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二战德国必然输》

 赵苏寒 2023-06-05 发布于江苏
69


文/趙小花 

音乐/《The War》Aytekin Ataş / Soner Akalın

 
  学会看历史是是个技术活,因为历史就摆在那里,谁都可以看到,甚至每一个看过某一段历史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在手机上搜索一下,就可以以自己的立场作为所谓的客观性,发表一通议论。在我看来,历史其实深不可测,说起来,就像镜子一般,看似是过往的幻象,其实也是当下时刻的重演。如何把一段一段的事件串联起来,并形成一个有价值的闭环思考,这已经不是单单“观看”那么简单,而是需要观察,从必然中观察偶然,从偶然之中看到必然,这句话听起来玄之又玄,其实也是如此,因为这是如今世界所有的记忆,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一直存在,直到人类灭绝的那一天,我的答案清晰明了,那就是历史。

  今天来浅显谈一个“二战”话题,下面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为什么必然会失败?原因太多了,德国的失败绝不是单一因素的可能性,什么垃圾队友,亦或者元首被误导。这些都是战术方面的问题,而在“战术”之上,德国还有更要命的“战略”问题,它的优越人种理论和所谓的需要大量的生存空间,这些都是作为二战德国的根本。说白了,德国不可能违反以上自己所定的原则,就像美利坚合众国绝不可能实行共产主义一样,它所有的行为,以及战略的制定、战术的执行都必须合乎一开始所定下的逻辑,哪怕这些逻辑在我们看来偏激且愚蠢的可怕——屠杀犹太人、进攻苏联、结盟日本,有时候,必须要要站在起点上,才看的清事情本质的一二。
  为什么进攻苏联?这可能是德国在二战犯下最大的战术错误,因为这样一来,就把战争空间拉开了,从英吉利海峡到莫斯科城下,几千公里的跨度上,德国为什么要双线开战呢。英国的不示弱、德国的资源短缺,导致了它必须要渗透到高加索地区,夺取那里丰富的油田,后期如果有必要,还会进攻乌克兰的基辅,因为这里是整个东欧平原最大的粮仓。
  德国本来利用巴巴罗萨计划三到四个月打垮苏联,哪怕只是把俄罗斯人赶出高加索地区,占领这片粮仓与油田。为求快速的解决掉东线的战事,德国人再一次利用闪电战,一下把战线推到了苏联首都莫斯科。在牺牲了五六十万苏联红军之后,慌了神的斯大林慢慢站住了后退的脚步,他有了一个清晰的计划,无论如何也要把德国人拖到冬天。俄罗斯的冬天有多么恐怖,问一问法国人就知道了,1812年拿破仑率军60万入侵俄国,经历了世界上最严酷冬天的惨败,最后只有两万人回到了巴黎。这个道理,德国人也懂,但德国必须要进攻苏联,因为德国需要高加索的油田,当时已经是石油的天下,没有油,机械部队就丧失了机械性,海军战舰也就丧失了封锁英国沿海的能力,同时,占领苏联也是在战略位置上给英国一个巨大的压力。
  另外,德国绝不可能在双线作战的情况保持控制区的稳定性,在伦敦空战失败之后,德国在诺曼底地区构建了强大的防守区,因为这个时候只能防守。此时大量的军队包括半数预备役都在东线都在围攻斯大林格勒,德国不可能,也没有绝对的实力保持双线作战。就在德国人想要快速解决与苏联的战事,结果没想到苏联被斯大林肃清之后,整个国家高度统一,数千万人死在了前线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崩溃的迹象,还能在得知日本不进攻西伯利亚后,又回调了数百万原本预防关东军入侵的军队。德国人傻眼了,怎么死了几十万的苏联红军又要面对几十万对手,好像苏联人杀不完一样。事实上,在整个二战最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将近损失一百万士兵,这仅仅是一个战役的死亡人数。以此换来的代价就是在斯大林格勒被德国攻占还剩下最后的几十平方土地之下,苏联红军又源源不断疯狂度过伏尔加河,以个体为单位阻击德国人,并且与此同时还能从上下两个方向,反向包围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数量上以及地理上和环境上的优势彻底拖垮了德国军队。
 事实上,不论如何的推演,二战中的德国是肯定会失败。我们都说德国是发动的不正义的战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德国的战争诉求决定了它的战略方向,它不像拿破仑一样,拿破仑在打破一个旧的世界(封建主义)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从而唤醒了一部分人民主意识的觉醒。德国纯粹是站在人种以及雅利安人生存空间这种狭隘的基础上,之所以说狭隘,并不是我这样说。
  仔细想想,当时德国关于“人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很孤立的主义,不会有太多的人支持,按照当时德国的说法,只有你雅利安人是高贵的?那世界上剩下95%的人都是低贱的,所以都该被清除吗?那剩下的人必然会起来反抗你,这就是战争上说的不得人心,德国一开始的战略出发点就错了,所以从希特勒上台时候的开始,这个国家的方向就走偏了,它太极端了,整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要追寻这种极端的来源,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失败后的被强烈制裁。既保留了德国原来的实力,也严重伤害了德意志人的自尊心,于是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才过了二十多年,整个世界被屈辱德国人再一次带入了史无前例的战争泥潭。
  另外,从战略位置上看,英国真的硬抗了德国,在整个西欧、北欧、南欧都被德国人占领的情况下,英国人并没有投降或者示弱。这里多说一句,事实上,当时德国并没有要求英国投降,只是要求英国承认自己吞并这些国家的合法性(法国、苏台德地区、丹麦、比利时、荷兰、波兰等),但英国并没有这样做,于是在大西洋保留了一个立足点,为今后盟军反攻提供了极大的地理优势。
  另外还有北非战场,不要忽略这个地方,虽然这里不是二战最重要的战争点,不过它可以从战略上从三个方向包围德国,从而使德国陷入三线作战的困境(诺曼底大西洋战场、苏联战场以及北非战场)。当这三个战线的形成,实际上德国就进入了慢慢被消耗的过程。
  最后的一点,不要以为当时德国国内是无限征兵,德国是自由征兵制,而不是强制义务兵,也就是希特勒不可能——也从来没有从国内强制征兵。在那些志愿童子军也看得出来,这样就导致了如果战争的时间被拉长,德国必然会失败,因为国内的军队数量是一定的,并不像苏联消灭了一百万又来一百万,就这样,二战的德国人陷入到了自己编造的困境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