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染的征程—红五军团纪实之36

 昵称15596056 2023-06-03 发布于山东

第三十五章 艰难的北上作战

……
根据史料记载,此次“围剿”国民党军出动的总兵力达百万之众,仅直接投入进攻的兵力就超过五十万!主要分为北路、南路和西路军,首先进攻的方向为七个:北线的三个方向为永丰、广昌和建宁;西线为兴国;南线为会昌;东线为长汀和宁化。具体部署:
北路军顾祝同为总司令,蒋鼎文为前线总指挥,下辖三十三个师外加三个旅,根据作战任务又分成三路。北路军系此次“围剿”作战的主力;南路以陈济棠为总司令,下辖十一个师又一个旅,除阻止红军向南进击外,经筠门岭向会昌推进,协同(配合)北路军作战;西路以何健为总司令,下辖九个师另三个旅,进剿与闽赣苏区临近的湘赣及湘鄂赣苏区,阻止中央红军向赣江以西发展或机动。东线以防守为主,阻止红军向东运动。
……
从地图上看,距离黎川最近的敌据点是南丰和南城,由新丰街沿公路向东行进七十余华里便可抵达。但这条路右(南)傍崇山峻岭,左(北)临抚河,只要对方用少量兵力在隘口一堵,便难以通过。9月25日,国民党军周浑元部四个师兵分两路:一路由南城出发经硝石奔向黎川,另一路出金溪经资溪桥南下至黎川。这两路敌军虽然行进在苏区范围内,但红军在这一带并无大部队,甚至连像样的武装也没有。
……
国民党军之所以先拿黎川开刀,当然是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打开闽赣(中央)苏区的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黎川恰好在苏区东北最纤细之处——处于敌邵武、南城、南丰三角之间。攻占黎川,既可轻易夺取闽赣苏区的伸向东北侧的一隅,亦可切断与闽浙皖赣苏区的联系,并封住闽赣苏区通往东北的出路。请参阅下图:

Image

图片取自网络

国民党军占据黎川之后,加紧构筑堡垒及工事,以巩固黎川与资溪桥和硝石之间的联络,完成吉水至黎川的封锁线。国民党军的下一步意图是:北路三十万大军分三路向南推进,西路由永丰南下杀向沙溪,中路由南丰杀向广昌,东路由黎川杀向建宁。攻占这三处要点后,构建以堡垒和碉堡组成的封锁线,在西、南、东三面敌军的配合下,将红军围困在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武平、龙岩、连城、宁化、石城狭小的地域内,迫使其进行决战,以达到最终歼灭的目的。
依据“洋顾问”李德回忆的“几乎就在我到达的同一天,传来了黎川失守的恶讯”推断,他抵达红都瑞金的时间应为是年的9月28日。“洋顾问”李德的到来,显然是临时中央博古等人向共产国际提出的要求,这从李德回忆中得到印证:“博古和洛甫动身前,要求尤尔特同志将我也派到苏区去,……。尤尔特和博古因此向莫斯科发出了几封电报。1933年春天,他们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注2)
……
东方军开始回返泰宁时,周恩来曾连电项英并转中央局——认为“抚东战局因我为将乐、顺昌坚城所系之误,……。现我必须以极大机动处置当前战斗。正面迎敌或强攻黎川都不利。”但博古、项英却急于收复黎川,故李德于10月2日制定了硝石、资溪桥作战计划:命令东方军即刻由将乐、顺昌地区兼程北上,消灭硝石、资溪桥以及黎川附近的敌军。同时命令中央军由永丰、乐安东移,攻击、牵制南城及南丰之敌。并强调指出:“对于命令的执行,不容任何迟疑或更改,请注意。”(注3)
由于右纵队的路程约为三百华里——比左纵队远一百华里左右,沿途又都是上下起伏、崎岖不平的山路,所以东方军4日才能集中完毕。朱德、周恩来于3日就东方军北上电告项英:“……,唯东方军每日走六十里,七日不停的行程,明四日始能到严田市金坑、新桥之线集中,五日必须休息一天,我们拟将东方军六个师分三路(左路出黄土关)齐头并进,东出闽边直向硝石进攻,不必迂回周湖,原因愈远愈延长时日,既失时机,仍不免暴露我企图,如此决战亦将在八号。”(注4)
考虑到硝石有敌军重兵把守,且敌军有三、四个师驻守南城、南丰和黎川之间,周恩来与朱德又于4日再次提出建议:“目前敌既抢先着,我东方、中央两军必须首先靠拢,并派有力支队加紧向赣敌两翼活动,迷惑与分散敌人,以便主力决战。”(注5)可中革军委非但拒绝接受朱、周的建议,而且在6日的回电中强调:“无论任何情况,中央军不得过抚河”,“以后你们决须根据军委意图。”(注6)
……
博古、项英等之所以坚持要打硝石、资溪桥,当然是有其理由和根据的——周浑元第八纵队三个师攻占黎川后,第三路军总指挥陈诚命令第二十四师进驻硝石,构筑了以堡垒为支撑的两道防线。命令薛岳纵队派兵占据资溪桥,修筑堡垒以构成封锁线。这两处是维系与黎川联系的支撑点,博古、项英及李德认为,只要拿下这两处,便可切断黎川之敌从后方获取给养与辎重,迫使其不得不自行撤离。
按照东方军的计划部署,右纵队所部将于6日晚,进至黎川城东北约七十华里处的飞鸢、桃亭、皮家沅一带宿营,然后于第二日进入指定地域准备作战。没想到6日下午十三时许,右纵队前锋红四师刚进入飞鸢地界,突然听到飞鸢山方向传来激烈的枪声!向前跑了没几步,即遭遇国民党军一个团的兵力,随后敌另一个团也赶上来增援。红四师展开部队并抢占周边的制高点,与当面之敌展开激烈战斗。
……
按照国民党军战史记载,上午九时许,敌前卫营进抵飞鸢时遭遇五、六十名红军游击队。追击过程中见山势险恶欲后退,突然遭到数百红军的袭击!综合双方史料推测,袭击敌军的,应为黄立贵的红五十八团。这股敌军随即展开,向红军发起进攻。没想到红军越打越多,这才发现红军的大部队赶到了!敌旅长葛钟山禁不住吓得魂飞魄散,由于敌情不明,红军又善于野战,只好命令第二十七团实施火力掩护,将第三十一和第三十四两个团撤回洵口镇,准备依赖周边地形固守待援。
当晚,彭德怀一行匆匆赶到距离洵口镇约十余华里的际源——即现今黎川县的三源村。了解了敌情及洵口之敌的兵力等情况后,彭德怀与滕代远商议决定暂时停止继续向硝石进发,集中兵力消灭洵口这股敌军。具体部署为:董振堂等指挥红三师堵住洵口之敌的西逃黎川之路,红十三师负责阻击来自黎川的援敌;红四师由飞鸢由东向西攻击洵口;红二十师由北向南进攻;红五师为中央纵队,从正面(南)向洵口、石硖之敌发动攻击:红六师和红十九师被部署在飞鸢及王秋窟,作为全军的总预备队。
敌第八纵队司令周浑元得知葛钟山部被包围洵口大惊失色,随即下令敌九十六师副师长谢溥福率领第五七三团和第五七六团,星夜驰援被困在洵口的敌葛钟山部。由于这一路大都是难行的山路,又是黑漆漆的暗夜,敌副师长谢溥福率领的两个团于当晚二十一时离开黎川,跌跌撞撞走了整整一夜还未赶到。七时三十分,红军从三面向洵口之敌发起猛攻!敌副师长谢溥福立刻命令线头部队跑步前进,刚行进距离洵口还有约十华里白沙附近的一个隘口,就遭到红军强有力的阻击!
阻击敌来自黎川这股援军的,是红五军团主力第十三师所部。根据史料记载,左翼队红十三师和红三师在董振堂、朱瑞的率领下,昨夜由东坑、荷源一带取道湖坊,赶到梅岭与白沙之间地域。董振堂将红三师部署在东侧,负责截断洵口之敌逃往黎川去路,红十三师负责阻击由黎川赶来援助洵口之敌。红十三师将第三十九团顶在马鞍岭与鹅峰岭,红三十八团则进至靠近梅岭的杨家山,以便随时支援前方。红三十七团担任总预备队,同军团部(左翼队指挥部)一起居于湖坊,红十五师则留在莲塘附近。
由于地形的关系,敌葛钟山部将部队麇集在洵口至石峡街一带,企图借助镇子里的房屋及周边制高点固守待援。但毕竟仓促,来不及修筑坚固的工事,哪经得住红军的三面攻打!?战斗只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敌葛钟山部的防守就被打破,除当场被击毙和被俘虏的之外,剩下的敌军拼命向黎川方向逃窜。可刚逃出洵口镇,即被红三师包了饺子,旅长葛钟山也被活捉!只有盘踞在山顶约一个营的残敌,继续负隅顽抗。

Image

洵口遭遇战遗址。(图片取自网络)

据时任红三军团卫生部政委李志民回忆:残敌占据的这个土寨子位于山顶处,虽然山势陡峭不易攀爬,但由于山上没有水源,只要继续围困半天,就可迫使其投降。但是博古、项英及李德等急于收复黎川,电令东方军立刻转道向黎川以北的硝石发起进攻。无奈之下,彭德怀等只好留下一支小部队,大部队迅速北上硝石。
飞鸢、洵口之战,是闽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初期的一次遭遇战,东方军此役共歼敌近三个团,俘虏敌旅长葛钟山以下官兵一千一百余人,缴获轻重机枪二十九挺,长短枪一千零八十四支,迫击炮两门,无线电收发报机一部。东方军所部,共伤亡七百余人。本来东方军结束战斗后,可顺势迂回包抄围歼敌谢溥福部两个团,甚至可趁势尾追杀向黎川城!可由于中革军委的坚持,援敌撤回了黎川。
……
硝石位于黎川与南城之间,是维系两地联系的重要支撑点,由国民党军第二十四师的两个旅四个团负责把守。时至10月8日,该部已通过构筑大量的堡垒,完成两道完整的防守阵地。洵口遭遇战发生后,敌南昌行营判断红军很可能会攻打硝石,故命令敌第二十四师所部收缩兵力,准备与红军交战。由于硝石背后(西)的南城、南丰有国民党军四个整师,黎川(南)有周浑元的三个师,国民党北路第三路军陈诚又将薛岳部五个师进占金溪支资溪桥一带。如此一来,硝石与这三点之间的距离,最远只有四十华里。
……
9日,东方军得到确切情报,硝石确系敌二十四师全部且无援军出动,彭德怀等决定中午十二时开始向硝石发起攻击。但由于山脉及其走向,造成无线电联络不畅,红五军团(左纵队)未能接到行动命令。直至上午十时左右才由红五师转来命令,要红十三师经杨坪竹进入雁石,于十二时前向硝石之敌发起积极佯攻,以配合主力军由硝石的东北与西北实施的两面突(夹)击。
红十三师当即集合队伍,于十一时左右离开资溪桥——以红三十九团为前卫,师部及红三十七团居中,红三十八团为后卫,以急行军向雁石前进。考虑到时间不足,决定抄近道,经潭头市、崔坊再到雁石。由于途中数次遭敌机扰乱,四十华里路程整整行进了三个小时,十四时许方进抵雁石附近——此时,红三军团已开打两个小时。董振堂命令红十三师配属红二十师一部,沿河流两岸向硝石之敌发起佯攻。
……
由于敌工事坚固,红军又缺少炮火支援,东方军改由红四、红五及红十三师各留下一部继续进行佯攻,主力隐蔽集结待机,准备伏击前来援救硝石的敌军。但国民党军不为所动,除硝石之敌晚上凭堡据守、白天飞机掩护小部队出来袭扰外,周边的敌军主力始终按兵不动。时至13日,敌军主力开始出动:敌第九、第十一、第十四、第九十四等共四个师,由南城沿公路向硝石挺进;第九十、第六十七等两个师进至新丰街,随时可东进支援黎川之守敌;因此,黎川守敌出动两个师,北上夹击东方军。
考虑到由黎川出动的敌军,不仅会同南城出动的敌军进行两面夹击,而且有断东方军后路的可能,同时在金溪与资溪方向国民党军还驻有重兵。“这时,东方军已处于敌军'包围的威胁之下’,中革军委被迫放弃进攻硝石的计划,命令东方军'从现在的地域南移至新桥、东山、金坑的地域’。当晚,东方军撤出战斗,返回到洵口、莲塘一线。”(注8)
当夜,红五军团接到东方军命令,转移到资溪桥地域,掩护东方军回撤。14日凌晨二时,红十三师开始由新甫经东坑、竹油、杨坪、枫州地向资溪桥一带转移,选择有利地形构筑阵地,以掩护大部队的撤离。上午十时许,东方军主力经资溪桥,撤离到洵口、莲塘一带。随后,红十三师于十六时开始撤出阵地,一路经鸡公岭撤往石峡,虽只二十余华里的路程,接近二十点方全部抵达。
……

Image

宋任穷上将,其时任红十三师政委。(图片取自网络)

红军撤离之后,国民党军由南城东援的四个师,于15日进入硝石。17日,蒋介石在南昌发布训令,命令围剿中央苏区的各路军依照“战略攻势,战术守势”的原则,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继续构筑围困苏区的堡垒封锁线。于是,陈诚命令薛岳部四个师立即进占资溪桥,掩护并构筑硝石与黎川之间的碉堡封锁线。随即,薛岳指挥所属之第九、第十一、第十四、第九十四等四个师,于次日推进至资溪桥。如此,国民党军在黎川、硝石及资溪桥地域,集中了七个师又一个旅的兵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态势博古和项英等依然心存幻想,希冀乘敌立足未稳打破其建立封锁线的意图,因此要求红军插到这一地区去消灭敌军,并指出:“如果原则上拒绝进攻这种堡垒,便是拒绝战斗。”(注9)18日,又令红一军团前进至抚河以东,欲集中方面军主力红一、二、四、五、十三、十九等六个主力师加红三师等部,在彭德怀、滕代远统一指挥下,在黎川、资溪桥地区与敌军七个师展开决战!
……
22日早五时许,红五军团下达命令:右翼队红十三师由蛟洋之线向苏元攻击,红三师一个团截断并牵制潭头市、严和市之敌,另一个团为红十三师预备队;左翼队红十五师负责切断黎川之资溪桥的交通,掩护并配合右翼队的攻击。右翼队由圩上出发,一路经上区、南门垇、蛟洋、苦竹坪,行进约四十华里进至苏元左近。因两次走错路,红三师所部又迟滞在前,以致下午十四时许方抵达目的地。
……
天明时分,红十三师决定红三十九团再次发起进攻——从敌右翼阵地凸出部隐蔽接敌。但终因昨日惊动了敌军,加上山坡较陡,数次进攻都未能拿下。因红军的主要目的是调动敌军来援,因而十五时左右接军团电令,判断是日敌军似无出动迹象,部队停止进攻,撤下来休息。当晚,只以两营部队负责警戒和佯攻,主力部队集结赖坪、白竹坑、苏元、刘家廖、麻洋坑一带休息。
董振堂、朱瑞以红十三师和红三师(欠第七团)为右翼队,从资溪桥正北地域向周浑元部发起猛攻!以红十五师为左翼队,切断黎川之资溪桥的交通,并掩护配合右翼队的攻击;但敌军坚守阵地,甚少出击。
由于资溪桥一带的敌军早有准备,白天又有飞机侦察轰炸,红十三师等部连续攻了两个昼夜也未能奏效。而敌薛岳、周浑元部在资溪桥一带兵力较多——约有四至五个师,在石峡至资溪桥以南准备突击打援的红三军团,以及隐蔽在湖坊一带随时准备出击的红一军团,只能无所事事的观望。
……
考虑未能调动敌军,资溪桥又屡攻不下,继续下去对红军极其不利。朱德与周恩来不得不于26日,决定放弃在资溪桥地区与国民党军决战的计划——命令红一军团经八都开至黄元川地区,红十九及红二十师继续在金溪地区坚持,红三和红五军团后退至石峡、洵口、湖坊一线,为后面的战斗做准备。
当经过数月争斗的红军将士们从战场上撤下来时,所有部队早已是满身硝烟、疲惫不堪,而且由于战斗损耗造成兵力急剧下降——“资溪桥战斗后,红一方面军的实力受到很大削弱。按编制,红3军团尚须补充1.1万人,第1、第5军团共缺额1万人,第19、第20师缺额4000人。”(注10)也就是说,主力部队损失约在百分之四十多!尤其是红五军团(红十三师),损伤过半,仅剩下不到四千人!
……
中革军委将部队重新编制后,未让部队有所喘息,立即投入到新的战斗中。
注释
注1: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一版,第411页。
注2:见[德]奥托·布劳恩著《中国纪事》(1932——1939),第35页。
注3:见《朱德年谱新编本》18861976(上),第353页。
注4:见《中央苏区闽赣省》(江西党史资料第十三辑),1990年4月,第97页。
注5、6:见《朱德年谱新编本》18861976(上),第354页。
注7:见《陈伯钧日记·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第48页。
注8: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一版,第414页。
注9:见《中革军委关于十月中战役问题致师以上首长及司令部的一封信》(1933年11月20日)。
注10: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3年10月第一版,第416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