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多年,虚渊玄在动画业界的复出之作,为何寂寂无名?

 阿正说动漫 2023-06-05 发布于北京

提起虚渊玄,相信大多数读者首先想到的都是大名鼎鼎的《魔法少女小圆》和《fate zero》。

在今年的一月档中,他再度执掌了动画编剧之位。

这次可不是像《泡泡》那样的挂名编剧,虽然编剧一栏填了两个人的名字,但这动画的剧情和人设就“虚味”十足。

主角们是一群生于黑暗的暗杀者。他们收下含恨金币——在这些大判上咬下牙印的人,一般都是将死之人。

他们将未了解的怨恨通过金币托付给这些暗杀者,宁肯自己死后曝尸荒野,也要带着那些陷害他们的仇人一起下地狱。

男一武士老爷是个老实人,被位高权重的恶人命令,杀死了自己的准岳父。

在复仇者的帮助下,他搞清楚了背后的利益纠葛,亲手天诛了那个恶人。这时,他才急匆匆地赶回家中,想要向未婚妻坦白一切之后,切腹谢罪。

结果,晚到一步的他,只能看到倒在血泊中、已经自尽的未婚妻。

这位武士老爷的人设,就是虚渊玄作品中很典型的“悲催的理想主义者”。主角团中的其他人设,也能在老虚的其他作品中找到影子。

混乱善良的乐子人,现实主义的日子人,令人安心的大哥,还有变态。

反派方的人设一样一眼典:混乱邪恶的乐子人大反派,配上现实主义、见钱眼开的日子人。

这部堪称“虚渊玄样板戏”的一月番,就是——

《复仇者revneger》

即使是在普遍低迷的一月档期,这动画也是寂寂无名。跟《魔圆》、《FZ》自然没得比,甚至没能复刻《翠星》和《乐园追放》的中兴。

为何老虚时隔多年的回归并未掀起波澜?难道老虚已经江郎才尽了吗?今天,就容我通过这部动画,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理解中的虚渊玄。

咱们先来聊聊这部动画火不起来的原因。而头一条,就是这名字起得不好。

一部作品的名字,就跟一个人的面相一样。面相好的人天然就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垂青,名字起得好的作品也不例外。

《复仇者revenger》,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复仇者”,联想出来的净是“复仇者联盟”。不把全名打出来,就很难搜到这部动画的信息。

在这个通过各种搜索引擎触及一切的时代,“输入全名才能检索”,这可是个致命的缺陷。

这意味着路人观众很难获取到这部动画的任何信息,更遑论对它产生兴趣进而关注了。

如果换个酷炫的名字,再加上“爱的战士”的鼎鼎大名,这动画是不是就能火起来了呢?

我的回答是,也许能火,但是要挨骂!

《复仇者》豆瓣6.6,bangumi 6.2的评分就说明,这并不是一部冷门佳作。

这动画挨骂的原因,一部分可以归咎于时代背景。

例如,许多观众一集弃的原因,是觉得第一集里武士老爷的行动很迷惑:

勘定奉行以禁毒之名要他大义灭亲,他甚至没有怀疑这坏东西在借刀杀人。直到勘定奉行派人来灭他口,救下他的复仇者告诉他真相,他才如梦初醒。

在这部动画的时代背景下,藩镇在地方的控制力还很强,对于完全靠藩镇豢养、不事生产的武士来说更是如此。

武士脱藩,一方面会失去经济来源,另一方面也会人间失格,遭到藩镇的问罪与追杀。

勘定奉行基本相当于藩镇的统治者,他要借男主这刀杀人,属于是“君要臣死”。

只要武士老爷还想在这个体制内混,他就只能妥协。

直到对方不再给他任何妥协的空间,他才被逼上梁山,下定决心和这个勘定奉行一换一。

另一部分的锅,我想,就只能扣到老虚的头上。

在这个“虚味”溢出的故事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老虚的功力和他亲自操刀的痕迹。

只是,时过境迁,观众的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老虚却没能跟上步伐。

《复仇者》的主线故事,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长崎销烟。

一提起长崎,估计大多数读者首先想到的是“挨了原子弹”。不过,这个城市在幕末的日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位。

长崎是闭关锁国的日本唯一一座对外开放和贸易的港口城市。

在这个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舞台上,每天都有人因鸦片而倾家荡产,或是因为被人以贩毒之名陷害抄斩。

被鸦片的阴谋夺走了一切的武士老爷,下定决心要找到勘定奉行搞到的那一大批鸦片,并且将之销毁,这也成了吊着他活下去的执念。

中国的钦差大臣为了追查一批逃过了虎门销烟的鸦片来到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可惜的是,本地禁毒先锋与国际缉毒警察的配合不是特别好。他们都将彼此的追查行为,误认为是“想要搞到鸦片”。

等他们终于相互理解的时候,这个钦差大臣已经倒在了另一支“复仇者”小队的冷枪下。

复仇者小队既会接受任何人拿出的含恨金币的委托,也受天主教会的管辖。

之前,神父就拿出了一个烧黑的含恨金币——他声称这是死在岛原之乱中的虔诚信徒们的委托,要求主角团杀死这个中国人。

因为男主的坚持,主角团决定尝试先建立对话。结果,教会却派出了不止一队复仇者。

这个钦差大臣,直到生命的最后还在惦记着销烟的大业。他自己的妹妹,就是为大烟所害。

而同样因鸦片带来的阴谋失去一切的男主,劝他咬下了含恨金币。

从这一刻起,他选择与复仇者组织背后的教会为敌,与操纵着这一切的长崎交易所为敌。

不得不说,老虚在想象力这方面还是很NB的。

当我在《复仇者》中看到林则徐的钦差和当地禁毒先锋同台竞技的时候,就颇有种看老虚写的FGO 2.3秦国异闻带的感觉。

这些想象初看是如此的天马行空,但细想一下又挺合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和鸦片同时出现在舞台上,肯定会有这么一场销烟大戏。

同时,《复仇者》中对于复仇行为的思考,也非常地老虚。

这种义警行为固然伸张了一些永远无法以正常手段伸张的冤屈。可是,复仇者中也不止有武士老爷这样的理想主义者。

武士老爷只想为了含恨金币上蕴含的恨挥刀,而有些复仇者,只是为了那枚金币,就能毫无心理压力地夺人性命。

最后,见钱眼开的现实主义者想着拿钱跑路,而理想主义者以同归于尽的觉悟使出了没有技巧、全是暴力的萨摩示现。

脑子满是飞黄腾达的老油条,即使剑术更加精进,最终也倒在了做好赴死准备的小年轻的剑下。

《复仇者》的结局,也令我回想起了老虚的《幻灵镇魂曲》的结局之一。

也许是因为长崎交易所这个靠山已经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也许是因为主角团以武犯禁时展现出的武力震慑了教会。

教会并没有清算这队下克上的复仇者,甚至都没继续追查男主。

在队友的集体包庇下,武士老爷放下了刀,开始以作画为生。只是,他画中的亡妻,永远都是一副凄楚的面容。

直到一天,他故地重游,回到复仇者老大捡到他的桥底。他杀死的那个老油条的徒弟,从背后扎了他一刀。

这个徒弟并不强,武士老爷一招就能把他打跑,濒死的中国奇侠都能打得他哭爹喊娘。

可是,此时的武士老爷,就像是《幻灵镇魂曲》中重新变回人的幻灵一样。

他们曾经用人性换取了夺人性命的技巧,而他们重获人性的时候,他们只能以自己的生命去交换。

为什么这个“虚渊玄样板戏”不吃香了?首先,《复仇者》12集的篇幅根本容不下这么一部群像剧。

主角团总共5个人,实际上得到有效塑造的只有武士老爷和他的赌狗朋友。

那个凛雪鸦同款的白毛只是个逼格+露背卖福利担当。风筝线杀人的伪娘,把弓箭玩成反器材狙击枪的医生,更是两个标签角色。

更要命的是,反派方的塑造也很匮乏。

长崎交易所的话事人就是个坐在钱山上的混沌恶乐子人,全部的后手就只有一个复仇者小队。

至于天主教会?全程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谜语人状态,最后也没敢清算主角团。

这幕长崎销烟的大戏,虽然有着不错的主线,但一旦细看,就能看到许多潦草和应付的地方。

而且,这种生发于黑深残展开的“虚味”思辨,其实已经跟不上现在的版本了。

现在的观众看到这种展开,首先会思考这种黑深残展开是否合理,是否有故意虐的嫌疑。

而在黑深残当道的时候,这种质疑会被铺天盖地的“你懂XXX的痛吗”给淹没。

其实,《复仇者》的豆瓣评分和bangumi评分差距之小,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一部动画的bangumi评分都会比豆瓣评分低1分左右。而《复仇者》的bangumi评分只比豆瓣评分低0.4。

相对来说,bangumi的“动漫高手”用户群体,更能接受这样一部老派虚式样板戏。

如果我们回头细数老虚的创作历程,他真正为大众接受的作品,实际上就是2011年的《FZ》和《魔圆》。

《心理测量者》、《沙耶之歌》、《翠星》、《鬼哭街》、《幻灵镇魂曲》……这些在老虚爱好者中脍炙人口的作品,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流行”的高度。

虚渊玄本质上还是个小众的创作者,他或许从来就没有商业化创作者那样讨好大多数读者的想法。

而这种创作者,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终点:那就是投身于特摄、布袋戏之类更加自由、能让他们更加放飞自我的体裁。

你说是吧?庵野秀明。

尽管《复仇者》有不少缺点,它依然让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老虚。这个“爱的战士”依然没有放弃思考,没有摆烂。

近些年来,老虚身上的动画企划也有不少,放得最高的那颗卫星,当属《魔法少女小圆:回天》的新剧场版。

兴许,当这些卫星某天落地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爱的战士”回到忠于他的动画圈的盛景。

编:折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