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棠下石头北角村-云龙升水

 我願追随風趙 2023-06-04 发布于广东
又到一年端阳时

写在前面:今天这一篇文章,其实是一篇作业,哈哈哈哈,我都好久没有写过作业了。为什么呢?因为昨天义工组织的一位朋友问我明天去不去棠下看“起龙”仪式,去就帮我报名,于是我就报名了。今天下午,我们开着摩托车在石头村的小路上被导航点去了一条在建的泥路上,搞到整个轮子都是泥,好不容易进村问到村民那里看起龙船,才又兜出去,几经波折终于看到了那条河,也找到了义工组织。然后负责人说,我们这次做义工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地把这个仪式记录下来,然后要交作业,于是这一篇文章就产生了。

棠下石头-北角村-龙舟文化
棠下镇:清属新会县龙溪乡中乐都,1949年前属第三区,1955年改名棠下区,1958年10月后改棠下公社,1984年改棠下区,辖五洞、北达、天乡、河山、横江、三和、虎岭、弓田、沙富、良溪、中心,三堡、大连、迳口、桐井、乐溪、罗江、石头、新昌、石滘、周郡、仁厚、大林等23个乡和棠下镇1个乡级镇,171个自然村。1987年,改成棠下镇,2002年,由新会划归蓬江区辖。

2017年7月,棠下镇被评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01
棠下
石头村

石头村:听村里的老人说,在很久远的过去,石头村原本是一片大海,周边几座分别叫龙山、富山、大岗山的山头,只是突出海面的礁石而已。“不知道什么时候,海水退去,露出了陆地,所以这里古时有人叫石海。”石头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石头村有14条自然村,有陈、卢、吴、钟等姓氏,其中陈姓人口最多,卢姓人口次之。

据说,陈氏祖先在南宋年间由粤北南雄珠玑里南逃到新会下峒乡,宋亡后迁来石头村。据光绪年间新会举人谭鑪主编的《新会乡土志》载,卢氏祖先自明初由今鹤山之迳口迁居石头,故陈氏定居石头村已有700多年历史,卢氏定居石头村也有600多年历史。为什么会以“石头”命名?相传陈氏祖先来到这里筑围建村,带领村民开挖水运河,采石筑堤,运河既能畅通水路运输,又能减少水患,十分牢固。后人为缅怀祖德,故起名石溪,后改石头,沿用至今。

相传陈氏的祖先是虞舜的第28代孙胡公满,后被周武王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即以国姓。陈(胡)公满的70代孙陈寅迁徙至广东南雄珠玑巷,陈寅的第4代孙陈宣等七兄弟又从珠玑巷迁至顺德、新会一带,陈宣的次子陈仲义定居石头岐山村,并兴建陈氏宗祠。

石头村人才辈出,共出了两名院士,分别为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学等领域的开拓者和集大成者,学术界公认的世界级学者,被毛主席誉为“国宝”的陈垣,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陈灏珠。


石头村,现在可是不折不扣的“土豪村”,哈哈哈,你看背后这片高楼就知道了。






石头岐山村,一座很有时代特色的产物。


石头村卢氏大宗祠。





石头村陈垣故居。





石头
龙舟文化

龙舟文化:蓬江区棠下镇石头村已有300多年赛龙舟的历史,素有“龙舟之乡”的美誉,村中有接龙亭、接龙桥等古迹,具有浓郁的龙舟文化氛围。以“龙”传情,以“龙" 聚人,龙舟竞渡充分表现了蓬江人对龙舟竞渡传统活动的热情,体现了蓬江人敢为人先、力争上游的精神。

蓬江区棠下石头村“接龙桥”石刻横匾两边刻字是:乾隆丁末年孟春重修,另一边是:落匾冯成修书。据此推测在康熙后期1744年或在清朝雍正年间(1723- 1735年)左右,石头已有龙舟竞渡这一活动。


这条桥相当有意思,很有历史的韵味在里面。如果夜晚到这里看月亮,是不是又会在水里又有一个圆呢。



石头
北角龙舟

北角村龙舟:2012年,北角村龙舟“云龙”在棠下镇大型龙舟锦标赛中获得冠军,有“棠下第一龙”之称。关于“云龙”也有段“古”。

北角村相传100多年前已有“云龙”,当时船板是由相当厚的坤甸木做成的,故船身十分重,比赛起来启动慢,屡次比赛结果总难让身强体壮的北角村民满意,所以“云龙”有“纳水云龙”之称,言下之意是说若比赛,此船是不会取胜的,只是人在拼命扒,船却在爬行,有悖于“飞龙在天,腾云驾雾”这种架势。

鉴于这种情况,北角的祖辈们决定把“云龙”拆了,并按每个男丁计算,把拆下来的船板分了。1938年,龙湾人陈永独资捐建了一条“云龙”。当年造龙舟剩下的坤甸木板充当了桥板,一块架在龙湾与梅湾交界的河冲上,另一块则架在北角村闸的河冲上。


因北角村自然村人口较多,青壮年济济一堂,2002年,旅港乡亲陈明达和龙湾村的吴铴聪先生出钱出力,再造一艘新“云龙”,使端午龙舟竞渡活动更活跃。

今天,因为义工组织朋友的通知,我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北角看起龙仪式,不同于古劳的紧张训练气氛,这里在起龙前我还没见到一条龙船在训练,不过也是,可能到傍晚再出来吧,这么热。首先就是插旗帜,“棠下第一龙”这面旗帜当然是声势浩大,后来我才知道这队龙舟原来拿过冠军。

接着就到了“请龙头”和“朝海拜神”拜祭仪式,因为村长讲,我们要拜祭,才能使龙归位到龙舟上,到时出海就风调雨顺,大家身体健康。他还讲,这村的龙船叫“云龙”,每一次起船时都会下雨,因为龙归位了,腾云驾雾而来,本来我是不信的,但是后来发生的一切不知是过于巧合还是世上真有这神奇的力量,起龙时下起不大不小的雨,待龙起到河面上,雨就停了。然后就是帮龙船“洗身”,让他更威武。

我还听到村里的老人讲,石头村人口众多,北角就是石头陈姓始祖的分支,石头村陈姓占了很大部分,而且以前有些外嫁女,也可以带着孩子丈夫回到家乡居住,所以虽然外姓也有,但很多人归根结底都是陈姓的后人。

老人们还讲,由于种种原因,今年端午龙舟拨款很少,也没有说要搞大型比赛,多数都是游龙,要村民大家筹款。以前的龙舟赛可是万人空巷,如今又会如何呢,要等到端午才知道了。后来有个义工朋友讲,女性是不能碰那条龙船的。我又查了一下资料,到时会有条凤船,是专门为女性设置的,我就不知如何解释了,可能龙代表男性,所以只能男性去驾驭吧。





义工组织的负责人在向小朋友们介绍端午节,我这个大朋友就在后面拍他。


这位是北角村长,在向志愿者们介绍石头村的龙舟文化和北角的“云龙”历史。


这两对就是龙头龙尾,平时放在祠堂供奉,到了端午再拿出来装在龙舟上。他们衔着很多“碌柚叶”,哈哈哈哈,准备帮龙船洗身。




村里的婆婆老阿姨在拜神,进行祭祀仪式。



祭品比较传统。


这时,就开始下雨了。


这时是祭拜龙王,因为村长讲要拜了龙王龙才会归位。


他们起龙首先就是潜入水底,把龙船搬上来,然后用勺子把里面的水舀出来,龙船就可以逐渐浮上来了。

烧完炮仗准备起龙时,突然飞下来一只小鸟,飞到老人的手里,非常可爱。


起龙的最后一步,就是把龙头龙尾装上船。







装完了龙头龙尾,还要插上旗帜。



这条天沙河的水并不算干净,不过村中的健儿们都不介意沉入河底,搬出他们的龙船,可以想见,这条船对于他们的意义重大。



烧过炮仗,就开始了第一轮的“龙船出海”巡游了。

这些桨都很有年代感。


对了,下图就是我们这个义工组织,加入这个组织,你会体验到很多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魅力,哈哈哈。

传统习俗,既然存在了这么久,肯定有他存在的意义,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习俗背后的美好愿景可能支撑着村民走过很多荒年。就像你与我一样,我们必须找到一些念想,才能把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END

参考资料:

1.《新会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第140页。
2.蓬江发布:【走进蓬江古村落】棠下镇石头村:“龙”腾石头数百年 而今迈步从头越-2022.11.14
3.“龙舟之乡”薪火相传的龙舟文化-2018-01-29艾莫-文化月刊·下旬刊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