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序和跋里的联论(中国楹联论坛成立19年纪念)

 昵称29604659 2023-06-04 发布于北京

(2004年6月4日 — 2023年6月4日)

中国楹联论坛成立于2004年6月。当时创建它的那一批热爱对联的年轻人们经过了19年的岁月,有的继续活跃在对联圈,有的已经很少露面。而论坛也逐渐被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取代。但中国楹联论坛所代表的那种对联创作的精神却一直影响着当今的联坛,并且还越来越深远。承接它而来的“对联中国”平台所秉承的“发现对联之美”宗旨,就是中楹精神的最好体现。

下面我们从历年中楹论坛出版的书籍的序和跋中一起感受这种精神吧。

与现实沟通,就是走出白云深处。走出白云深处的方法很多,主要是两种——

从现实中来。抓取现实中的事件与人物,作为共同或个人创作的题目;根据现实联坛中讨论的热点问题,发表卓有建树、绝非隔靴搔痒的意见;请联界有人气的高手加盟,参与网络管理;转载联书、联刊、联报的精彩文章和精到作品。

到现实中去。催促更多的人参加现实中的楹联活动,或征联或研讨,或与会,广交联友;整理、出版网络对联的精品,像以往的联书一样,对于这一时期的网络对联文化成果,作一番梳理、记录和传承。

——常江《中国楹联论坛2007年选粹》序(2008年)

历史上对联的最高水平,应该是清代名家的名作。而中国楹联论坛的作者们,起点大多都很高。有人评论说,他们的对联作品“直追清联”;还有人说,如果拿出他们的一些对联作品,放在清人对联集子中,恐怕也很难分辨--这些说法,我都十分赞同。其中的论文,则大多高屋建瓴,站在对联理论的前沿,在某一方面大都有独到的见解,也堪称直逼当代对联理论的制高点。其中的对联鉴赏及点评,条分缕析,很是到位,和对联作品一起读来,感觉齿颊留香。

要说不足之处,应该是在一些对联作品的用语方面。个别对联在清新活泼、飘逸潇洒的同时,有的词语用得过于大胆,不免生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质量。我们说,任何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都应该是顺畅的。这个问题,如稍微注意,在高手笔下并不难解决。

——李文郑《中国楹联论坛2009年选粹》序(2010年)

中楹论坛的创作如汩汩清泉不断涌出,每年都有一大批题材广泛的新作问世。余相信,无论与之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们,在观赏这样一大批作品时,都会感到进入了一个风采飞扬的文学世界:展开的每一副作品,仿佛是从大自然中撷取的一个个瞬间或一处处景观,随风而来,亭亭而立,落入人的眼帘,给人以悦目的欢欣和新鲜的触动。而汇集于《选粹》的全部作品之整体,则充满了蓬勃生机,闪耀着绚丽光华。

我们能够感受到中楹论坛在艺术创作追求上的天赋和才华,而中楹论坛也愿意让人们与她一起分享其中的金风与玉露、云泉与星月、碧柳与新荷、岚影与钟声、诗酒与灯花、暮色与新天,乃至融入其中的襟抱与感情。这正是楹联艺术创作者最为可贵的品质:自己从大自然中发现美是一种乐趣;而将这种美表现出来让人们共同感受,则圆满了这种乐趣。

——叶子彤《中国楹联论坛2010年选粹》序(2011年)

中国楹联论坛成立的这十年间,正值当代对联创作总体水平迅猛提高的十年,出现这种迅猛提高的内在原因,不是“老干体”对联的创作,也不是“征联体”对联的创作,而是在“取法乎古”的理念指导下,潜心揣摩和学习清代及民国对联名家作品的结果。

在近十年间这场当代对联创作水平“爆发式”的提高中,中国楹联论坛适逢其会,起到了一个“排头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引领了这一进程。

中国楹联论坛由一批充满“艺术灵性”和“艺术个性”的中青年联手组成,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广泛而中 深入地从传统联语中汲取养分,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心灵,创作出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上乘联作。另外,论坛管理层还慧眼百 识珠,礼贤下士,尽力网罗现实联界和网络联界涌现出的一流高险手,吸收并培养崭露头角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对联新秀,以保持和巩固在当代对联创作上的领先地位。

——刘太品《中楹百家》序(2014年)

在中楹,我们追求的是楹联这门文学艺术本源的东西,所以那些所谓定义于人名前的头衔名声在中楹可以说是没有用,也没有必要的。正如这本集子我们统一整理简介的时候,悉数删除了每个作者一切外在名头。我想最说明问题的就是您作品的本身,我们不炫名但可以炫技。什么样的楹联有品质,就是符合楹联内在美的规律的东西;什么样的联家有品质,就是有有品质作品的人。中楹就是这样的简单。

那么楹联的内在美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说的简单点就是集思想性、功用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这个话貌似和最近的讲话精神很一致,看来大大也很文艺,很品质。

中楹每年都设置两个创作的奖项,说奖项不如说是引导,一个叫彭玉麟奖,一个叫莲华奖。彭一生知己是梅花,梅的孤芳自赏,莲的不蔓不枝,这也是我们希望联友去追求和达到的艺术品位。

——曲景双《中楹百家》跋(2014年)

所谓对联之美,在我看来,不外乎古雅、蕴藉、凝练、动人等诸方面要求。对联脱胎于诗词骈文,而又有其自身特点。因具备悬挂、酬赠等实用性,而比诗词更具有表现力。

因此,对联创作除应兼具诗词创作所应遵循的语言、表达等文学性要求之外,还要有稳切、凝练等方面要求。对联创作需要将实用性和文学性有机结合,这是创造和发现对联之美所不能或缺的基本认知。

——王永江《发现对联之美(二)》序(2019年)

对联之“美”究竟是什么?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为“美丽”或“美好”,广义的“美”有很多种表达形式,即使是凄凉、愤懑、沉痛、苍凉、辛辣……难道就不是“美”吗?实际上,“美”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学和艺术的核心指向,代表了几千年来审美的传承和发扬。

可惜,我们的对联越来越不“美”了。曾经,它的出身便不如诗词,既不是高第良将,也不是大家闺秀,也许可以算是市井中的豪杰侠客?好在,屠狗辈中也有樊哙、朱亥,登高一呼,王侯将相为之震动。历史中的名联数不胜数,它们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同样不逊色于诗词,而那些妙到巅毫的文字技艺,更是让人拍案叫绝。

对联之所以不“美”,在于抛开了文学和艺术,隔绝孤立地强调实用性。其实,古代即使纯粹的实用对联,依然不乏文学和艺术之美——文学与艺术,从来都不是实用的对立面。所以,当一些人开始强调实用对联不能这样写、不能那样写的时候,无非是为自己缺少文化积淀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这个借口将本应“美”得熠熠生辉的对联,变得暗淡、干涸、枯燥、乏味——更况且,对联又不仅只是实用对联呢!

——金锐《发现对联之美(二)》跋(2019年)

 对联作为传统文学体裁中最为年轻的一个,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它堪称高峰的时刻也不过在清中晚期,以百年为计,相较于诗词骈赋的动辄千年,当代联人还大有可为。对联的实用性也保证了它的生命力和普及性。对联未必能达到诗词的艺术高度,但绝对应该达到与其相当甚至更为辽阔的广度。但是相较于诸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词作品,能为大众所熟知的对联佳作却为数不多,几近于无。这份缺失,其实是当代联人的责任,也更是机遇。

尤其近十多年来,网络楹联的发展又为对联注入了新的动力。

1.题材有了的极大的扩展,由传统的题署酬赠,发展出来诸如咏物、咏史、人物、时事等专属题材,这一点似乎有苏黄一派开阔词境的功效。

2.语言有了大胆的尝试,由传统的诗词、文言式的语句,发展出散文、新诗甚至口语化的风格,这一点似乎有对联白话运动的雏形。

3.理论有了系统的完善,无论是《联律通则》的推出,各论坛理论板块的优秀文章,各种对联书籍的出版,或许很多观点尚有争议,但是却无可否认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一点似乎当代联人的贡献不让古贤。

4.作品有了大量的涌现。无论是数量或质量,这十余年来也不容小觑。大量征联比赛层出不穷,参赛作品,动辄过万,更不用说各种新媒体所举办的常规赛事,也是如火如荼。其中不乏一些佳作,足可混淆古人,不逊风骚。某些精品最起码已在对联圈内人所共知,广为流传,那么走出圈子,为大众接纳传诵也只是时间问题。

5.传播有了更多的方式。借助论坛、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兴手段,对联的受众群体也有了更广泛的覆盖。并且各类网络学堂、研究社团、教育机构都纷纷涌现,无私的为对联传播倾尽心力。

种种迹象都让我们可以自信的判断,当下正是对联的第二个高峰,甚至有可能成为巅峰。

——吴文博《甘棠丛书》总序(2019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