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个实至名归的吃惯群众可好

 不断进取的柠檬 2023-06-05 发布于北京

    北京的各个区好像都有不同的推介农产品,或者叫地标产品?比如说平谷的大桃,昌平的苹果,庞各庄的西瓜(大兴),怀柔的栗子....

    其实这些东西放哪都能长吧,也许跟当地的土壤环境有点关系,跟环境好像没太大关系吧,毕竟气温、湿度都可以实现,好像关系最大的就是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了吧

    就像庞各庄的西瓜,一个群友给我的解释是,这个地方的土壤是永定河的变迁与沉积而来,这里的土质偏沙性,正好符合种植西瓜的土壤环境要求,于是这地方这么多年来一直种植西瓜。

    还没进入庞各庄镇,就可以发现一个一个的瓜棚,张三家的、李四家的、王二麻子家的...各式各样的命名,但大多以姓名为主,各家姓名都上了,我想也敢保证品质,拼的都是诚信嘛,对不对。

    关于瓜种,瓜农小声透露我们,是进口的,大多这种比较优质的水果都是从日本进口的种子,其实听了我心里还是挺有波澜的,怎么,我们的航天技术这么发达,难道连水果种子问题都解决不了吗,是不是有啥问题,不能继续往下说下去了

    我们这回去的老胡瓜棚,老板种了很多年西瓜了,品质一直不错,圈里小区很多都团购他家的瓜,他家的大部分瓜也都通过这种途径销售,然后留下一部分瓜供认识的人采摘,就像我们

    老胡说他家的瓜用的是豆肥,我没有具体了解过,不知道这个豆肥是不是我们小时候见过的那种豆饼,说今年的瓜用的肥料比较多,个头有点大,甜度真的挺高的,达到13度多,对于我来说有点太甜了。还有嫌西瓜甜的。

    现场切了几个瓜,孩子们吃的很开心,真的是又甜又沙。瓜棚中的温度真是非常高,正午太阳的时候进不去,就好像桑拿房一样,几分钟下来,衣服保管你全湿透,没有这么高的温度瓜也不能这么甜啊。我们等到太阳下山,让小朋友们领着桶,亲自体验一下摘瓜的乐趣。我也进去转了一圈,看见蔓藤上的西瓜,是高高挂起的,不是趴在地上的,这跟宁夏的硒砂瓜的长法不太一样,毕竟得提高瓜棚的使用率啊。

    我也是第一次来庞各庄,真真实实的体验了一次吃瓜群众的快乐。

    生活还得多深入体验,切身去感受,增加些参与感,才能真正的印象深刻,生活中的乐趣也才更多。

    我是东杰,以后就要深入体验生活,争取做一个乐趣多多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