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吸系统疾病

 艾灸笔记 2023-06-05 发布于四川

【气管炎】

风门、大杼、身柱、膈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

【支气管炎】

方一取穴

肺俞、脾俞、太渊、合谷、丰隆。

方二取穴

大椎、身柱、肺俞、膏肓俞、肾俞、命门、神阙、关元。每次取 3-5 穴。

方三取穴

主穴大椎、肺俞、身柱、天突、外关。

配穴头痛者,加上星

痰多者,加脾俞丰隆;

肢体酸楚者,加昆仑

热甚者,加曲池

每次取 3-5 穴。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外感)

方四取穴

天突、风门肺俞、大椎、膏肓俞。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内伤)

方五取穴

肺俞、俞府、神藏、气户、气海、风门、大椎、肾俞。

每次取 3-5 穴。

主治: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

【哮喘】

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支气管哮喘】

主穴

天突、膻中、中府、云门、大椎、定喘、肺俞、脾俞、肾俞、气海、膏肓俞。

配穴

外感风寒、流鼻涕、鼻塞者,加风池、风门、太渊、合谷;

痰多胸满不得卧者,加足三里或丰隆。

每次取 3-5 穴。

在艾灸器“薰药托盘 10”内可放置鲜姜丝或丁粒同灸,会增强疗效。

【咳嗽】

主穴大椎、天突。

兼顾膻中、神阙、关元、膏肓俞、列缺、足三里。

主穴施灸量多于兼顾穴。

痰多加灸脾俞穴、太渊穴

【胸闷】

方一

方二

天池、间使、曲骨、关元、气海、阴交、神阙、下脘、中脘、巨阙、膻中、少海、神门、太冲、期门、照海、厥阴俞、心俞、膈俞、肾俞、三阴交、天枢、足三里,穴位较多,分3天灸完

【胸膜炎】

肩井、风门、至阳、膈俞、肝俞、期门、中脘、支沟、郄门、阳陵泉、外丘。

【肺炎】

风门、心俞、肺俞、太渊、尺泽、孔最、足三里。

【肺结节】

大椎、膏肓、肺俞、中脘、神阙、

关元、尺泽、列缺、太渊、孔最、

鱼际、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肺化脓症】

大椎、肺俞、太渊、孔最、足三里。

【肺气肿】

建议艾灸督脉

可以扶正气,驱邪气,清热邪,治晕厥,

清热利湿,健脾养胃等功效

建议艾灸背部俞穴、天突、云门、中府、

关元、太渊、列缺穴

【肺结核】

体温正常者:肺俞、胃俞、中脘、太渊、列缺、足三里。

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

此病亦早灸长灸。

【肺癌】

肺俞、膏盲、命门、中府、神阙、关元、太渊、孔最、足三里、截根穴。

【矽肺】

大椎、膏肓、肺俞、中府、中脘、神阙、
关元、尺泽、列缺、太渊、孔最、
鱼际、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