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网络经典诗歌周刊】(总328期)

 陈立强 2023-06-03 发布于河北

【名家新作】

【诗争鸣】

03,真正的哀伤|李威

04,一只白鹭飞出的美丽弧线|澧有兰

05,我要做一个好女人|三朵

06,又一天|木子

【三人行】

07,种子|雪野(甘肃)

08,短句|齐伟

09,像鱼一样活着 | 呆瓜

【诗八方】

10,六月|一念千秋

11,陈立强的诗|仇润芝

12,有时,像是一棵树|林海雪原(山东)

13,小南门|张国强(河南)

14,母亲的手|涧之燕(山西)

15,夜的城|思北(河南)

16,六月|陈淮滨(安徽)

17,月光锅庄舞|多杰坚措(青海)

18,八角山|项玉友(山东)

19,茶与炊烟|彭郁青

20,觉醒|冯金斌(浙江)

21,油香粑|豆粒丸

22,鱼腥草的花|勃崛(江西)

23,遐想|唐仙菊(贵州)

24,动|刘健

25,诗人的替身|张海宾

26,假如,如果|谈笑风生(江西)

27,放生与垂钓|祁丙连(黑龙江)

【一首诗主义】

28,乌龟|扶殇
【经典回放】
29,鱼|王法
【诗评媒】
30,江小舟简评陈立强的诗
32,诗歌能否成为人生跋涉之拐?
——陈立强五月诗选读后|仲嘉宪

【名家新作】

天空的孩子|宋德丽

张开翅膀成为天空的孩子
收拢翅膀抵达绿色的麦田

风压低翅膀
柔情在麦浪中翻滚
抖落白云和流水
坚硬的骨头插入泥土
绗草搭窝
翻动麦田繁衍后代
潮起潮落  一生眷恋

天空的孩子
飞翔辽阔的大地
如归来的游子
寻找母亲的怀抱

溪流|刘生(陕西)

人生就是一次奔赴
完成一场宿命
如同这一条溪流
从大巴山夹缝里被挤出来
不难理解
向往江河道路平坦的愿望很执着
行动方向从未改变
奋不顾身地出山
是自然而自觉的行为

勇气是无容置疑的
天真的从山崖惊鸿一跃
划一道彩虹般的狐线
重重地砸在石头上
溅起雨一样的泪点
一路上被挤压更不足为奇
尤其是像从刀尖上走过
被无数次撕裂……
这些都成了躲不过的必须经历
山风安抚不了你的哭
野菊花听见你喊过
子规 黄鹂的歌声掩饰不了你的低咽
一个连一个的跟头摔下山
这些伤筋动骨的痛点
便是你全部的生命内容

你却不能够回头
也从来没有想过回头

【诗争鸣】

真正的哀伤|李威
    
早上见她坐在窗前哀伤
傍晚见她
仍在窗前凝坐
仿佛一丝儿没移动过
她对我说:我中午吃过了
她自己动手
做了饭菜吃
把餐具洗刷收拾得
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她出门前
擦去泪痕
把自己收拾得
体体面面,漂漂亮亮
和她走出门
我几乎落泪——
这是一个打定主意
余生与哀伤生活在一起的人啊
2023.6.3上午9:08

一只白鹭飞出的美丽弧线|澧有兰

在白鹭湖垂钓
我看见一只白鹭
围绕着白鹭湖
优雅飞翔

一会儿高飞
一会儿低飞
一会儿在近处
一会儿飞远

姿态优美
速度舒缓
其中有几次飞出了
我的视线
不一会儿
飞回来了

从它从我视线消失的那一刻
我担心起来了
再过去
就是敏感线
再过去
就是敏感区域
2023/6/2

我要做一个好女人|三朵

我们东北的女人

都喝酒,都吸烟

都漂亮

大多数女人都去做鸡

这个也是事实

我是东北女人

我就不喝酒,不吸烟

更做不了鸡

我算是读过书的

不能和那些女人一样

就是没文化

也不能那样做女人

2022-11-3

又一天|木子

不敢讨价还价
苟且之心也需要心生敬畏
尽可能,让昨天和今天的换算精准
无论有没有人提议
太阳好的时候,去远处走一走
太阳不好的时候,到雨里躲一躲
习惯的走向可以熟视无睹
也可以仍能和上次一样
作最坏的打算,作最好的打算

四处赶来的人们都精通隐忍术
我,也不例外
2022-06-01

【三人行】

种子|雪野(甘肃)

种子一旦落入土里,就不会死去

这些活在地下的物种,像爱情发生嬗变一样

怀抱以往成熟果子,未完成的使命

摒弃亘古既有的仇恨,缓缓地向一处聚集

如此顽强的种子活在泥土里,像神秘炼金术士

修炼着遁地术、缩骨术,然后破茧成蝶而出

却从未留下任何,活动的蛛丝马迹

而招摇于大地的果实,即使再丰盈闪亮

也不懂来自哪个微小生命,挥动细小的爪子

巨人般地久久酝酿与努力,因为神灵就住在它纤细的体内

短句|齐伟

连翘与迎春并肩而立
我深呼吸花香
折一枝
或许还应该再说点什么
清清喉咙
不必伸出手
有比我们更孤独的人
插在瓶中
都是一些小细节
春脖短。漫过红墙
该作别了
尽头或开端
收拢亦或打开
福气不可都来
好像又都是理所当然


像鱼一样活着 | 呆瓜

童年比现在真实
在乡下,我是一只鱼
漂在水皮
眼中的天,就在水里
星星、月亮、水草
以及家园
像呼吸一样自然
然后
以一个鱼娃的声音呼喊
我是一个大个的鱼
粘满了黑黑的泥巴

【诗八方】

六月|一念千秋

五月过去
六月就到了
是谁说要写一首六月的诗
我问他写什么呢
……

六月
麦子死了
鸽子也死了
窦娥更早就死了
难道就写那一场雪
和紧随着那场雪的滔天洪涝吗

是谁
在洪水里载浮载沉
又是谁
在阳光下载歌载舞
六月,是烈日的一片寂寞哦
唯有蝉在高叫着
知了,知了,知了

那个童话早就死了
只有索尔仁尼琴裤裆里的那个鸟
已缩了头
奄奄一息地活着
再也不敢大声地说话了

在汨罗江的涛声里
龙舟乘着端午急急的鼓声而来
我看见屈原依旧在江边
踌躇着,徘徊着,彷徨着,吟哦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放眼过去
其实又那来的路呢
除了一片荒原,依旧还是一片荒原

六月
我低下头来
焚起最后的那一炷心香
遥向苍天
祭奠,祈祷
和祝福
2023.6.1

陈立强的诗|仇润芝

有你怎么小心
也躲不开的陷阱
有科幻家
挖空心思
也抵达不了的奥秘
那出乎意料的
奇思妙想
和断崖式的结尾
总会让你
在晴天霹雳的惊呼中
眼界大开
拍案叫绝
2023.6.2

有时,像是一棵树|林海雪原(山东)

风吹到身上,不会喊痛
即使被雷击了
也只能默默承受

庆幸。有一些树荫
可以遮点风挡点雨
当然,还有一点浪漫
那些随风飞扬的落叶
每一片,都写满了眷恋和思念
还有,对重生的渴盼

小南门|张国强(河南)

夜晚的城墙下
忙碌一天的人们在纳凉
随着音乐歌唱
更多的人们自发的,随节拍活动着腰肢
还有些为生活所迫
摆着夜市摊
或番茄或樱桃或玉米 

20230602

母亲的手|涧之燕(山西)

母亲的手
是穿针引线的手
从头到脚都能拿出手
总嫌儿女穿不好

母亲的手
是种瓜点豆的手
庄稼活样样都不挡手
总在风里雨里走

母亲的手
是养儿育女的手
兄弟姐妹成家立业
里里外外一把手

母亲的手
是省吃俭用的手
紧巴巴的日子
过得还不错

夜的城|思北(河南)

笼进夜幕中的城市
派出数万盏灯火
尝试着
和白天维持平衡
毕竟调试不出
阳光的频率
怎么捂也遮盖不住
由来已久的
团团暗影
快速爬高的城市
越高越抵近
夜的黑

六月|陈淮滨(安徽)

这个季节
走进麦子的金黄里
不需要预约

沾满露水的草
和所有的植物
相依为命

生命的轮回和密码
都能给出答案
没有必要刻意回避
土地的富足和馈赠
预示着收获和希望

我的六月  在
夏至来临之前
已经达到高潮
2023.6.3

月光锅庄舞|多杰坚措(青海)

月光宁静,宁静地
照着海拔三千八的宁静

太阳收起有温度的话题
华灯喧染了草原小镇的夜色

忙碌的人们停下了忙碌的脚步
奔波的日子这一刻有了日子的样子

有三三两两闲步的
有三言两语聊天的
有三五成群烤串的
有三朋四友品茶呷咖啡的
有喜欢安静的也有喜热闹的
都以各自的喜好尽情玩味日子

月光下,广场上
锅庄的旋律一下引燃了小镇

想跳不跳的一群人在围观
会跳不会跳的一众人都跳了起来

看的人随性,想看就看
跳的人尽情,爱看不看

月光宁静,小镇的
广场不再宁静。音乐
激活的血脉,以锅庄为
语言,告白与脚下土地的狂欢
2023.6.3

八角山|项玉友(山东)

破庙的门
是敞开的,风可以自由进来

我不会邀请任何事物
入我梦里

总于夜半时分
听到夜鹄说着孤独
而月色,犹为沉默

我数着那些日子——
你曾经,把杏花当作蝴蝶结
也曾经指给我看,核桃树低垂至河面的青果

那是八角山

我走出菩萨怜爱的视线
一个人,独自走在河边

茶与炊烟|彭郁青



毛尖伫立
是乡里妹子的身姿
山水为邻
绿叶
诠释梦的乡愁

炊烟

想家的时候
思念被袅袅在空中

有多少鸡鸣狗吠
冷藏在眺望里

觉醒|冯金斌(浙江)

下午的苦咖啡,
开辟出一个人的荒。
老旧的思路,
把生死笑谈。
天高地远的祈祷,
很清晰。
可以证实一个人的村事往日。

从风草中抱出火,
野花话心,
丢下了许多张望和情愫。

日子供出辞,
烟霞一样停在香火里。
化身诵经,
瘦成乱花中的觉醒,
像一场修行,
把俗世尘间的灵魂根植。

油香粑|豆粒丸

儿时,一毛钱串
有五个粑
少年,五角一串
仍五个粑
那时,我胃口大

当下,两圆一串
三个粑
我的嘴巴
缩小了
2023.6.3

鱼腥草的花|勃崛(江西)

每一朵都是白色
没有不同
弱弱的薄,静静地小
不耀眼招风
让叶子有足够的体面
清热解毒排脓
提醒许多花色的白色
自信自己的阵容

遐想|唐仙菊(贵州)

夕阳像红红的灯笼
把雷公洞的河水照得清静
河面上飘游着
金色的银杏叶
岸边的小草
开始接受秋风的洗礼
蚱蜢,蛐蛐,蝈蝈
还在呼唤着童年

母亲的身影已从河边
移进了家中的灶台
她要燃起晚饭的炊烟了

这是从前的影像
我已多年
没再听到父亲
极力掩饰的咳喘声了

动|刘健

与老婆在家
看电视剧
剧中男主说
看见那女孩
就心动
老婆打趣问
当年看见她
我心动没
我磕巴都没打
说何止心动
看见她
全身动

诗人的替身|张海宾

写着写着把自己写成了
诗中的替身
诗人在生存中变得渺小
诗歌却仰起了头
渐渐显示诗人的雏形
她非常理智
擅长为诗人圆谎
在诗里与诗人做爱
像讨论诗歌一样美好
同样在诗外欣赏诗歌
也像做爱一样美好
除了诗,窗外世界如垃圾
而白纸上的
即便被抛弃的文字
也像小额钞票
舍不得扔掉
从此,诗歌完美变做
诗人的替身
从而诗歌像海里的水母
贴满网络的天空
诗人不再爱任何一个
她活在清晰的,慢条斯理的
眩晕中。与替身同天并老
在山上与石头
在海洋与巨鲸

2023.06.02.

假如,如果|谈笑风生(江西)

假如,给我一次选择
我就选紫莲般出类拔萃
昼开夜合,自由自在
白天尽情绽放,出彩精彩
夜合为一体,守住灵魂的芬芳

如果,时光从头再来
我愿为竹马,只驮着你
无猜走完童年、少年
甜蜜度过青年中年
手牵手,看花开花落
一起欣赏,夕阳的浪漫
往后,一如既往
享受四慢的快乐时光

但愿,我们的幸福殿堂
永远金碧辉煌

放生与垂钓|祁丙连(黑龙江)

同一片水域
放生的人,买来鱼
轻拿轻放投入水中
跺脚,扔石子
把它们赶往安全地带
垂钓的人,书上网上
查各种诱鱼技巧
大把大把地投饵料
把鱼从深水区引诱出来
上鱼了,不知道
是不是刚刚放生的
2023、6、1

【一首诗主义】


乌龟|扶殇
 
像极了鸟
像极了鱼
 
在鸟和鱼之间幻化双栖
背上背着
一块缓慢爬行的陆地

【经典回放】

鱼|王法

咬钩的一瞬间就开始了搏斗

直到半个时辰后才被人拉出水面

接着头重重的着了两记木棍

后来就是咔咔的刮鳞、开膛破肚

一张精美的餐台旁八张嘴巴为这条鱼举行了一场

隆重的热气腾腾的告别仪式

八个人都没留意餐盘里那个大鱼头的神情显得十分诡异

后来,后来就有八条人形的鱼摆动双鳍游出餐厅

游进人海各自去咬自己的钩

2013-12-3

《诗评媒》

二月(陈立强)

在大悲寺
有风吹过来
钟没响
我响了

仿佛肉身里
藏满梵音

【江小舟简评】“梵音”指佛的声音(佛的声音有五种清净相,即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钟没响/我响了”——“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意思是唯心主义哲学观,即认为世界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因为观察者的内心认为才有了世界。这句话源于慧能的“破我执”,他舍弃了“风在动”和“幡在动”这两种论断,直接指出“你们的心在动”……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们自己心在动。出自《坛经》,是说禅宗六祖慧能的一个故事。这是用风幡和心来比喻。心指的是本性。正如佛家说空,很多很多人误解为一切虚幻,都是不存在的。此诗二月、风吹、藏音均有其禅意佛境的含义

蝉(陈立强)

一个念佛的人
把袈裟挂在树上
朝黎明飞去
2023.5.15

【江小舟简评】《蝉》——幼虫变为成虫后,壳留下,蝉飞走。“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比喻施行掩人耳目的方法;来转移别人的视线;才得以逃脱)一个念佛的人/把袈裟挂在树上/朝黎明飞去……“蝉”谐音,并同“禅”。诗人将“皮”为“袈裟”,形象又灵动,并富一定的生活哲理!

           诗歌能否成为人生跋涉之拐?
               ——陈立强五月诗选读后|仲嘉宪


      诗,能够支持诗人多久?这意味着诗人该怎样看待诗。是对日子的记录?或者是对自己的修正(修行)?再或者纯粹是一种精神涵养?如同每天喝一点滋补品,通过诗言来支撑起自己的心灵空间,让这个空间足以抗衡。要谈论诗,似乎无可逃避这样的功能分析,从而找到活着的理由。这样的梳理就自然变成了存在论。而对此,无论谁都已经琢磨了无数遍,多少遍也都在原地,令人油起虚无感。

      真正的坚持者是可以从各种选择里找到自己的自助餐的,从而让记录保存乐趣,让修正成为新的坐标,让自成的那个空间堪堪自保。由此我有理由认为谈论诗其实就是在谈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生活的执著;诗人独运自己的诗言方式,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坚持更富有挑战性。

     读立强兄五月诗选,就给我这样一种感受,诗中不乏有趣的记录,如《爬白佛山记》、《一根簪子》、《蝉》、《头发白了》等,这些诗主要是通过修辞术,凸显出过程之峰,有点像凝固了一刹那惊艳的拉奥孔,这个凝练、浓缩及突然定格的技术已为诗人所娴熟:“一个念佛的人/把袈裟挂在树上/朝黎明飞去”(《蝉》);“头发白了/在头顶/像山顶的雪/是不是有了高度/他就不黑了”(《头发白了》)。这样的呈现方式,难在精准而不拖沓。诗人对自己是苛刻的,他并没有为自己的写作总结一些什么,他甚至只是凭借着本能——在诗歌创作上,直觉与本能自有它们的逻辑。

      立强兄诗言的另一个角度是朝向内心。诗人钟情黑夜,或者说黑夜让作者真正进入到自己的精神空间,所以他把黑夜比作自己的宠物(《我养了只黑夜》),“黑夜啊/我独自一人喂你/喂我诗歌/喂我的孤独/把你喂成另一种寂静”,黑夜与诗歌、与孤独、与“另一种寂静”混成一体。在《我》中,诗人给出了自画像:“一根木头/不绿了/枯萎了/有着黑夜一样的寂静/它藏着火/有着冷冷的/面皮”。

     这种自洁与纯粹是诗人的原则,他写道“我要给一颗露水动手术/取出它的/清澈/透明/干净/微凉//我要把它植入我的身躯/覆盖我的旧社会”(《 我要给一颗露水动手术》)。诗人对于这样的诗写状态体验很深,如守夜独行,情真意笃,如《思念》:“我的生活里/只写诗/我的书桌上放着白纸/白纸上下着雪/飘着梨花/一种白容纳着另一种白/我是它的第四种苍白/一盏贫血的灯”,如《独钓》:“在我的诗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个身上落满雪花的蓑笠翁/钓了一行淤血的诗”。《傻子》中借虫子自嘲:“那个傻子,/还在用昔日的墨水写诗”。有理由这样说:诗人是靠痴情来坚持的,他只需要自我理解,勉力与生活的艰难相抗衡。

     这个艰难还将不断显现,在劳动者的节日里依然会流汗,“车间里/我一直在流汗/一直流汗/流/汗//还以为/头上的白发/融化了”(《五一假期》);在《拾荒者》里,那些被搜罗来的“螺丝螺母碎屑螺杆”都是“从奔跑的车上/掉下来的/曾经是奔跑的一部分”,诗人对这些“从小康队伍里/掉队的拾荒者”满怀悲悯。“有些空的东西属于寺庙/有些空的东西属于穷人”(《空》)。十年钢筋工没有磨成针却磨出了自己的骨头(《十年》)。可以说,也只有诗人才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他人的苦难,然后被这样的苦痛反噬,真正的诗人都是负重前行者。

      回到开头的问题:“诗歌能否成为人生跋涉之拐”?作者在《爬山》中这样自励:“当我到达山顶/看见你在无路可走的地方/汇成了大海”,大约“可能性”之存在正是希望所在。诗人不仅仅为了安身立命,而又不能不安身、不立命,这便是时间与生命的微妙重合;诗人只能以一己之有涯去承担时间的无限,并从中去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此时,诗言是最贴近生命的言说——而又因其最贴近生命,所以也是最能够重合于时间的声音。

【主编简历】陈立强,男,60后,山东东平人,《中国网络经典诗歌》主编。作品发表在《诗刊》《中国诗人》《山东诗歌》《河南诗人》《安徽诗歌》《流派》等刊。诗观:精炼、精致、精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