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马王堆医书与四圣医学(二)•原始中医学与《素》《灵》

 四圣医苑 2023-06-05 发布于广东

(二)原始中医学与《素》《灵》

二、原始中医学与《素》《灵》《伤寒》《金匮》

(一)原始中医学与《素》《灵》的传承。原始中医学与《素》《灵》之间,主要是医理、医法方面的传承。可从两个方面探讨。

1.“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关于这个问题,用“传承”似乎不如用“光大”更加合适。因为,“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素问》一书的编成,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而充实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体现为《素问》关于五运六气的七篇大论。篇目虽然只有七篇,实际分量却占了约全书的三分之一。具体内容不作展开。感兴趣的可参拙作《四圣的心源是什么?——四圣医学导读》《“五运六气”说要》等篇章。

2.经脉治法等方面的探究。分5个方面介绍。

(1)经脉。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载:“足泰(太)阳温(脉):出外踝䆧(娄)中,上贯膊(□),出于□(□);枝之下□;其直者贯臀,夹(挟)脊,出项……之鼻。”而《灵枢·经脉》载:“膀胱足太阳之脉,……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两者不无近似之处。360百科“足臂十一脉灸经”条称:“《足臂十一脉灸经》和《灵枢·经脉》篇无论从内容到词句,均有许多相同之处,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某种血缘关系。”可参考。

(2)脉法。帛书《脉法》经与湖北江陵张家山汉代竹简《脉书》的比对、校正,相对比较完整。从完善后的内容看,留存着“相脉之道……它脉盈,此独虚,则主病;它脉滑,此独涩,则主病;它脉静,此独动,则生病……”的内容,与《素问·三部九候论》的“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的思路亦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3)砭法。帛书《脉法》对砭法是这么表述的:“用砭启脉者必如式, 痈肿有脓, 则称其大小而为之砭。”而《素问·异法方宜论》载:“故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素问·宝命全形论》载:“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四曰制砭石大小……”等等。

(4)效验性。《素》《灵》在处方效验性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如传世的13张药方中,用“立已”(左角发酒)“一剂知,二剂已”(鸡矢醴)“六日已”(豕膏)“冷汗出至足,已”(翘饮)“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半夏秫米汤)“为之三拊而已”(马膏膏法)“如此,病已矣”(寒痹熨法)“服十粒,无疫干也”(小金丹)等8种表述表示效验。也就是说,明示效验者,占了全部药方的61.5%,高于《五十二病方》的25.4%,古今独树一帜。

(5)其他。帛书《脉法》载:“圣人寒头而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灵枢·寒热病》载:“……视有过者取之,损有余,益不足。反者益甚。”文字如出一辙。(《难经·八十一难》的“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则是从反面的提醒。)而《阴阳脉死候》所载的“凡视死征……唇反人盈,则肉先死……龈瘠齿长,则骨先死……面黑,目睘,视斜,则气先死……汗出如丝,槫而不流,则血先死……舌陷,卵捲,则筋先死。”等内容,均与《素问·诊要经终论》《灵枢·经脉》《灵枢·终始》以及《难经·十四难》《难经·二十四难》等记载的内容有传承关系(见《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脉死候> 》山东中医竹林)。

此外,《素》《灵》还记载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始天元册》《大要》等20多种上古医书。这些医书的记载,均充分反映了《素》《灵》与原始中医学之间不可割裂的前后关系。

3.《灵枢》“目为命门”说的传承与辨析。《灵枢》“目为命门”说,与原始中医学有传承关系;论述“目为命门”说,在加深对《内经》的理解方面有较大作用,因此,本节结合严健民先生的论述作个介绍,并对“目主思维”说提点异议。

《灵枢·根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枢·卫气》:“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这就是“目为命门”说的出处。但是,《难经·三十六难》载:“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难经·三十九难》之说类此)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内经》作为不同时代多个医家(医派)思想理论的汇总,各个篇章相互间尚且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何况从《内经》再到注释《内经》的《难经》?因此,有此有彼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内经》成书前后,正是中医理论构建的历史时期,某些理论存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正常的。第三方面是,词虽一样,表达的意思或者突出的重点不一样。至少,“命门”一词的使用,存在这第三种情况。

(1)“目为命门”说有着久远的渊源。严先生通过对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8000年前的龟板关于“目”字的刻纹,以及殷墟安阳甲骨文的“目”字写法等的分析,认为在中医理论“心主思维”“脑主思维”之前,存在着一个“目主思维”的时期。他认为《灵枢》的“目为命门”说是“目主思维”的重要体现。他说,3200年前的三星堆文化,最大的特色是“以青铜凸目面像为代表的'凸目文化’”;同时引用《三星堆·消失与复活》等资料称,“蚕丛氏”是蜀人的先祖之一。古蜀人饲养桑蚕,用蚕丝制作丝绸,并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包括对昆虫类螟蛾科、粉蛾科、蚕蛾科等昆虫幼虫在内的“蚕丛”崇拜概念。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崇拜?严先生以尺蠖为例说,因为尺蠖头端凸起的双目能感受、传递外来险境,知险后能迅速逃跑。古“蜀”字突出“虫”头端凸起的“目”,就是这种崇拜的体现。他认为,古“蜀”字“应是古蜀域先民对以尺蠖蛾科的幼虫尺蠖为代表的、能用凸起的双目思考险境、保护自己安全的崇拜。这才是三星堆先民围绕'目’创作'凸目文化’的动机。三星堆人崇拜的实质,是崇拜尺蠖、桑蚕等头端凸起的'目’能思考险境,'目’能指挥逃脱险境。于是这个民族为自己取名叫'蚕丛氏’。”随后,严先生用早期甲骨文的“臣”字由“目”字演绎而出,进一步认为,“能为君主出谋献策的臣子是在用'目’思考问题”,“臣,潜藏着目主思维的深刻意义。”“远古中医学思想萌芽过程中潜藏'目主思维’过程。”“总体讲《大惑论》(《灵枢》的一篇。陈注)说'目’是产生'神气’(神气之所生也即思维功能志意)的部位,继承了先祖认为'目主思维’说。

笔者认为,“目为命门”说,可认为体现了古人的“目崇拜”;“目崇拜”,也可拿严先生通过甲骨文的“蜀”字,突出一条“虫”头端凸起的“目”的说法来作为主要论据。但是,“目崇拜”、臣子用“目”等,并不必然等于“目主思维”。“目为命门”说,很大可能,仅仅是古人突出“目”的极端重要性而已。这个极端重要性,既体现在能感受、传递外来险境,保护自身安全;又体现在处理社会关系中,提示臣子认清形势,把握分寸,正确处事。正因为“目”具有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称之为“命门”——生命之门——开则生,关则死。

时至今日,作为最古老语言的潮汕话,还用“识目”一词,来形容某个人“识时务”“懂形势”“能生存”“会来事”等——“识目”很重要!可见,“命门”也罢,“目崇拜”也罢,对于古人来说,完全可能只是突出“目”的极端重要性而已,并不必然代表存在一个“目主思维”的历史时期。

佛教将辨别各种事物的官能活动称为“识”,而与“六根”“六尘”合称为“十八界”的“六识”,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识”代表思维,而排在第一位的是“眼识”(“目识”)。简单说,即“目”与思维(意)不是一回事,且“目”的位置排第一。2500多年前的印度文化,与3200年前的三星堆文化,目前没有发现两者的传承、发展关系;那么,2500多年前印度对“目”的推崇,就可以独立作为一个旁证来证明,“目崇拜”(“目推崇”)是几千年前人类的一个共性做法,只是不同地域采取的形式不同,并非全部以“凸目文化”来体现而已。

(2)不同医家(医派)对“命门”一词的不同用法。前文讲到,因为“目”具有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称之为“命门”。《灵枢》:“命门者,目也”,就是这个极端重要性的说明。这个说法,其实类似于——“雨天行车,雨刮器是'命门’”“夜间行车,车灯是'命门’”“高速行车,轮胎是'命门’”等等。但是,总有人有不同认识、不同意见。有的人会认为,油箱里的油是“命门”(生命之原);有的人会认为,启动点火的电源是“命门”(肾间动气)。等等。因此,“肾为命门说”(《难经》)、“腧穴命门说”(马莳)“脑心命门说”(张景岳)“生殖器命门说”(张景岳)“肾间命门说”(赵献可)“肾间动气命门说”(孙一奎)等观点就出现了。

综上,我们理解《内经》的“命门”一词,只要认识到“乃不同医家(医派)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某个脏器的重要性作不同强调”的意思就够了,并非一定要分个谁对谁错、你死我活。这种理解方法,同样适用于理解《内经》其他某些概念。毕竟,《内经》汇集作者多,成书历时长,追求各个说法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同样是《内经》的“主讲大佬”,歧伯说伯高:“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鬼臾区:“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素问·五运行大论》)可见后面两位“大佬”讲的还不可靠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