尼),古巴驻沪总领事Mileidy AguirreDiaz(梅来迪),法国驻沪总领事Joan Valadou(王度),墨西哥驻沪代总领事LeopoldoMichel Diaz(米切尔),斯洛伐克驻沪代总领事Kamila Kukova(卡米拉·库科娃 )等中外嘉宾为展览剪彩。来自俄罗斯、希腊、美国、日本等国的驻沪领馆代表和外国友人出席了这一活动。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主持展览开幕式。

图片

从2007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从海外征集到的10座著名外国戏剧家的雕像陆续落户上海,其中多数存放于上海戏剧学院华山路校区内。

图片

▲存放于上海戏剧学院的外国戏剧家雕像

2018年至2020年,市友协又会同市规划资源局对分布于全市各公共场所,涉及116位外籍人物的165座雕像进行调查和整理,并策划推出了沪上首部以外国人雕像为主题的画册《一座城市的记忆与梦想——外国人雕像在上海》。此次,市友协精选画册中50幅雕像摄影作品策划了同名展览,以外国人雕像为线索,通过“一座城市的国际记忆”“海纳百川的人文之都宜居之都”“思辨缔造历史 科创引领未来”“民间交往助推卓越的全球城市:让梦想再次飞翔”四个篇章,探寻历史足迹,定格精彩一瞬,重温上海与世界在互联互通中所留存的历史记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傅继红在致辞中表示,城市雕塑体现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是城市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促进民间交往生生不息的滋养土壤,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保障。本次展览是将人文精神融汇到上海民间交往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自从我2011年第一次访问上海以来,就感觉到上海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之都。我亲眼见证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世界的热情。他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友好态度”,出席展览开幕式的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昂科尼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杨主持开幕式

图片

▲市友协一级巡视员傅继红致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昂科尼致辞

图片

开幕式上,上戏国际学院院长宫宝荣讲述了外国戏剧家雕像落户上戏的故事,他说这些雕像的落户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每一尊雕像背后其实都是由许多人在努力付出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开幕式之后,上戏学生志愿者带领嘉宾们参观了室内展览和学校内的雕像,并作了生动的讲解,帮助观众们进一步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平以及雕像落户上戏校园的故事。

上海的城市雕塑体现着这座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上戏校园的外国戏剧家雕像,既是上戏校园文化的载体,也承载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上戏未来将继续立足学科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国际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图片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