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能用热水造冰了,这项技术被称为“夏

 衆妙之門 2023-06-05 发布于陕西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能用热水造冰了,这项技术被称为“夏造冰”。制冰时,古人将水倒入一个大坛子中,烧开后将坛子密封起来,用绳子吊着慢慢放入深井之中,浸泡3至4天,一坛冰就造好了。

古代人用了很多方法来降低气温,主要以冰块为主。人们将天然的冰块保存到第二年的夏天使用,2000多年前,就有了“夏造冰”。

《庄子·徐无鬼》中关于“夏造冰”的说法,可以从“冬有炉,夏造冰”中找到。其制作方法是将滚烫的开水放在坛子里,然后用崭新的丝绸将坛子封住,然后将坛子放入井里,浸泡三日,坛子里的水就会凝结成冰。

古代的鲁遽对徒弟解释说:“从火炉里的灰烬里炼出一个鼎,夏天可以从水里炼个冰来。由水而生冰,叫做以阴为阴。”

针对这个办法,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随从们,在夏季的时候,做了实验并成功了。

热水造冰的原理是外部环境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其温度会发生变化,各自的密度、体积、质量和密封状态下受到的气压等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导致了初温高的水的降温速度总是比初温低的水要快,这种现象后来叫姆潘巴现象。

古人发现要使水结成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气温低于0℃,二是有冰核。冰核是一种可以使水由液体变成固体的物质,通常情况下,无机冰核只会使水在-10℃以下结冰。

然而,现代生物学家们发现,一些细菌可以在-2到5℃的温度下冻结海水。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冰核细菌可分为假单胞菌属、氏菌属和黄单胞菌属。

已有的研究表明,冰核形成的关键是由冰核细菌分泌的一种蛋白,古人在坛子里装热水的时候,就有冰核细菌,所以热水能造出冰。

古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冰窖。在冬季,在冰冻的河水中挖出来足够的冰块,放在冰窖里,翌年夏季拿出来,里面的冰块还没有完全融化,既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也能作为储藏食品和冷饮的材料。

春秋时代有一种器物,名叫“冰鉴”,为黄铜所铸,呈四四方方,有盖,内有水缸,它是最早出现冰镇食物的容器,冰鉴中的方形酒瓶,盛满美酒,在酒瓶与酒瓶之间的缝隙中,再添上一块冰块,即可享用“冰封甘醇,斟满入口,冰凉爽利”,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一种奢侈。

古代海边的渔夫用一艘“冷鲜船”来保鲜,他们在冬天囤积大量的冰块,夏天的时候,他们会将新鲜的鱼肉放入冰块中,这就是所谓的“冰鲜船”。

明代万历时,曾有一艘大船,在每年的6月份,天气最炎热的夏天,从江南运来3000多里外的金枪鱼到北京来, “物以稀为贵”,以高价卖给当时的达官贵族们。

冰层的开凿、藏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隆冬季节,结冰三尺,凿冰的人在冰面上行走,首先要用尖镐在冰面上画一条巨大的横线,纵横交错,十分整齐。

后来随着冰块的产生,十七世纪,有了温度计。一六七三年,北京天文台在南怀仁的指导下,第一个制造出温度计。

而我国古代却有不少人自制了温度计。《虞初新志》中有关于黄履庄的记载。他发明了一个“验冷热器”,可以用来测量空气中的温度,也可以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这应该就是所谓的空气温度计了。

清朝中期,杭州的黄超和黄履父女,也做了一份“寒暑表”,很有特点,但是记录太少,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具体内容。

在元、明、清时代,人们制作的冷饮,都是用自然的冰块,这些冰块都是用热水冻结的,看上去晶莹剔透,融化之后,可以看到一些淤泥,有些里面还夹杂着水族的尸骸和分泌物。

三伏天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最炎热的一段时间。宋帝为了T恤文武百官,为了防止他们中暑,让所有能休息的文武百官都休息,没有休息的文武百官,也会定期“颁冰”。

《宋史》第385卷记载了宋孝宗与礼部侍郎施师点之间的一次谈话,宋孝宗道:“我以前吃了太多的冰,突然下腹疼痛,幸而止住病好了。”

在中国,古代人也曾有过“夏月造冰”的想法,但那只是一种幻想罢了。

用冷冻保存食品是人类文明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在西方人中,英国的科学家培根,为了解开冰块的奥秘,常到冷冻室里去做实验,最后变成了肺炎,把自己的性命奉献给了科学,后来人造冰箱的出现,这才让人类真正实现了对食物的冷冻。

古代人对冰块和食物保鲜的探索,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参考文献:

《淮南子科技思想(增订本)》
#走进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