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为逸客,雅趣寄林泉——评《林泉逸客诗联选》一书 张峰青 陕西宝鸡

 文山书院 2023-06-04 发表于湖南

最新视频

关注和转发本视频号都是对楹联文化的重视和支持
图片

名师为逸客,雅趣寄林泉


——评《林泉逸客诗联选》一书


张峰青 陕西宝鸡

   张红祥老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他为人低调,做事认真,胸怀坦荡,教学成果颇丰,诗联创作俱佳。他是陈仓区诗联学会最有潜力的诗联家。他年长我几岁,在十多年的交往中,我们一起采风、一起评联、一起出游、一起为学会的事情奔忙、一起畅谈生活的点滴感受。渐渐地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我称他为兄。初识红祥兄是在2006年的宝鸡楹联学会年会上。当时学会领导点名让“张红祥老师”发言。于是整个会议大厅,就萦绕着一种浑厚标准的宝普男中音。他语气谦和,表述清楚,见解独到,深受到会者的赞赏和肯定。随着掌声渐落,我循声望去,只见右前方围圈而坐的办公桌旁坐着一位年轻而儒雅的男子四方脸,浓眉大眼,颇有风度的分头乌黑而闪亮,清亮的眼眸透射出智慧的光芒。我这才知道他就是张红祥。

   活动结束时,我们互留了电话,于是交流也慢慢多了起来。知道红祥兄很早以前就写诗词,那是通过阅读宝鸡教育局编辑的《宝鸡教育诗联选》一书。当时,源于兴趣,我创作一首盛赞宝鸡燕伋很不合律的古风诗,邮寄给当时的编辑部,没想到那首诗被选用了,后来获得一本《宝鸡教育诗联选》,书中有大量的诗词,当然也有红祥兄的五六首诗词。红祥兄的诗词读来,词句清丽,不落俗套,非常耐读。因为诗作下面都有作者的工作单位,于是我也记住了他的工作单位是县功高级中学。后来红祥兄因教学突出,被选拔调往虢镇城里刚新建的陈仓高中任教,虽然工作单位在变化,但红祥兄的诗联创作热情一直没有间断。特别是宝鸡市冠森杯的一次征联,红祥兄又名列其中。我认真拜读他的联作:渭水岸边惊现建材航母;鸡峰山下突崛装饰异军。”我为红祥兄概括宝鸡地理山水于联句中的能力而钦佩。那时候网络不发达,手机也不普及,但是能对宝鸡人文景观熟知于心,并融汇于对联之中的人,并不多。也足见红祥兄是非常善于积累和整理的行家,更是善于游历的墨客。

   其后,在宝鸡市楹联学会和陈仓区诗联学会的换届活动以及几次采风活动中,我和红祥兄的友谊更加深厚。经常在红祥兄的微信圈看到,他利用节假日跟随驴友团踏遍宝鸡城乡的山山水水,至此我也才明白红祥兄为何能将宝鸡的许多地名村名山名河名牢记于心。每次的外出图片下,都能看到他撰写的诗词联佳作。2022年欣闻红祥兄将自己二十余年的诗联作品汇集起来,出版了名为《林泉逸客诗联选》一书,我甚是惊喜和感动。不久收到了他赠予我的作品集。这本诗联集装帧精美,既有图片,又有书法家题写的诗联佳作,内容分为诗、词、曲、赋、铭、联、歌等七部分。看到这样的作品集,我被红祥兄的多才多艺所折服,也为红祥兄了却一桩心愿而高兴。

   今天拜读大作,我先从书中的诗和联两方面加以赏评。红祥兄创作了大量书写自己游历见闻的诗作,这也是他对山水自然热爱的真情流露。诸如《游千阳县黄里古镇》《秦岭梁夏夜》《登凤县紫柏山》《秋游正沟》《翠矶山聚贤楼》《耀州印象》《薛家寨》《五丈原怀古》《马塚吟》《黄家坪》等。其中的《马塚吟》题记这样写道:“马塚者,余之老家也,传为周穆王葬马之所。”可见红祥兄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他经常说马塚是一个土堆,在他们小的时候,经常在上面攀爬玩耍,却不知它为何物。后来上学后才知那是少有的文物古迹。他经常喟叹:“那时候,有乡民总到马塚的土堆上采土盖房盘灶,人们不懂,也不知道珍惜,这都是落后无知才发生的事情。后来马塚得到抢救性保护,才有了今天的样子。”他在诗中这样写道:“矮矮黄土堆,赫赫有名堂。传闻葬良马,马主周穆王。行狩丧此地,筑坟寄旌扬。堆砌以蒸土,粘合以米浆。昔时何盛大,遥遥未可详。剩留数尺高,浑圆如土仓。层层块土密,累累证沧桑。”这些诗句体现作者对人文古迹被损毁的叹惋之情。

   《诗联选》第二大内容是偏向农事场景描写。诸如《夏收归乡偶拾》共十首诗,每首都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有对乡村风光的赞美,如“良畴一望遥,燕麦地头高”;有对稼穑的劳作歌颂,如“丰歉连三季,悲欢尽一壶”;有对丰收的期盼,如“筑成新晒场,平镜闪晴光”;有对人口凋敝的隐忧,如“莫嫌归者少,已较过年多。”这些充满乡土气息和烟火味道的诗句,让人感受到红祥兄的故乡情结。再如《向阳川放牧人》更有白居易《卖炭翁》的情思和意境,如“若非为家计,谁愿受天寒。”再比如《老家场前挖玉米秆》中写道:“俯身挥汗水,留影笑邻翁”,无不饱含对农村的关注热爱之情。

   《诗联选》诗作的第三大内容是对祖国科技时事的歌颂和赞美。在《贺中国教育基金会成立》一诗中,他这样盛赞“校园传喜讯,学子报福音”“清华凝众志,总理献真心。笑看江山秀,艳阳桃李春”,诗句中充满无比的喜悦与自豪之情。《闻台湾“3·20”公投遭否定》一诗中“赤字同心倾热血,独夫一意上危楼。痴心妄想今朝破,逆举倒行终碰头。”满含作者关心国事,对台独分子的深切痛斥。在《“南海一号”出海》中,有这样的赞叹之句“铸成'沉降井’,移得'水晶宫’。风冷红旗立,浪高白塔雄。全球叹妙技,几辈树前功。沧海无涯际,打捞岂有穷?”表现对祖国科技的惊叹和自豪之情。

   《诗联选》诗作的第四大内容是亲友间的赠予酬和诗。如《忆容绍老》《赠改革先锋何载先生》《回家探母适逢母亲节》《'五一’麟游同学会》《赠老班长刘有科》《赠胡云波兄》《赠实习老师梁洵》等等,这些诗作无不浸透作者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对亲友真诚的祝福,也足见红祥兄的情意绵密,古道热肠。

   红祥兄开始是写诗,后来转而写联。对于精通诗词格律的他来说,写联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近年来,红祥兄的楹联作品在诗联赛中屡次获奖,一些联作被制匾悬挂。在《诗联选》中也收录了红祥兄大约一千副楹联作品,许多作品切题切事切景切人,很有实用价值。如“题立冬:白雪归来,鬓雪更愁多矣;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于摩景中充满理趣。再如“贺第一届宝鸡发展大会:桃红柳绿,燕啭莺啼,春襄盛会风开路;露胆披诚,凝心聚智,情醉宝鸡梦放歌。”景中含情,情寓景中,将发展大会“开拓进取,创新包容”表现的生动形象。书中还有大量的应征联,这些联作为时代发展鼓与呼,为祖国大地风光歌以颂。红祥兄的联句奇绝清丽,意象深远,耐人寻味。许多联句引经据典,堪称最好的历史知识百花园,丰富浑远,也缤纷多彩。

   最后,祝贺红祥兄的《林泉逸客诗联选》付梓出版,感谢红祥兄对诗联的痴心热爱,他为我们带来了如此丰厚的精神文化大餐,在思想愉悦的“朵颐”中,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国粹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