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牛吃嫩草”,其实还有下半句,才是精华

 文史馆 2023-02-20 发布于辽宁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流传着不少俗语古话,大多饱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人生的感悟,有些俗语即使放到今天来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也有一些老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它的本意。

像俗语:“老牛吃嫩草”,如今用来比喻一些年龄大的人找了比自己小很多的异性伴侣,但这句话的本意又是什么呢?

在古代,牛作为重要的农耕、运输工具,享受着国宝级待遇,在西周时期,就曾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规定,到了秦朝时,全国的耕牛都是登记在册的,还有官兵不定期的上门查看牛的健康情况,如果发现牛被虐待,那主人就要得到严惩了,可见当时牛在古代的地位有多高。

古人对牛的喂养也十分上心,那时候没有饲料,只能放牛到草地让它饱餐一顿,或是割草回来喂养它们,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牛,因为牙口不好,消化能力也差,人们就会专门割一些嫩草回来喂它们,于是就有了“老牛吃嫩草”这句俗语,它其实是古人们生活经验的一个总结。

到了现代社会,这句俗语与现代人的生活关联不大,却因为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大家比较常说的话,用来比喻一些年龄大的人,找了比他们小很多的异性伴侣,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老牛吃嫩草”其实还有下半句,就是“吃鸡要趁早”,这句话也是古人生活经验的总结。

在古代,人们除了耕种外,家家户户还会养鸡,不但鸡下的蛋可以卖钱,鸡肉比起“猪牛羊肉”来说,还算是老百姓能吃得到的肉食,因为对于贵族来说,鸡肉是不能和猪牛羊肉相比的,连唐太宗都曾说过“鸡肉不算肉”,足可见古时候鸡肉在餐桌的地位有多低了。

即便如此,普通百姓也不会轻易吃鸡肉,因为鸡有下蛋、打鸣的实用价值,对老百姓来说鸡也是家中的一部分财产。

只有逢年过节、家有喜事、招待贵客时才可能吃一次,但这样吃鸡就很可能吃到养了几年的老鸡,不但肉质老,嚼不烂,味道跟鲜嫩的新鸡比起来也差了很多,所以古人才有了“吃鸡要趁早”的说法,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普通百姓的一种生活状况。

后来,这句话“吃鸡要趁早”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跟“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意思差不多,意思是想好的事就果断去做,免得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老祖宗的这些俗语,都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当时百姓们真实的生活情况,其中还蕴含着不少人生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