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高血压,为何还会有低血压的情况】

 颍州老康 2023-06-05 发布于浙江


高血压是一种平日里常见的慢性血管类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否则会导致血压值呈现慢性增高现象,对健康危害比较大。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出现低血压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高血压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1、过度服用降压药

有不少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之后,发现血压值没有快速下降,便会私自增加服药量。但殊不知一旦过量服用降压药物,其会在身体内快速发挥降压作用,使患者出现血压持续降低的情况。

还有一些患者在服用某一种降压药物之后,又会听信其他人的建议,而选择添加另一种降压药物。这种联合用药的方法,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值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2、出现心肌梗死

由于长期患有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在血管当中就会形成一些斑块。导致血管变得狭窄,甚至会形成血管堵塞现象。如此一来,供应到心肌内的血液就会大幅减少,从而使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塞。此时由于心脏的射血量减少,患者的血压会在短期内下降,并且还会出现胸闷、胸痛、呼吸不畅、头晕、头痛等一系列症状表现。

3、脑出血并发症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发生脑出血的概率会非常高。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很容易出现细小动脉硬化的情况,脑血管弹性会下降,很容易出现破裂的情况,就会诱发脑出血的出现。一旦出现脑出血,患者会出现反复的头痛头晕、肢体无力、语言含混不清、面部或四肢发麻、视力下降等一系列症状表现。

4、肾上腺素瘤

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出现了肾上腺素瘤现象的话,就会发生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其原因在于患有肾上腺素瘤后,患者体内的醛固酮分泌过量,使得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发生紊乱,代谢也会出现异常,从而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现象。

总而言之,如果是一些并发症导致的低血压,那么患者必须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才能够最大程度稳定自己的血压值,达到保障自身健康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