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秦末汉初的顶级谋士,曾力劝韩信三分天下而自立,在韩信死后被刘邦抓捕,却平安获释,你知道他是谁吗?

 奇阶读史 2023-06-03 发布于山东
我们今天讲一讲秦末汉初的杰出纵横家蒯彻先生。

蒯彻是范阳人,范阳在战国时期属于赵国。

在陈胜刚起兵的时候,蒯彻就已经活跃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了,他成功地劝说范阳县令徐公投降武臣,使得武臣兵不血刃拿下赵国三十多座城池,蒯彻立了大功。

几年后,韩信平定了赵地,很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蒯彻加入了韩信的队伍,并成为韩信的谋士,当韩信听说郦食其已经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劝服齐王投降汉王以后,就打算停止进攻齐国。

但是蒯彻却对韩信说,不能停止进攻。蒯彻的意思是,郦食其劝服齐国投降,那齐国就成了汉国的附庸国,你大将军韩信已经帮助汉王打下了好几个国家了,齐国也该成为咱们爷们儿落脚的地方了吧!

其实,当韩信打下赵地来以后,也可以自己在赵国称王,让张耳做自己的国相。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张耳在赵国做了国王,韩信还得另寻落脚之地。

蒯彻看透了韩信,也看清楚了韩信当时所面对的局面。

所以,蒯彻力劝韩信不必管郦食其的死活,果断拿下齐地,自己打下来的土地,那就自己说了算。

你为汉国出力这几年,所带给汉王的贡献,也对得起他刘老三对你的提携了!现在咱爷们儿得为着自己的生存而战!

韩信听了蒯彻的劝告,趁机袭击齐国的军队,平定齐地后,又要挟汉王加封他做齐王,但是韩信却没有听蒯彻连环建议的最后一条,就是你既然做了齐王,就把自己的根基打牢打稳,从此,你跟汉王只是名义上的隶属关系,你就算不鸟他也完全没问题!

         

但韩信最后没听蒯彻的建议,他还是没有跟楚汉三足而立,实在可惜!

蒯彻见韩信不听劝,又怕因为这个建议而惹祸上身,就装疯卖傻流浪在齐国的街头上。

等到刘邦灭了项羽,做了皇帝,齐王韩信被迁为楚王,再过一年,楚王韩信被刘邦抓起来了,又过了五年,韩信被吕后杀掉,全家被屠灭。

其实韩信的这一切遭遇,当年蒯彻都已预料到了!

当蒯彻在临淄街头作巫师的时候,他表面上疯疯癫癫,心里却比谁都明白,只要是韩信被抓,说不定他就会把自己给供出来,所以,他早就想好了当皇上抓他的时候,自己应该说的话。

韩信被杀以后,刘邦从老婆吕后的口中得知蒯彻曾经教唆韩信谋反,刘邦还真听说过这个叫蒯彻的人,知道他是齐国一位能言善道的辩士。

刘邦命令齐王刘肥逮捕蒯彻。

国王要找一个人,那还不容易!没过多久,蒯彻就被押解到了刘邦的面前。

刘邦开门见山,问:“蒯彻,你是不是教韩信谋反?”

蒯彻并不否认,说:“我是教了,但韩信实在愚蠢,不听我的计谋,不然,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他要是听了我的计谋,皇上您又怎么能够杀得了他!”

大家看,蒯彻跟刘邦的这一番话,非常能显示出蒯彻这个人的才华。

他被押到皇上的面前,也并没有吓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心里想完了完了!

蒯彻一张嘴就很自信。

他完全知道在刘邦面前应该怎样表现并保全自己。

在天子面前,他并不说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蒯彻明白,以皇上的权力和地位,他还能查不到实情?

所以,在最高权力的拥有者面前,坦承是最好的自保手段,哪怕自己曾做过对皇上不利的事情。

你坦诚,可能皇上会发怒,因为你曾跟皇上做对;但是如果你不坦诚,你是罪上加罪,不光是不认罪,还欺蒙皇上,这样的话,你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蒯彻常常跟官场大佬混在一起,他深知高层的心理,所以一上来他就坦诚交代。

蒯彻坦诚交代以后,刘邦气得鼻孔冒烟,就吩咐左右的人:“煮了他!”

刘邦剧照

为什么刘邦要煮了蒯彻呢?

斩了他不是更省事吗?

其实斩刑是比较轻的一种死刑,受刑者一般不会很痛苦,刽子手手起刀落咔嚓一下,受刑者头点地就一命呜呼了。

但是煮刑就非常残酷恐怖,那是把人活着扔到开水锅里啊!那种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刘邦之所以想把蒯彻给煮了,很可能是因为他要为自己的爱卿郦食其报仇。

郦食其对刘邦忠心耿耿,最后却不幸被齐王田广给烹杀了!罪魁祸首就是这个鼓动韩信偷袭齐国的蒯彻。

如果蒯彻不鼓动韩信偷袭齐国,那么郦食其或许还能活下来,但是韩信听了蒯彻的建议,这就把郦食其的活路给断了!

刘邦知道郦食其是为了自己的事业把身家性命都搭上了。

后来在分封列侯攻臣时,很思念郦食其。

郦食其的儿子郦疥多次带兵打仗,但立下的军功没有达到封侯的程度,皇帝却因为他父亲郦食其的缘故,封郦疥为高梁侯。

“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郦食其子疥数将兵,功未当侯,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梁侯。后更食武遂,嗣三世。”

————《史记·郦生陆生列传》

所以,刘邦从心里对郦食其是非常感激的!他要把蒯彻给煮了也是为了祭奠郦食其。

郦食其剧照

但接下来蒯彻的应对,表现了他不光是当时闻名天下的雄辩家,也是一位非常机灵的识时务者。

他跟郦食其相同的地方在于,两个人都是口舌如簧、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跟郦食其不同的地方在于,郦食其是个儒生,为了自己的主公和立场,可以殉节;但蒯彻虽然也是饱学之士,但他不是儒生,司马迁说他跟黄老学派的代表人物安期生关系非常好,那么很可能,蒯彻也是崇尚黄老之学,是道家思想的拥护者。

所以,蒯彻比郦食其更善于变通,因为道家思想崇尚顺势而动。

似乎,蒯彻比郦食其在谋略上更胜一筹,从我们掌握的史料上来看,郦食其基本上是作为说客的存在,他的谋略并不高明,他建议刘邦分封六国的后代做诸侯王,差一点坏了刘邦的大事。

但蒯彻不光是能言善辩,他的谋略也很高明,比如,他劝韩信三分天下的计策。如果当初他做刘邦的谋士,说不定也会扬名立万的。

蒯彻剧照

我们回到蒯彻对刘邦的机灵应对上来。

一听到刘邦说要煮了自己,蒯彻马上大喊冤枉!

一个政治家的首要素质就是心理素质一定要过硬,所谓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语出:苏洵《心术》),蒯彻在危急关头的机灵应对值得我们学习。

刘邦就问他:“你教唆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的!”

蒯彻说:“秦朝失掉了它的梅花鹿,有能力的人都想得到它。”

言下之意,项羽是逐鹿的人,各个诸侯王也是,皇上您当时也列在其中,我当时所侍奉的齐王韩信也是。

接下来,蒯彻举了一个例子,为自己教唆韩信背汉自立找合法的证据。

他说:“春秋时代著名的草莽英雄盗跖的狗对着尧汪汪乱叫,不是尧不贤明,而是因为狗只忠于它的主人。当年我蒯彻服侍齐王韩信,只知道齐王韩信,不知道皇上您啊!”

蒯彻这几句话,话虽少,分量很足。

他在这个比喻里面,把自己比作狗,把韩信比作江洋大盗盗跖,把皇上刘邦比作尧。

这就是借着贬低自己和从前的主公,抬高现在当权者来求自保。

贬低自己和从前的主公,不就是服软认罪吗?

高抬皇上,把皇上跟尧相比较,不就是认可刘邦的贤明吗?

本来怒气填胸的刘邦,一听蒯彻这么会说话,心里想,蒯彻有这个态度,还煮了他干吗?

蒯彻接着说:“天下之人磨刀霍霍想当皇帝的人多了去了!只不过是力量不足只得作罢而已!您能一个个都处死吗?”

蒯彻这话说的是事实,天下人中,有志之士有的是啊!你刘邦知道每一个人心里想的吗?你不知道啊!你觉得这个人或者那个人有想当皇帝的想法就要处死他吗?你不光分辨不清,更杀不完!

蒯彻的意思是,皇上,杀人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蒯彻能说这些话,表明了他对刘邦比较深入的了解,他知道刘邦不光喜欢听奉承的话,也善于听人的建议,自己对刘邦没什么威胁,他又何必杀掉自己呢?

最后,蒯彻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灵活应对,巧妙地从虎口中逃脱了出来。

蒯彻从刘邦那里出来以后,又回到了齐国,后来成了齐相国曹参的幕僚,还向曹参引荐人才,曹参也乐意接受他的建议。

蒯彻与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安期生关系很好,安期生曾在楚汉战争期间给项羽出谋划策,但不为项羽所接受,后来项羽又想给蒯彻、安期生两个人封赏,但是二人都不接受。

“通善齐人安期生,安期生尝干项羽,项羽不能用其筴。已而项羽欲封此两人,两人终不肯受,亡去。”

————《史记·田儋列传》

可能是蒯彻、安期生两个人都看出项羽难成大业的缘故吧!如果项羽难成大业,那么拒绝他的封赏才是保护自己的好办法。

蒯彻擅长纵横之说,曾写书论战国时期的权变方策,总共八十一篇,书名为《隽永》,现早已失传。

很可能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述的蒯彻与范阳县令徐公、齐王韩信之间的对话就是从这本书引述而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