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长沙天心阁记

 昵称45109175 2023-06-06 发布于浙江

雄踞山巅,光前垂后,古城蜚声,潇湘名阁
极目澄怀,,四面新市胜景。
曾祭天观象,上对长沙星,俯视旧瓮城。
营盘街仍在,城墙残存一隅
有碧血痕常忆辛弃疾
抗战崇烈门上题:气吞胡羯,勇卫山河。
更有古亭标史,新铸警世鐘。
战火几毁,逸事听来感浥泪
宵看雁伴月飞,下榻阁南
晨练两登临,诗思乱纷纭。
览一地风情,当溯时空。
景仰众志,在城头留连陈迹
几回停,几回首,犹闻静处鸟鸣。

又记天心阁古城墙

在长沙逗留数日,下榻天心阁对面,一街之隔的宾馆,推窗即见。天心阁已辟为公园,我拂晓晨练就是去天心阁上。

天心阁址处古称龙伏山,相传此山有巽龙盘伏其下,那蜿蜒连脊的峰岭便是龙脊。在我们的祖先看来,这里险可筑城墙御敌,高可设台通应天心。于是在此修筑城墙,建文昌阁、天心阁。

天心阁建于长沙仅存的古墙之上。

公园里的“国耻纪念亭”,是1928年5月3日,日寇制造了济南惨案后,为唤起国人的爱国热情,于1929年修建的;依次还有崇烈塔、崇烈门、崇烈亭。崇烈门联“气吞胡羯,勇卫山河”,背面横额“义重于死”。意在勿忘国耻,崇敬为国捐躯的英烈。是1946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建的……保护在城墙上那粗重的古炮,似乎还在讲述太平军围攻长沙,这里曾浴血81天的惨烈;警世钟像在诉泣,1938年为阻止日军进城,这里点燃了焚城之火,5天5夜千年古城变成一片火海……


高阁凭栏,游走城墙,抬眼高楼林立,繁华四方。两排古城墙垛无声地向上延伸,面前出现一道猫弓背形围墙,上书“雄镇”,两侧书“潇湘古阁,秦汉名城”。

据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到天心阁登高望远,坐在瓮城里看书。他1960年和周恩来曾再次登上城墙,他感慨道:“风雨古阁,旧事难忘呀!”

长沙的城池始建于战国时期,两千多年过去,很多地方的城墙都拆除了,就剩下天心阁这里了。

明朝洪武(1368—1398)年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把元朝所筑的土城墙全部改成石基砖砌。康熙年间,天心阁城墙开始增建瓮城,使古城墙逐渐成半环拱式内双城格局,增强城池的防御力量。

天心阁瓮城内有五百多平方面积,可藏兵数百人,城墙上还有八个大炮洞,火炮隐置在洞内。有意思的是,天心阁下并没有城门,这对于不了解实情的敌方来说,如同误入一个迷魂阵。


历史犹如早已设计好的剧情一般,说来就真来了。

一八五二年九月十一日,所谓无坚不摧的太平军进攻长沙,看见高大壮观的天心阁,以为那是主要的城门,就奔了过去。

一次一次进攻都以失败而告终。

太平军又施一计,挖了地道,塞进装满炸药的棺材进行爆破,但只是在城墙面前炸了几个坑。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激战,太平军也没有攻下长沙。

上任仅仅五天的左宗棠受命统帅湖南清军,在天心阁上指挥了一场场大战,致使太平军于十一月三十日败走长沙。


一九O五年,一美国人上到阁楼的最高层,将整个长沙城尽收眼底:“城墙外,湘江就像宽阔的浅黄色丝缎折流西北,突然消失在茂密深色的山丛中,江对岸是深粉色石竹花覆盖着的岳麓山,杜鹃花盛开着。”

留下了一百一十六年前游览天心阁时的一段文字。

天心阁这一片城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