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在国家视角培养青年歌曲创作者,中国音协这件事10年做了8届

 顺其自然h 2023-06-03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期全国优秀青年词曲作家高级研修班日前在江西省井冈山结课。2012年5月,首期高研班在广东省东莞举行。此后十年间,中国音协举办了八期高研班和两期特殊培训班,用自己的方法,发掘、培养了二百七十多名青年词曲创作人才,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对中国音乐事业,尤其是原创音乐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研班的7天秘诀


各个协会每年组织的相关培训在如今看来习以为常,但在十年前,中国音协是国内各协会中,最先将全国优秀青年词曲作家组织在一起开展培训的。最初的高研班是两年一期,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主任熊纬回忆,在2012年、2014年成功举办两期高研班后,前两期的学员开始在国内的各个征歌比赛中获奖,高研班也在音乐创作者口中树立起了口碑,各省创作人才都希望可以拿到省、市音协的推荐名额,进入高研班学习。中国音协也在2016年第三期高研班举办前,确定要把高研班打造成为一个重要的音乐品牌。之后,从2017年开始,高研班改为每年一期(2022年因疫情没有举办),其中,2021年的第七期高研班还是专门针对少数民族音乐人开设的。此外,2017年6月、2019年12月,特殊培训班(只有党课,没有创作的相关课程)分别在贵州遵义、重庆举行。

创作的学习过程复杂且漫长,如何能在短短7天时间里,激发学员的创作欲望,创作出符合时代背景、代表人民群众心声的文艺作品?从刚刚结束的第八期高研班的日程设计上,或许能窥见其中的奥秘。

本期高研班共有51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参加。为了让大家能快速熟络起来,首日举行了主题班会。班会上,每位学员上台进行自我介绍,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之后,学员进行分组,由大家讨论选出各小组组长、副组长以及班长,不仅便于学习期间的管理,也便于日后大家保持长久的联系和密切交流。

之后几天,通过名家授课、实地考察、红色基地现场教学、作品赏析交流等活动,学员们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开班首日举行了两场专家讲座。今年由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沐阳,词作家屈塬为学员授课。授课专家除举办讲座外,还驻班与学员共同参加之后的实地考察、红色基地现场教学。通过这样的安排,专家老师加深了对学员的印象,学员也获得了随时向老师请教学习的机会。高研班期间,无论是在往返的大巴车里,还是参观学习的间隙,总有不少学员向屈塬提出各种问题,有的是关于前一天课堂的内容,有的是学员自身的困惑,大家都在参观学习间隙得到了屈塬的耐心解答。

作品赏析交流会更是高研班最具特色的活动。每年,高研班会要求学员提交一首自己的作品并集结成册分发。交流会当天,中国音协请来专业的词曲作家担任指导老师,和学员一起为每位学员的作品“把脉”。与大部分研讨会一片祥和的气氛不同,高研班的交流会呈现出“炮火连天”的激烈场面。“欢迎大家向我'开炮’。”这是多年来在交流会上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在高研班大家都想听到最真实的感受和最有建设性、最具体可行的建议,哪怕实话是伤人的。曾有学员在交流会上表示,“真兄弟,此刻不留情。”一些女学员也会表示,“不要因为我是女性就嘴下留情,我就是来听缺点的。”不仅学员讲实话,担任指导老师的词曲作家们言辞也非常犀利。作曲家、音乐制作人王晓峰多次在高研班的交流会上为学员作品提建议,也曾直言:“你们要加强审美,不能因为自己来自基层,就不提高自己,以后一定要多听好作品。”

图片

高研班的学习秉持张弛有度的节奏,除了交流会这天从清早持续到深夜,其他几天晚上都不安排集体活动,方便学员自由组合、相互交流。“自己平时作息很规律,但来到高研班,每晚都舍不得睡觉,迫切地想和更多学员交流、学习。”一位学员说。蒙根朝鲁是第二次参加高研班,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他带了各种各样的咖啡来高研班学习,“这样,课后大家能一起边喝边聊。”本期高研班学员中,有不少是国内编曲圈里的“大咖”,如南方歌舞团作曲熊亮、曾四次获得好莱坞音乐传媒奖提名的黄智骞等,有学员看到高研班名单后,专门背着编曲设备来到江西,当面向这些编曲“大咖”们请教。

高研班的课程结束了,但学员们之间的交流还在继续。不仅每期高研班都设有班级微信群,学员还会被拉进历届高研班成员的“大群”。有的词作者写了歌词,就会发在群里,看哪位同学愿意合作谱曲;或者想与哪位往期学员合作,都可以通过“大群”取得联系。以往,学员们只能在身边的小圈子里寻找合作对象,通过参加高研班,圈子更广了,能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作品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来自中国音协的“售后服务”

图片

“高研班是让我通往更高平台的阶梯。”曾四次参加高研班的音乐人薛永嘉说。薛永嘉的作品曾多次在广东省的多个歌曲创作比赛中获奖,也得到了广东省音协领导们的喜爱。2018年,薛永嘉收到广东省音协发来的通知,选中他去参加中国音协的高研班。在高研班的学习让薛永嘉收获颇丰,“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词曲创作人才,也通过和学员之间的交流,领略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形态、风土人情,丰富了人生阅历,也丰富了我音乐中的色彩;通过到各地采风,看到祖国大好河山,发自内心地思考如何把当地人民生活上发生的巨大改变,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薛永嘉提到的采风,是中国音协高研班的另一个特色之处。中国音协每年举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型创作活动,活动邀请全国一线词曲作家深入到各省采风,进行委约创作。近几年,高研班的优秀词曲作家也参加过中国音协的采风活动。

除了采风活动之外,从第四期高研班开始,中国音协还为学员们开设“绿色通道”。熊纬介绍,中国音协每年举办的“听见中国听见你”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活动,以及其他由中国音协主办的重大主题音乐创作活动,高研班学员的作品都可以不通过各省音协的选拔、报送,而直接报送到中国音协,免初选直接进入复评。一些重大活动需委约作品,高研班学员也在中国音协的委约名单中,有获得委约的机会。这些对于高研班学员来说都是极大的福利。中国音协这一系列“售后服务”,更好地帮助学员成长,也让有才华的词曲创作者能更好地为中国的音乐创作服务。词作家陈维东介绍,他的作品《马上再出发》就是通过高研班渠道的报送,最终入选“歌从草原来”原创音乐会。之后,他还被邀请参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交响合唱《奋进新时代》的创作,又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合唱《百年放歌》的创作以及2022年“新歌唱新疆”音乐会的创作。“这都要感谢高研班这个平台。”

另外,高研班还为学员提供了更多国内音乐创作的相关咨询。例如,以前学员只关注自己所在省份的作曲比赛,现在通过高研班的微信群,学员们能第一时间知道全国各地的征歌活动和比赛。中国音协举办的相关比赛,也会第一时间在高研班的群里通知给学员,甚至会在重要活动举办的前一年,就提醒学员可以提前准备相关主题的作品。


高研班学员成当地创作带头人


来自大凉山的彝族音乐人阿说阿木,他和罗木果共同创作的歌曲《金不换银不换》,入选2018年度“听见中国听见你”,随后又入选了中宣部第七批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新创歌曲,作品得到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机会。这对来自大凉山的词曲搭档,凭借这首作品成为中国音协的会员,多次进入高研班学习。在今年公布的2022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优秀歌曲名单中,阿说阿木担任词曲创作的《美滋滋》入选。通过他和其他彝族音乐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大凉山地区的音乐创作颇具实力,更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创作注入活力。

薛永嘉是来自广东茂名的音乐人,在进入高研班学习之前,他主要的创作方向是为明星、歌手写歌。参加高研班之后,他经常参与国家级的音乐创作活动,创作视野变得更开阔了。如今,他一半的精力继续创作流行音乐,另一半精力留给主旋律作品创作。他的《父辈们》《远山花》入选“听见中国听见你”2021年度优秀歌曲。一位创作者能有两部作品同时入选,这在历届评选中极为少见。薛永嘉凭借丰富的创作经验和极强的创作实力,创作出了打动人、传得开的主旋律作品。高研班能吸纳更多像他这样的音乐人加入到主旋律作品的创作中,对中国的主旋律作品创作和推广将产生深远意义。

之前各省举行征歌活动,参与者大多为本省词曲创作者。现在,本省的高研班学员可以邀请全国各地的高研班同学共同创作,通过高研班同学推荐更适合的歌手演绎,使作品质量,作品演绎甚至录音和制作水平皆有显著提升。高研班学员成为当地创作带头人甚至是风向标,久而久之,带动、提升了各地音乐创作的整体质量,进而带动各地音乐的发展。

高研班的学员中,很多人在当地都成为了创作排头兵。像广西音乐家协会主席团换届后,主席、副主席6人全是历届高研班学员。据不完全统计,担任省级音协主席、副主席以上的,高研班学员就有22位,他们都为本省音乐创作起到掌舵的关键作用。甘肃省音协副主席杨玉鹏曾三次进入高研班学习,他表示,“参加高研班不仅提升了自己在政治和艺术方面的综合素养,更是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的优秀青年词曲作家,与他们合作推出了许多受到大众认可的作品。可以说高研班成就了现在的我。”

很多学员在进入高研班之前,就已经小有名气。像第一期高研班学员孙红莺是歌曲《白狐》的词作者,2020年李凯稠凭借歌曲《你笑起来真好看》成为第六期高研班学员,歌曲《武汉伢》的词曲作者谭旋今年进入高研班学习。中国音协以强大的感召力,把很多在音乐创作上已经有所成就的词曲作家吸纳进高研班,发动大家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好歌曲。


促进中国音乐发展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词作家杨启舫曾三次作为专家为高研班学员讲评作品。他对2021年在四川大凉山举行的少数民族优秀青年音乐人才高研班印象深刻,在今年的学员名册中他也留意到,有一大批来自西藏、新疆、云南、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青年音乐人。“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大量、丰富多彩的音乐宝藏,近年来高研班把关注点投向偏远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不仅给他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和通道,同时也让更多内陆的音乐人开阔视野,让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在一起碰撞出火花、产生新的灵感。”

此次高研班的授课老师、作曲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舒楠,感受到国内各地区在音乐创作存在巨大的差异,“我感觉各省的词曲创作力量与北京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个差距可能跟站位和视野有关。因此高研班的学员们是幸运的,通过中国音协的平台,视野变得开阔了,了解、接触到的项目都是国家级项目,能够得到更大的锻炼,也通过作品的打磨,能得到更多老师的指导。”

如今,中国音协的高研班已经成为中国音乐界一个具有示范性的人才培养方式。熊纬表示:“高研班培养的是受时代欢迎、人民喜爱,能够忠实反映中国精神、符合中国审美的作曲家。”而在杨启舫看来,“高研班举办了十年,这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音乐界规格最高、历时最久、成果最多,以及最具有系统性的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和繁荣音乐创作的重大工程。它的意义远不在于发现一批具有潜质的年轻音乐人才,或者发掘了一批优秀鲜活的音乐作品,更在于对这批青年音乐人的引领与规范——把来自各省市的优秀人才集合到一起,放大到国家平台的高度上定向培养、提升,然后形成合力,再次集结出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