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比揉腹简单而比甩手轻松在每天敲这30下调耳鸣防痴呆叩开长寿之门

 一览众山小974 2023-06-04 发布于上海

所以,今天教给大家的这一套——“鸣天鼓疗法”,朋友们一定要学会了,它不仅可以调理耳鸣、强记忆力,还能调补肾元,预防老年痴呆

避免想做的时候找不到文章,还有机会拿到小礼物哦!

图片

图片

图片

用两只手将我们整个头都包裹住,按住头皮用指腹发力,五指同时打圈按揉,以掌心为中心向外打圈,每个位置转动1~2圈再到下一位置。

这一步是让我们的头皮放松,在放松的状况下有利于后续动作的效果最大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同事,最近一个月不知怎么就出现耳鸣症状:

耳边时常出现“轰隆隆轰隆隆”、“嗡嗡嗡”等声音,像蚊子扇翅膀;

24小时不停歇,吵得头昏脑涨,听不清别人说话,整整一个月失眠难以入睡;

图片

劳宫穴

图片

针灸经络穴位图提示再用食指搭在中指上,往下一弹,耳朵就会有一种特别清爽的的感觉,我们能听到每一次敲打就像打鼓一样是咚、咚、咚的声音。

图片

敲打的强度以自己能适应为标准,不可过强,每次敲击30下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中耳炎或者鼓膜受创的朋友就不适合做这样的动作!

图片

图片

第三式:“叩天钟”养脑调耳鸣

做完“鸣天鼓”后,我们做最后一个动作——“叩天钟”。

“叩天钟”就是叩齿,也是咱们所说的空口咬牙,这个动作非常简单

咱们早晨醒来后,先不说活,摒弃杂念。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

图片

图片

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

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

图片

中医认为,肾生骨髓。坚持每天叩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图片

图片

也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感谢你为中医未来的传承和发展所贡献出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刘瑜琴,焦粤龙,李凤,王兴君.耳鸣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调查及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23):214-216.DOI:10.19738/j.cnki.psy.2022.23.068.

[2]康涛.固肾护耳:鸣天鼓[J].保健医苑,2014(11):38-39.

[3]张仲斌.“鸣天鼓”防治耳鸣症[J].少林与太极,2012(09):57-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