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谨 | 铭恩忘“仇”快乐多

 默默7qrvsleytp 2023-06-04 发布于上海


占有与痛苦




有一只快乐的兔子,常常坐在一棵老槐树下欣赏夜空。月亮圆时,它很快乐:“瞧,月亮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多美丽啊!”月亮缺时,它也很快乐:“哈,月亮像一只香蕉挂在树梢上,真有趣!”即使没有月亮,它仍然快乐:“看,满天的星星代替月亮来陪伴我了,还朝我眨眼睛呢,还有云也游过来了!”
诸物之神见这只快乐的兔子如此爱月亮,就对兔子说:“既然你这么喜欢月亮,那么我就把月亮送给你了。”
兔子惊喜极了:“您是说,从此以后,月亮就属于我了?”
“是的,它只属于你。”
快乐的兔子真是快乐至极。然而没过多久,快乐的兔子就变得不快乐了:月亮圆时,它担心月亮的夺目会招来与它竞争的对手;月亮缺时,它疑惑是否有人偷取了一块;乌云蔽月,它生怕它的宝贝被云夺走...... 总之,原先美好的一切已经变得险象环生、不再让它快乐了。
兔子问老槐树:“为什么我得到了,反而不快乐了呢?”
老槐树答:“因为你总在想:这是我的月亮!它只属于我!”
倘若我们像那只占有了月亮的兔子,也会因为无端的猜忌而使原本的快乐荡然无存。即使命运恩赐给我们恋人和爱人,我们也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铭恩忘“仇”快乐多



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马沙、一个叫吉伯,他俩结伴旅行。在一处山崖边时,马沙不小心一脚踩空,差点滑下山崖,幸好吉伯抓住了马沙的手,拼命把他拉了上来。马沙就在附近的一块石头上刻下几个字:“某月某日,吉伯救了我一命。”
他们又继续往前走,不久来到一条河边。可不知为什么,俩人吵了起来,盛怒的吉伯打了马沙一个耳光。马沙就跑到沙滩上用树枝写了几个字:“某月某日,吉伯打了我一个耳光。”
吉伯感到奇怪,问:“为什么你把我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我打你的事写在沙滩上呢?”马沙说:“你救了我的命,我要一辈子记住,所以把它刻在石头上。你打我的事,我不想记住,所以就写在沙滩上。”他们又重归于好了。
有一位朋友,常常向我诉说心中的郁闷或怨愤。每次和她见面,总是听她在抱怨周围的人,比如她曾怎样帮助别人,而别人却没有回报她;比如她怎样对别人好,而别人却不像她对别人那样地对待她,等等。因此她常说她很不幸,并由此感叹世态炎凉、人情如纸。 
于是我告诉她,我曾经也像她一样,常会为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而生气。比如谁在践约时迟到得太久了,比如谁的玩笑开过头了,比如谁对我说话的态度生硬了等等,都会使我心生不快甚至有时还会冒出想与之“断交”的念头。直到有一天我听说了马沙和吉伯的故事才豁然开朗。
马沙不仅仅是大度,而且还是明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乏好人,而是我们缺乏公正的记忆;不是我们的周围缺乏朋友,而是我们缺乏发现友情的那颗心。我们往往会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小“恶”,哪怕他是无意的,却容易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大“善”,尽管他是需要认真付出的。于是,我们就会感觉周围没有友情,痛苦的心中只有怨怼。

心存感激,就是“受人之恩不能忘,予人之恩不图报”。如果只记得自己曾经的付出,而将别人曾经的给予看作是理所当然,那么不仅不会感到快乐,相反会因为一时一事的不快而耿耿于怀。于是,同样是这些朋友、这样的友情,你所看到的却只有“世态炎凉、人情如纸”的故事。
心存感激,不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德行——记住别人曾经为自己的付出。只有时时清点这些付出,你才会体验到亲情和友谊的分量、才会感到自己的幸运。而动辄反目成仇的人不仅是忘恩负义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他既丢失了对昨天的美好记忆,又失去了今天的珍贵友谊。
当我懂得心存感激时,我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多么幸运,我竟拥有着许多值得珍惜的友情:
那个践约时迟到得太久的朋友,曾为了陪我一起去远足旅游而将两周的工作硬是加班加点在一周完成;
那个玩笑开重了的朋友,曾在自己发着烧时还用手推车送我上医院输液;
那个说话态度生硬的朋友,曾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来帮我复习我最头痛的数学以便我通过考试......
而那些我耿耿于怀的“不快”与这些令我感动的事相比,其实是多么的微不足道!甚至坎坷多舜的命运还给了我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铭恩忘仇”的人最快乐,因为他能感知到周围有许多好人;“铭恩忘仇”的人很幸福,因为他能经常地回味和体验着这种幸福。记住别人对你的恩,忘记别人对你的“恶”,我们就会有很多很多真诚相处的朋友如果我们希望快乐,那么我们就要“心存感激”。


什 么 是“家”



二战期间,一位当兵的父亲和他唯一的女儿失散了。这位父亲冒着被枪毙的危险当了逃兵,他没有去修理被炸弹炸坏的房子,而是历经艰难困苦地寻找他的女儿。终于有一天,他在一家收容所里找到了他的女儿。当女儿扑进他的怀里时,他紧紧搂着女儿流下了眼泪:“感谢上帝,我又有家了!”
一个富翁喝醉了,被一位警察发现便送他回家。警察根据他提供的门牌号码,指着一栋漂亮的别墅问富翁:“那是你的家吗?”
富翁醉眼朦胧地摇摇头说:“哦,那是我买的房子!那不是我的家。”醉酒的富翁并不是哲学家,也并非喝醉了还不忘咬文嚼字论证“家”的概念,而是因为醉酒,才吐露了心声。
什么是“家”?
母亲告诉我:当年她跟随父亲南下到上海后,组织上分给他们一栋座落在瑞金路三井花园里的二层小洋房。母亲在那里生下了我的姐姐,然后姐姐被送进华东局保育院,再后来,一个接着一个的政治运动,只有母亲一个人住在那栋房子里。
之后,每次别人问母亲“你家在哪里?”母亲总是回答:“在山东。”别人就说:“我问的是你现在的家。”母亲也总是说:“哦,那怎么是家呢,那是我住的地方!”


一个人一生可能住过许多地方,但能够算作“家”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住着自己的父母、留下许多自己的儿时记忆和痕迹的地方,另一个就是和自己心爱的人顶着同一个天花板相濡以沫、相拥而眠的地方。
“家”不仅仅是可以睡觉吃饭、遮挡风雨的房子,而是一个可以安置亲情、共享天伦的暖巢。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无论你住得起多么昂贵的总统套房,但假如你没有一个可以停泊灵魂和情感的温馨港湾,那么你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人。
2023.3.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