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视主持人赵赫:退休仅6个月后去世,临终前40字遗言让人泪目

 潍韬 2023-06-05 发布于北京
前言

你为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我却没有机会弥补自己的内疚,如果有来生,希望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这句遗言,让病床前的妻子痛哭不止。说这句话的正是央视曾经的节目主持人—赵赫。

几经波折 进入央视

说起赵赫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没什么印象,他曾经是央视的著名主持人,制片人。

但是说起他主持的节目,大家一定知道,一个是《经济半小时》,另一个是《315晚会》。

1967年出生的赵赫,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身高就很挺拔,到中学时就有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是个很精神的小伙子。

从小他就特别喜欢朗诵,但是这只是一种兴趣,刚开始大家也没当回事,可是,在高中的时候,有电视台来招播音员。

赵赫凭借着自己平时对朗诵的爱好,出色的表现顺利的获得了录取。没想到一个日常的兴趣竟然为儿子换来了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赵赫的父母高兴极了,为此特别骄傲。

赵赫工作的电台在福建,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电台的播音工作。在这里赵赫特别专心的工作,只可惜好景不长。

在20岁的时候,赵赫的父亲因病去世了,遭遇了家庭的变故,赵赫不得不离开单位返回北京照顾伤心的母亲。

回到北京后,他来了新单位去工作,新的单位是个铁路部门,虽然也有稳定的收入,但是与他之前的工作截然不同。

就连同事们都觉得赵赫屈才了,毕竟长的这么板正,又有文化,在铁道上当个工人似乎有点浪费,刚开始赵赫也没往其他方面想。

但是时间久了,难免也会觉得是不是自己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毕竟心中还有一个播音梦。

好在母亲的身体慢慢好了,赵赫就一门心思想着能不能再次回到校园去重新学习专业的播音知识。

为自己以后的生活做更好的打算,经过努力,他如愿的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进行专业的学习。

进入大学后,赵赫一面学习专业知识,一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再加上他之前就有过的播音方面的工作经验,因此一毕业就成了抢手货,成功的拿到了当时的北京电视台的工作机会。

只在北京电视台工作了一年,因为央视要筹备一档节目,名为《综合经济信息》。

为此到处物色合适的主持人,经过层层选拔,赵赫脱颖而出。果然优秀的人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主持《经济半小时》 从一而终

以前的节目,可没有那么多的人员配置,在这个节目里,赵赫又是主持人,负责屏幕前的内容的输出,又是编辑。

负责荧幕后内容的收集和汇总,可以说,这档节目是他不断突破和思考得来的,这档节目后来改名叫《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从1989年直到今天,是央视创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经济深度报道栏目。这样一个让公众从经济的角度了解社会民生。

从民生的环节看待社会问题,通过专业的视角来纵观社会经济现象的节目,可不像综艺节目那么好把握分寸和节奏。

但是赵赫用轻松风趣的主持风格,通俗易懂且专业的角度去剖析问题,使得这档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大家的欢迎。

在不断的改进中,在节目组的共同努力下,这个节目很快成为了央视一个经济类的重头戏。

虽然这个节目只有屏幕上看似不长的半个小时,但是里面所包含的社会民生问题可是方方面面的,要想把节目做好。

在私底下也是要花功夫的。赵赫为了把这个节目做好,也是倾尽了全力。毕竟这个节目从一开始就是他主持。

在他的手里,通过他的浇灌,看着它一天天的茁壮成长,那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当然,这档节目的成功,也使得电视台看到了他的能力,其他部门也曾经找过他希望他能尝试其他风格的主持,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他希望专心的深耕这个节目,把它做的更好,并且以此为土壤,能培养出其他的新的主持人,把这个节目做到更好。

所以《经济半小时》轮换了不少的主持人,只有赵赫,是始终不变的存在

承担重任 更加专注工作

在新人辈出的央视,赵赫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困难,他也曾因为压力过大而彻夜难眠,但是经过调整,他还是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他的坚守和能力自然得到了认可,后来,经济部主持人部长的重担,落到了他的身上。

除了要把自己的节目做好,还要把经济部的其他主持人带好,这个责任就重大了。

在不断的承担重任磨练自己的道路上,赵赫做的很好。2008年,他获得了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获得荣誉的同时,赵赫还在不断的筹备创办新的节目,其中,还有一个节目,也是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关注,那就是每年的《315晚会》。

从1991年的第一届晚会开始,赵赫就是主持人,这档关注消费者权益的节目,赵赫主持人整整十年。

这期间,搭档的主持人很多,而赵赫,也如同定海神针一样,始终在开场为节目奠定了基调。

虽然赵赫不像其他的主持人一样,名字被广为熟悉,但是熟悉央视经济类节目的观众。

只要一看到他的样子,就觉得特别的亲切和熟悉。对赵赫来说,观众对节目的喜爱,足以给他成就感和满足感。

生活中的赵赫

在工作上他是一个认真的,始终如一的主持人,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他没有什么别的兴趣爱好,唯一的喜好就是车。

当然,这个车,可不是那些明星啊富二代啊那种动辄几百上千万的跑车之类的,是他喜欢琢磨车,研究车。

30岁的时候,他拥有了自己的一辆代步车,他把车研究了个底朝天,还连方向盘里的东西都被他拆下来给换了。

他这么折腾的结果,就是这辆车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就不行了,中间还经常熄火,看来,他非常爱捣鼓啊。

幸福生活后的变故

赵赫之所以能够安心的工作,当然要归功于他身后的贤内助,他的妻子,他的妻子非常贤惠,平时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从来没有任何的怨言。唯有一次,她的机会忍不住的找台里的领导抱怨,说能不能给赵赫放两天假休息下,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啊,从59岁开始,赵赫的身体开始亮起了红灯,他被查出了癌症,需要长时间的接受治疗。

但是放不下工作的他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台里,而是自己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那段时间,他瘦的很厉害,同事们自然也看出了不妥,关心的询问他时,总被他以压力大太累了为由搪塞了过去。

但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妻子又怎么会不知道他的身体的具体情况呢,心疼丈夫的她,这才忍不住破天荒的向台里抱怨了几句。

可惜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赵赫,始终想着能够站好最后一班岗,因此他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到了退休的那一刻。

退休后,原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休息,认真调养自己的身体,只可惜,在6个月之后。

他还是没能只能战胜病魔。和最好的妻子和家人永远的分别了。真可谓天不假年,实在是很可惜。

回顾过往的一生

回顾赵赫的一生,匆匆一个甲子。但是他的一生,又是十分充实的一生。从他进入电视台,到60岁,他抓在手中的话筒,成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伴侣。

他沉稳,认真,工作负责,与人为善,和同事的相处非常融洽。在他去世后,很多昔日的同事们都非常的悲痛,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高。

和他搭档多年的主持人敬一丹曾动情的说,有他在就觉得特别的安心,他永远是最靠谱的一环。而同样主持过《315晚会》的王小丫则说。

他一开口就给晚会定了调了,接下来的一切都那么的顺理成章。可见在大家的心里,他的主持是多么的稳健和从容。

现如今,《经济半小时》依然在不断的为大家奉献出更新更好的节目,让观众了解经济资讯,捕捉经济脉搏提供了一个非常权威的平台。

它的影响力,收视率和收益都获得了丰收,这全面的丰收是像赵赫这样不断进取的优秀的电视人努力的节目。

只可惜,赵赫已经不再了,他再也看不到这个他一手看着成长起来的节目,将来会越来越好。

他在事业上,相信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遗憾了,但是在生活上,他却对他的妻子亏欠的太多,以至于在他临终前,最放不下的,最对不起的就是他的妻子。

他把时间和宝贵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了工作上,而忽略了家庭,让自己的妻子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最后,还留下了妻子一个人在世界上。

也难怪在临终前他会留下这四十个字,其中,全部包含了对妻子的不舍和愧疚。

结论

其实人的一生,没有那么多早知道,也没有那么多重来的机会。生命是有限的,而意外又随时可能发生。

人们常常为了热爱和心中的梦想,拼尽全力去不断的拼搏,去努力的实现它,而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

而对家人,总觉得还有时间,还有机会,还来日方长。可惜,往往没有那么多的来日方长,因此,在热爱工作的同时,更要珍惜和家人的相处。

现代人工作强度很大,压力过高,各种的职业伤害也越发明显。主持人,作为一个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职业,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特别是央视这样一个权威的媒体平台,对主持人的要求更高。在台前幕后的时时刻刻,主持人都要不断的努力和精益求精,才能奉献给观众一档档如此优秀的节目。

而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人群的身体健康,因为,有很多我们熟悉的主持人,在这几年遗憾的相继离开了我们。

比如大家熟悉的《新闻联播》的主持人罗京,年仅48岁因患淋巴癌英年早逝,2018年在美国抗癌失败去世的李咏,年仅50岁。

2007年,曾主持过《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肖晓琳患直肠癌去世,享年55岁。还有一个年纪轻轻就离开的主持人,叫王欢。

曾主持过《东南西北中》《中国音乐电视》等节目,2013时离开时才42岁。还有其他,就不一一列举。

这些优秀的主持人,电视人,在不断的为观众带来欢乐带来资讯,不断的为节目添砖加瓦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直到病情严重了才重视起来,也许因此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与家人天隔一方,永远了离开了人世。

人生苦短,唯有生命和爱你的家人不可辜负,工作当然也很重要,它能让人获得人生的成就感。

是生活的保障,但是以上提到的几个人,肯定不是为了温饱而工作,更多的,应该是责任感和事业心了。

人生匆匆,只为碎银几两,可这碎银几两,可解人间温饱。这是大多数人的现状,希望这些认真工作为了更好生活的大家。

能够更好的爱自己,毕竟,如果没有了好的身体,那就什么都没了。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呀,大家说是不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