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胼胝体病变及MRI特征」超全总结,快快收藏!

 海绵有理想 2023-06-05 发布于吉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内容包括胼胝体的解剖和功能、不同类型胼胝体病变的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等,文末有汇总表格,不要错过哦~


撰文 | 医学界会议记录组

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管阳太教授就《胼胝体病变及MRI特征》这一话题,做了精彩报告!

图片
图1:管阳太教授报告




胼胝体解剖和功能


胼胝体的解剖结构

胼胝体(CC)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最大的横行连合纤维,前10年内CC前部的增长最为明显(弧形板)。

膝向下弯曲变薄称嘴部,前方弯曲部为膝部(前额叶),中间为体部(后额叶、顶叶)后端为压部(颞枕叶)。

图片
图2 胼胝体的解剖结构

胼胝体的血液供应

胼胝体前4/5供血(嘴、膝、体部)



大脑前动脉:中央短动脉-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动脉-胼胝体压部;胼胝体缘动脉-胼胝体体部。

前交通动脉。

胼周动脉。

胼胝体后1/5供血(压部)


大脑后动脉(胼胝体背侧动脉-胼胝体背侧);后脉络膜动脉(胼胝体正中动脉-胼胝体下回)

特点:血供丰富,CC梗死相对少见。



图片
图2 胼胝体的血液供应

胼胝体的功能与损害表现

功能

两侧半球的联合区,左右半球相关各区的联合功能,负责沟通两半球的信息。

失连接现象(胼胝体综合征)



膝部损害:意念性失用、失写、异己手综合征。

中部损害:失用症、精细运动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

压部损害:视觉性失命名。

全部受损或切除:左侧的语言和感受区与右侧分离。





先天性胼胝体病变


胼胝体发育异常

胼胝体发育不全(ACC)

最常见的脑发育障碍之一(或小头畸形、Dandy-Walker综合征等表现的一部分),患儿通常表现语言障碍和视空间障碍。

图片
图3 胼胝体发育异常胼胝体发育不全

遗传性疾病累及胼胝体

胼周脂肪瘤


脂肪组织良性肿瘤、大多数位于脑中线附近,半数位于胼胝体处;

胼胝体发育异常与中线脂肪瘤两者常并存,可伴脑中线其他联合结构缺如;

大部分无症状,或有抽搐、智力低下、垂体-下丘脑内分泌障碍、视物障碍等。


图片
图4 左:ACC伴有脂肪瘤2岁患儿,脂肪瘤呈曲线形,T1高信号,沿胼周分布,覆盖CC上表面;右:脂肪瘤72岁患者,CC膝部后方脂肪瘤,伴松果体钙化。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ABCD1);

极长链脂肪酸无法降解、堆积;脑白质呈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

并可累及胼胝体压部及脑干;

病变由后向前发展(逐一累及枕、顶、颗、顿叶);

增强后病灶的周边区强化。


图片
图5 8岁,侧脑室后角旁白质\CC病变,边缘强化

球样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Krabbe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半乳糖脑苷脂沉积);

多核巨噬细胞(球形细胞)浸润;

病灶主要位于脑白质,特别是在半卵圆中心和放射冠;

胼胝体受累通常是迟发性表现。


图片
图6 4岁,双侧对称性白质、内囊、皮质脊髓束、CC受累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


NOTCH2NLC基因的GGC重复扩展;

以发作性/进展性脑病、周围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等为主要表现;

皮髓质交界区曲线样DWI高信号:“鸡冠花样”或“绸带征”93.1%累及胼胝体。


图片
图7 皮髓质交界区绸带征、FLAIR广泛白质病变

图片
图8 胼胝体广泛受累,FLAIR高信号累及全CC。65岁,女性。左手抖动3年,NOTCH2NLC重复115次(诊断标准>66次);即确诊NIID。




获得性胼胝体病变



包括血管性、脱髓鞘、创伤性、肿瘤性、感染性、代谢性。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RESLES)/胼胝体细胞毒性病变(CLOCCS)。

血管性疾病

按是否累及其他部位分类
图片

按TOAST分型分类

图片

按受累部位分类

图片

出血


主要由于前交通动脉、ACA远端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导致大量出血时常破入脑室;

微出血病灶,可通过SWI检测。


图片
图9 Moyamoya病导致的CC压部出血

图片
图10 CTA:胼周动脉瘤致CC膝部出血

脱髓鞘疾病

多发性硬化

55%-95%的MS患者出现CC病灶垂直于侧脑室边缘的卵圆形病灶室管膜下的“条带征”“点线征”CC萎缩。

图片
图11 C、D、E为垂直于脑室的卵圆形病灶,F为中心静脉征,G为点线征,H为T1黑洞(慢性期)

NMOSD


12%-40%的患者累及CC;

紧贴室管膜内层,部分从CC的下面向上延伸,与侧脑室边缘的病灶融合;

累及胼胝体压部全层,出现独特的拱桥形图案;

边缘模糊伴水肿,且多形性,呈现大理石样花纹、云雾样增强。


图片
图12 邻近侧脑室的边缘模糊病灶

图片
图13 “大理石样图案”和“拱桥形图案”

MOGAD


22.2%的MOGAD患者出现CC病灶可累及CC各个部位;

相较于MS更容易累及中线;

病灶超过CC范围累及邻近白质的比例高随访过程中一半患者的CC病灶可消失。


图片
图14 (b)(f)为膝部病灶,(c)(g)为体部病灶或邻近白质,最后两幅图为压部病灶

图片
图15 MOGAD、NMOSD和MS的CC病灶转归

图片
图16 MS、NMOSDADEM及Susac综合征的胼胝体病变鉴别

肿瘤性疾病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胼胝体区最常见的肿瘤是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淋巴瘤跨越中线,侵犯对侧半球,呈现蝴蝶征;

混杂信号,坏死,出血常见,水肿,占位明显,增强不规则花环状或环形强化通过DTI可以;

在早期检测到浸润。

图片
图17 T1双侧CC病灶,伴有占位效应混杂增强信号,DTI显示CC纤维破坏

举例

78岁,男性,头晕、双下肢乏力、言语含糊伴饮水呛咳3月余。

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

影像学表现:脑干、左侧顶枕叶、右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多发异常信号影一月后复查出现强化病灶,颅内多发稍高密度灶,FDG代谢增高蛋氨酸代谢增高,提示肿瘤性病变(见图18)。




图片
图18 脑干、左侧顶枕叶、右侧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压部多发异常信号影一月后复查出现强化病灶,颅内多发稍高密度灶,FDG代谢增高蛋氨酸代谢增高,提示肿瘤性病变。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T1等信号或低信号,T2等信号或高信号。可出现特殊表现(脐凹征、握拳征等);

占位效应和水肿不明显,常见均匀(85%-95%)或轻度非均匀增强;

MRS典型表现为胆碱峰增高和高脂肪峰;

激素敏感:40%-85%激素治疗患者有显著的细胞溶解和肿瘤消退。


图片
图1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核磁征象

感染性疾病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

JC病毒激活而导致局灶性或多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57.1%的MS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JCV血清阳性;

约10%-15%的患者CC受累;

皮层下及脑室旁白质单发或多发融合不对称的FLAIR高信号病灶。


图片
图20 PML核磁征象

颅内感染

包括病毒、细菌、结核分枝杆菌和真菌引起的各种脑炎

图片
图21 前两图为病毒性脑炎,双侧对称性基底节区、CC膝部FLAIR高信号病灶,弥散受限;中间两图为曲霉菌感染,颅内多发卵圆形病灶伴环形强化及周围水肿 T2WI核心高信号,边缘低信号;最后一图为结核球,不规则厚壁环形强化。

代谢性疾病

胼胝体变性(Marchiafava-Bignami disease,MBD)


常见慢性酒精中毒相关性疾病;

CC常全段受累,局限性压部病变占1/3;

三明治征:急性期病变胼胝体中层,而上层和下层正常,可出现胼胝体外受累。


图片
图22 急性期,CC水肿、弥散受限,三明治征

图片
图23 慢性期,CC萎缩、软化灶形成

图片
图24 MBD伴有双侧对称性皮层下白质、小脑脚病灶

其他代谢性疾病

图片

图25 Wernicke脑病:双侧CC膝部、压部对称性病灶,弥散受限。


图片

图26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24岁产妇血钠180mEq/L>正常上限150,CC压部、体部、大脑脚、内囊病变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RESLES)


细胞毒性水肿(兴奋性神经毒性细胞水肿)可能是本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原因:感染、代谢紊乱、高原性脑水肿、药物(抗癫痫、肿瘤药物);

预后良好。局限性的椭圆形或条状的病变,如出现整个胼胝体压部受累的条状病变-回旋镖征,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FLAIR和 DWI上均为高信号,ADC值降低,增强无强化,可以累及脑室、皮质下白质和基底节区病灶基本上也是可逆的。


图片
图27 RESLES影像学改变

图片
图28 各种病因所致的RESLES及随访

表1 各种病因导致的RESLES病灶出现和消失的时间
图片
最后,管阳太教授总结各种原因导致胼胝体压部病变的影像学改变,快快收藏起来吧!

表2 不同原因导致胼胝体压部病变的影像学改变
图片

专家简介

图片
管阳太
图片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团队(神经病学)带头人
  • 上海领军人才、优秀学术带头人、医学领军人才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神经修复与再生分会主任委员
  • 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及神经免疫学组组长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及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
  • 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 《神经病学及神经康复学》杂志主编
  • 全国高等学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神经内科学》主编
  • 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九版副主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首席科学

审核专家丨管阳太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
责任编辑丨陆离先生

*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