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不爱钱的天津混混头子,与上海名角的不解情义

 铁血老枪 2023-06-03 发布于上海
文章图片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不一定有打打杀杀,但绝对会有人情世故。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看津门各行各业的奇人奇事,以一人一个故事互不相连的写法,组成天津本土的“集体性格”,而小故事背后却隐藏着大道理。

这里带大家解读小故事背后的大世界。请耐心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一、苏七块的规矩

苏七块真名叫苏金散,是津门有名的接骨高手,不管是哪里的骨头断了,他用手一摸一捏,病人还没反应过来断骨就已经接上了。最后再敷上他秘制的膏药,就算是碎成渣的断骨一包就好。

高人自有高人的规矩,苏七块也不例外。找他接骨得先拿出七块钱来,不然什么人都不给看。所以,别人给他取外号叫苏七块。

有一次,苏七块约了两个朋友打麻将,三缺一,就喊上对门牙医华大夫,一桌麻将凑齐。

文章图片2

四人玩得正嗨,三轮车夫张四摔坏了左胳膊闯进来,靠在门边上,右手托着左胳膊,痛得脑袋直淌汗。大家都知道三轮车夫挣一天钱只够当天填肚子,一次性是拿不出七块钱的。张四对苏大夫说,先欠着以后一定还,而苏大夫像是没听见似的,照样摸着自己的牌,看牌打牌。

坐在旁边的华大夫看不下去,借口上厕所起身走出后门,然后拐个弯跑到前街,悄悄地把张四唤过去,递给他七块钱,然后再绕弯从后门回到牌桌,若无其事地继续打牌。

过了一会儿,张四踉踉跄跄地进来把七块银圆“哗”地一声,放在桌子上。苏大夫听到钱响立马站起来给张四接骨,只见他把张四的左胳膊放桌子上,用手拉着左摇右晃再一推一捏,胳膊便接上了,马上涂上药膏再用夹板固定,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

张四说他再也拿不出钱来买这几包药了,苏大夫说是送的,说完又回到牌桌上继续摸牌。

文章图片3

直到天黑肚子饿,麻将才散场。苏大夫伸手拉住华大夫说有事,等另外两位走远,他拿出七块银圆放在华大夫手心里,说:“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苏大夫的话琢磨了三天三夜,也没琢磨出苏大夫的深意,但从此在心里钦佩起苏大夫的这人这事。

医者仁心,江湖中人自有江湖人的规矩。苏大夫表面只认钱,而他的仁在医术,妙手回春,用最短的时间让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使其能很快看到生活的希望。

从苏大夫把钱还给华大夫这一点,说明苏金散其实一点也不爱钱,只是当着别人的面,不愿意破坏规矩。而他定的规矩也另有原因:

第一,收七块钱是七级浮屠的意思。为什么不是七文钱而是七块?七文钱配不上他的医术,七文钱的命太贱,七块人人平等。

第二,劳动人民做的都是体力活,最容易把胳膊腿弄伤,他希望劳动的穷苦人能够好好保护自己,钱不重要,身体才重要。就算有再好的医生,不好好保护身体,痛苦的还是自己。给不起钱就得好好重视自己的身体,处处小心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华大夫的善心像冬天里的热窝子,藏在衣袖里不让人看见,还暖人心脾。而苏大夫的温暧是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不深是感觉不到的。他把好的一面让给华大夫去表现,车夫张四永远记住了华大夫的好,而华大夫也了解到苏大夫的善,俩人最后是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

二、华大夫的记性

这个故事叫《认牙》,故事的主人公叫华大夫,不知道是不是上面的那位华大夫,也许只是同姓又刚好是同行,或许就是同一个人。

牙医华大夫医术也是顶天的,来看牙的人不用说哪颗牙坏了,只要一张嘴华大夫一看牙就知道。他还有一个绝活,就是能把真牙修得跟假牙一样漂亮,把假牙做得跟真牙一样耐用。

华大夫人很善良、正派、规矩,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记性不好,记不住人,见过就忘,而且忘得干干净净。今天去他诊所看牙,明天在街上碰见上前打招呼,他就不认得了。

文章图片4

大家都想不通华大夫的记性怎么这么差,后来出了一件事,大家才想明白。

一天下午,牙医诊所来了两位便衣侦探,向华大夫打听一个通缉要犯,这人是个黑脸汉子,右嘴角有一颗大黑痣。

有这么明显标记的人来看过牙,华大夫依然不记得,他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说记不得了。

这让侦探怀疑华大夫和通缉犯有瓜葛。华大夫听了真冒火,使劲往桌子上一拍,把拔牙钳都震得老高。

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如果那祸害人的家伙让我看见,你们不用着找我,我也会去找你们的。”

侦探见华大夫动怒,知道冤枉好人,扭身就走。

过了一段时间的一天,华大夫急急忙忙往巡捕房跑,说是在某酒楼看见那个通辑犯了。巡捕听到后,马上跑去抓人,坏人果然落网。

侦探好奇地问华大夫怎么认出人来的,他说先看见那颗黑痣,但不敢肯定,那人张嘴一笑就认出他的牙了。没有错,他的牙华大夫看过,所以就跑来报案了。

大家都不明白,看人认不得,怎么看牙就把人认出来了?

医生的天职就是看病,不是看人。牙医华大夫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牙齿上,达到忘我的境界,作为医生,这是他的本分。不管是什么身份,来者都是病人,一律平等对待,不知道对方是通辑犯的时候,当然只看牙,不认人。

所以,华大夫也没必要去记住谁是谁,他医术高而记性不好的原因就在这里。

三、李金鳌的情义

小杨月楼带着自己的戏班从上海来天津演出,不巧碰上水灾,天津城被淹。一连几个月戏班没法演出。

二十来号人每天要吃饭,眼看钱已花光,小杨月楼不得已,把十多箱行头都押在当铺。

文章图片5

好不容易等水退了,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却发现没钱买火车票,他急得牙痛。

有位热心的伙计对他说,可以去求混混头儿李金鳌帮忙,这人拿义气当命,有求必应,拔刀相助。

小杨月楼从来不沾这号人,被逼到这地步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去。

他跟着伙计来到李金鳌的住处。

李金鏊身材高大,他那房屋破烂矮小,屋里的家具像是拾破烂捡来的,没有一样是完整的。

小杨月楼怀疑李金鳌能不能帮忙,但还是把来意说明。李金鳌彬彬有礼,拱拱手说:“杨老板来天津唱戏,是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气!让你受委屈了。明天午饭后就去当铺拉东西吧!”

李金鳌说得这么爽快,好像天津是他家开的。这更让小杨月楼满肚子疑问,怀疑自己是来这里配合演戏的。

第二天一大早,李金鳌来到当铺,朝里面喊话:“李金鳌来拜访了,我的朋友杨老板的几个戏箱押在这里,暂时没钱赎,你们让他先搬走,交情记着,咱们以后再说。”几句话说完扭头就走。

吃过午饭,小杨月楼带着人来当铺碰碰运气,没想到进门真看到自己的十几口大箱摆在那里,大喜过望,情不自禁叫起好来。取了戏箱,高高兴兴返回上海。

文章图片6

小杨月楼刚走,这事在天津就传开了,混混们都佩服李金鳌的义气,纷纷来当铺把小杨月楼欠的赎当钱补上。老板不肯收,混混们把钱往柜台里扔了就走。

这件事又传到李金鳌耳朵里,他在饭馆里摆了几桌,请这些还钱的混混们吃了一顿。

小杨月楼回到上海不到三个月,寄了一张银票到当铺还自己欠的钱。当铺老板哪里敢收双分钱,亲自捧着银票给李金鳌送过来。

李金鳌是看也不看,直接叫人把这笔钱分别还给代他付钱的弟兄了。至此,钱的事都了清了。

故事到这里也可以结束了,谁知小杨月楼和李金鳌的缘分未尽,还得再来一次江湖情义。

第二年的冬天,上海特别冷,黄浦江的水冻了三尺厚。江上的船被冻得开不进来也开不出去。

这天气断了码头上脚夫们的活路,尤其是从天津来扛活的弟兄们,肚子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恰巧李金鳌来上海办事,看到这情景正在发愁,抬头看见小杨月楼演出的海报,便有了主意。

李金鏊赶到大舞台,小杨月楼正在卸装,听说天津的李金鏊在门外等候,他花着脸就跑了出来。见到李金鏊便喊:“二哥!”三步并作两步跑下台阶。

小杨月楼在锦江饭店盛宴款待这位津门恩人。李金鏊说:“杨老板,您喂饱我一个,喂不饱我黄浦江边上千个扛活的弟兄。如今的天气,江水结冰,弟兄们没了活路,眼看小命不保啊。”

小杨月楼说他去想办法,李金鏊说不用,只需要杨老板把上海所有的名角都约到一块,义演三天就成!戏票他全拿去分给弟兄们自己找买主。

小杨月楼有机会报答恩人求之不得,这点小事有何难。第二天就把上海各大名角招集在一起,在黄金戏院举行义演。

文章图片7

天津的这些弟兄们,拿着戏票到平日扛活的主家去卖。这些主家花钱买几张票,既帮忙,又落得人情,还过了看戏的瘾,何况还是那多么名角表演,千载难逢,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一连三天的义演,把差点冻死在上海的上千个天津弟兄全给救活了。

事后,李金鏊要回天津,小杨月楼设宴送行,还叫人拿出一大包银子,用大红约包得四四方方送给李金鏊。

李金鏊看到这个马上板着脸,他对小杨月楼说道:“杨老板,我这个交朋友从来不交钱。想想看,您我这段交情,有来有往,在谁手里过过钱?谁又见过钱?折腾来折腾去,都是为了那些情义。钱再多也不经花,可咱们的交情却用不完。”说完就告辞了。

小杨月楼听了李金鏊的一席话,全身上下一阵热,五体流畅。第二天唱戏精气十足,嗓门冒光,弄了个满堂彩。

作为名角身份的小杨月楼,为什么宁愿当掉自己吃饭的工具,也不去找当地有钱有势的人帮忙,听了伙计的建议,想都没想就来找混混李金鏊。

这说明当时的社会,有钱的势的人大多已经靠不住了,去了不但借不到钱,还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杨老板是一个有气节的人,不会轻易出卖自己的名节,所以才会与义薄云天的李金鏊,义气相投结成兄弟,患难与共。

李金鏊虽然处在社会最底层,但他的人格魅力闪闪发光,能够一呼百应,从无到有,生命力顽强得冒着热浪。有李金鏊这样的兄弟,社会再黑暗,困难再大,也能看得到希望。

一张嘴就帮助小杨月楼拿回戏箱,让他回到上海不到三个月就赚回欠下的钱。如果没有李金鏊的帮忙,小杨月楼也不会这么快翻身,更不会有能力帮助李金鏊在上海的众弟兄们,渡过严寒免遭冻死饿死的厄运。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故事的背景是民国二十八年,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在日本鬼子的侵略和压迫下,人民没有被吓倒,而是万众一心,团结抵抗,一起渡过难关,最终取得胜利,赢得满堂彩。

天津和上海象征大江南北,李金鏊代表决心和行动,说干就干,不做则矣,做必有果。小杨月楼象征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是站起来的资本和底气。而上千的扛活弟兄,代表千千万万的同胞,他们是国家的根本。在遇到外敌入侵时,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承担兴国的重任。

这种摧不垮的民族气概,和强而有力的团结精神,就算老天把大江再冰冻三尺也给它化开,又怎么会屈服小日本的侵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