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毛主席沉思良久之后,淡淡的说出了三个字

 东东85nuh7gdm8 2023-06-04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2

前言:1975年蒋介石在台北去世后,负责给毛主席值班的警卫员,兴高采烈的跑去向毛主席报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不仅没有露出丝毫高兴的神情,反而平添了些许忧伤。

随后毛主席就淡淡的说了声“知道了”....

文章图片3

然而令所有人都诧异的是,毛主席竟然还亲自为蒋介石,举办了一场追悼会,并且颇费心思的写下了一句告别诗。

没人能够理解伟人此时的心情,也没人知道这首诗,究竟代表着怎样的含义,但是面对几十年对手的离世,毛主席为何不是欣喜而是惆怅呢,这首诗究竟又代表着怎样的含义呢?

文章图片4

纵观毛主席与蒋介石长达半辈子的交锋,其实不难发现,毛主席和蒋介石之间,并不是纯粹的对抗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亦敌亦友 ,微妙非常,这一点从他们两人屈指可数的见面中就可以轻易证实。

文章图片5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1924年的广州城里,孙中山先生在此召开国民党的一大会议,当时的两人都还是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

毛主席作为我党的湖南代表受邀参加会议。与毛主席的情况并不相同的是,蒋介石并不在代表的行列里。

虽然他已经加入国民党17年了,但还是一个半透明的人物,即使孙中山先生指定的浙江代表,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会议,孙中山也没能作为替补代表的身份出席,仅以参会人员的身份参加了这次大会。

文章图片6

会议开始后,毛主席作为颇受重视的湖南代表五次上台发言,作为非代表参加会议的蒋介石,就坐在台下静静的听着毛主席的演讲,那时候台上台下的两人并不知道,他们会成为以后几十年中,彼此最大的对手。

这次的会议结束以后,毛主席当选了国民政府,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而孙中山先生为老蒋规划的方向是军校,两人的工作方面几乎不存在什么交集,因此在他们第一次见面期间,两人只是浅浅的打了个照面,并没有任何的深入交流。

文章图片7

1975年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后,毛主席不仅没有感到欣喜,为何反而亲自举办了一场追悼会?

1926年第二次国民党会议召开,此时的蒋介石与第一次,会议上的籍籍无名相比,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此次是作为国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身份来参加会议,这时候的他已经建立起不俗的威望,一手组建了黄埔军校,大批的优秀军官皆是出自他的培养,并且多次率军东征 平定叛乱。

文章图片8

这时候的毛主席也已经成为了,中共中央的代理宣传部长,这次的会议才算得上是两人真正的同台,在毛主席先报告了宣传工作的演讲之后,蒋介石也上台做了几次出征的军事报告。

不可否认的是,这时候的蒋介石战绩辉煌,报告也写的激奋人心,连台下的毛主席都忍不住,对蒋介石的演讲大声鼓掌喝彩。

文章图片9

不难看出,此时的毛主席对蒋介石,已经产生了欣赏之情,但会议结束后不久,蒋介石为了个人势力,就一手策划出了中山舰事件,而这件事也使得无数的革命人士,爱国同胞们丧失生命。

事件结束后,蒋介石如愿以偿的压过了国民党老牌势力汪精卫,坐上了国民党的第一把交椅,但他只顾个人争权夺利的行为,也让毛主席对他的欣赏蒙上了浓浓的失望。

文章图片10

两人的第三次见面很快就到来了,这次的会议上,毛主席怒斥老蒋的行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辞去了宣传部部长的职务,两人长达几十年的交锋,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正式的分道扬镳后,毛主席很快的就从手握笔杆子的文人书生,转变成坚信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家,带领我党剩余人员发动起义,并且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上多次做出了行之有效的决定。

文章图片11

在毛主席一步步的英明决策下,我们的革命根据地也逐渐的建立成功,1945年 日本投降,我国取得了艰难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但随之而来的是,国共关系也被摆在了明面之上,此时的蒋介石一如往日,把自己个人的权利置于最高处,罔顾人民群众对于和平的渴望,妄图再次发动战争 ,从而能够侵吞革命果实 ,实现他独揽大权的私利。

文章图片12

但出于对自己名声的考虑,蒋介石连续修书三封,充分的表达出自己对毛泽东到来的热烈欢迎,在表面上创造出了一个,看似能够和谈的机会,但他的企图在知情人的眼中,几乎是明晃晃的充满了恶意。

也正因为如此,蒋介石似乎已经认定了,毛主席不敢接受此次的邀请,暗地里做好了向毛主席泼脏水的准备,就等着毛主席拒绝邀请,从而发动舆论,把不想结束内战的帽子,牢牢的扣在毛主席的头上。

文章图片13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毛主席毫不畏惧的接受了他的“鸿门宴”,甚至带上了周总理,王若飞等自己核心的领导成员,这一举动可谓是充分的展示了我方的诚意,一下子就在舆论上将了老蒋一军。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等人到达重庆,并在当天晚上就与蒋介石达成了会面,这次的重庆会谈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两人还拍下了唯一 一张合影。

文章图片14

但这次长达40多天的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不得不进行谈判的蒋介石,在这次的会议上一再的得寸进尺,为了实现民众和平美好的心愿,我党一退再退,终于在10月10日这天,两党签订了和平发展的双十协议。

然而本就图谋不轨的蒋介石,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遵循,他并不想要的结果,仅仅一年后,国民党就公然撕毁了双十协定,堂而皇之的发动了内战。

但事实证明 罔顾民心 ,强行发动战争的必然结局就是失败,仅仅三年,蒋介石的百万大军就四处溃散,他本人也败退台湾。

文章图片15

1975年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寓所去世后,毛主席不仅没有感到欣喜,反而亲自举办了一场追悼会,年事已高的蒋介石,落叶归根的念头越发的强烈,他在梦里都曾做过回老家的梦。

蒋介石虽然渴望权利,但对于美国提出两个中国的想法,仍是坚持坚决反对,他始终觉得海峡两岸决不能分家。

文章图片16

而此时的毛主席,也一心想要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并且用宽广的胸怀,向蒋介石主动释放了善意,就这样两位政治中心中的人物,达成了少有的默契,并且在两党友好人士的推动下,海峡两岸的心意逐渐明朗了起来。

1975年春节前后,蒋介石叫来国民党的元老陈立夫,通过秘密渠道邀请毛主席访问台湾,陈立夫对家乡的思念一点也不比蒋介石少,和谈心切的他,甚至没等共产党回音,就满怀激动的撰写了一篇稿子,并发布在报纸上,呼吁毛主席能够不计前嫌的再度开创新局面。

文章图片17

毛泽东对此也给予了积极的反应,他还曾对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说过,要尽快实现两岸的“三通”,还主动释放了一批国民党俘虏,并且对于释放的人群给予充分的帮助,能继续工作的就安排工作,丧失工作能力的国家养起来,想要去对岸的我方也承担路费。

文章图片18

就这样,会面这件事情在两岸共同的努力下,很快就有了眉目,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有等到和谈正式启动,蒋介石就望着老家的方向,满怀遗憾的与世长辞了。

蒋介石去世的消息传来后,毛主席在房间里放了,整整一天的送别词《贺新郎》,哀婉的曲调不停的重复,毛主席以这样的形式送别一生的对手,几天后 毛主席仍旧不能释怀,于是把歌词的最后一句改成了“君且去 不须过”。

文章图片19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君且去 不须过

这一改 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伟人的想法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毛主席的心中一定有着对“死对头”的惋惜,也一定有着对两岸未能统一的遗憾,但相信随着我国越来越好的发展,这个遗憾一定会实现。

文章图片20

蒋介石个人介绍:

蒋介石(1887年-1975年)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和军事将领,同时蒋介石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行动至今都备受争议。

1895年,蒋介石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县。

1904年,蒋介石考入江苏陆军讲武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蒋介石积极参与反清斗争,在南昌起义中任部队参谋长。

1925年,蒋介石成为了国民政府的军事总司令,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清党运动”,残酷镇压了共产党和左派势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和人民军队进行长达8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蒋介石率领国民党主力撤往台湾,并宣称要重夺中国大陆。

1975年,蒋介石病逝于台湾台北市,享年88岁。

文章图片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