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的人,从不会放弃自我升级

 遇见独舞 2023-06-05 发布于广西

一个温柔又理性的公举号

优秀的人,从不会放弃自我升级

文/独舞  图/堆糖

早上,从菜场回来后,打开电脑,开始学习耶鲁大学的公开课《心理学导论》。

一直以来,都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只是,忙碌成了一种借口。还有,便是迫切需要学习的危机感并不强烈,因此一拖再拖。

工作后,因为岗位的变动,发现自己所缺乏的理论知识、领域视野越来越多,而过往累积的知识经验,似乎在一场场的工作“实战”中被全部掏空了。

最近,我常常和朋友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自己变笨了,一点都不灵气。

朋友说:亲爱的,真的不要再熬夜了,太伤身伤脑了。

或许,有熬夜的缘故吧。但其实,我明白:更重要的,是我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了。忙碌的工作,让我失去了思考的时间

人,一旦停止了思考、停止了对自身和对这个世界的发问,意识就会逐渐死亡。灵感和新的生命体悟,便不再关照我们。

我们常说,要不断地去接触新的知识、去学习,才能提升自我。可是,深一步来思考:到底能成长什么呢?

技能的获得、概念性知识的掌握,其实只是表层的“术”。通过学习新知识,去保持思维的持续活跃、新认识体系地注入、养成一种自我升级的习惯,才是深层的“道”,也是我们一直要保持学习的根本原因。

很多职场老人,在长年累月的加班和繁琐的工作中慢慢放弃了学习的习惯,当突然遭到生活的“暴击”,有了学习的迫切需求时,常常会陷入一片恐慌和焦虑中。

因为面对一个陌生的学习领域,已经不知如何再去学习了。就算开始学习了,也往往很难坚持下去。会因工作、家庭、小孩等N种理由进行自我对抗。

其实,对于一个任何保有学习习惯的人而言,自我成长,从来都是一件明确具体而又十分自然的事。

朋友九斤,毕业后在浦发做理财产品的开发。去年,又自考了交大计算机系的在职研究生。业余时间,还在学英语,研究历史和汉语。

九斤经常给我发一些“思维创新类”的学习PPT,都是名企的研发案例。

我问他:一边工作,一边读交大研究生,还同时入手了解这么多的领域,你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因为我做的工作是研发创新类的,我不能只是盯着自己的产品,我更要不断地去接触一些新鲜的知识,保持思维的活度。况且,养成一直学习的习惯,真的很有必要。工作后,如果不坚持自我学习,不出三年,就会被这个社会慢慢地淘汰掉。

这个社会,一直在淘汰有学历的人,但从来不会淘汰有学习力的人。

昨晚,好友Jack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学习应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莫名地戳心了。

Jack,是华东区的资深英语导师,从教十年,高分考生遍天下。他虽然不曾出国留学,但他口语却比很多出国留学过的老师还要纯正、地道。

翻看他的朋友圈,全部关乎英语、读书、运动、学习和自我精进。每次,听Jack的英语讲座时,就特别想给他送上10086个赞,不仅发音特别好听,讲课风格还极为幽默、风趣,把学术性的知识讲得深入浅出。

都说,最可怕的事,就是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自己还更努力。看到Jack对于自我成长的自律与专注,真的自愧不如。

其实,职场和生活,就像打怪升级一样,都需要自我修炼内力。至于,能修炼到什么等级,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学习力,更取决于我们对于自身成长的迫切渴求。优秀的人,从来都对自我成长如饥似渴。

小孩子,才需要大人拿着糖去哄着学习;成人,学习和自我成长都应是内在的标准配置。因为,竞争如此残酷,我们,要么自我迭代升级,要么逐步被这个巨变的时代淘汰掉。

优秀的人,从来都不会放弃自我升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