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晓洁赏评辛崇发诗词

 杏坛归客 2023-06-06 发布于山东

(一)

读辛崇发诗词专刊感作

    近来读了辛崇发先生的两期诗词专刊,一个是《齐风诗刊》微刊“齐风诗家”栏目,一个是《中华辞赋》微刊“诗词方阵”栏目。两期专刊中有诗有词,诗有绝有律,且各种题材皆有,内容丰富多彩,如琳琅满目的古董。诗词从不同的角度写意构思,意境各有不同。

    从两期专刊看辛崇发先生的诗词,最有感触的是:诗风朴素,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多数都是紧跟时代步伐,书写时事,用诗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体现民意,描写身边的人事物,抒发对地方人文、地域风俗等等的情愫与感怀。

    生活类的诗词,如:

冬夜会友(通韵)

冬夜偶休闲,相逢细细谈。

人生多少事,流水几回弯。

苦辣酸甜有,悲欢喜怒全。

举杯风退让,期盼艳阳天。

    这首诗从一个冬夜切入,引出同友人的相逢,其中有抒情、有感慨,亦有期盼的留白。与友人细细的交谈中,回忆起人生的许多事,曲曲折折就如同流水一样弯曲回旋,此中的滋味五味杂陈。这里用比喻的方式将交谈的内容和感叹抒发出来,又将“苦辣酸甜、悲欢喜怒”交织于诗中,将意境带入了淡淡的惆怅里。交谈中举杯,一切的烦愁随酒的醇香溜走,如同风浪在夜的宁静中退去。末句转到了一种美好的祈愿里,唯愿云开雾散,霁日当空。

    有的人写感伤的诗从始至终都在一种沉闷的气氛里走不出来,让人读后意志消沉。但作者这首诗的结尾就恰到好处,而且过度自然,值得学习借鉴。

    再来欣赏一阕辛崇发先生清新别致的词作:

锦缠道·海曲冬雨天气即景

    冷雨风催,夜幕降临灯颤。看归来,丽人擎伞,携童肩背书包满。路上车鸣,树叶飘飘转。    进家门报安,有惊无患。细观窗、水银珠溅。问轻声、冬日无寒,雪舞何时见,想那梅花瓣。

    作品画面感很强,诗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捕捉了冬夜里的雨景与行人,描写很形象,能把人带入词的意境里,仿佛亲眼目睹。诗人的思路清晰,所以写的很有层次感,上阕写外景,下阕写屋内,让人读来也感觉很清新。结束用问句和一种美好的期待,给人无限遐想。

    下面这首抒怀诗写得情感丰富,虽然题目是“无题”,但主线清晰可见:

无题(通韵)

不为金钱只为情,繁忙间隙会文朋。

辛酸苦辣倾盆倒,一首诗词百事平。

     围绕自己的情怀抒发内心深处之感,写诗只是为了一份情怀,而并非追求俗不可耐的铜臭,在忙忙碌碌的间隙里也要会一会文朋诗友,一起探讨交流,一起学习问道,一起倾诉心中的酸苦。无论经历了什么,都在诗中倾泻而出,或抒情或感慨,或愁长或伤感,总之,情绪随诗成而烟消云散,文字落下而愁绪飘远。

    看似平淡的文字里隐含了浓浓的情,娓娓道来的句子如平静的水,那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后的安宁,此中的故事又岂是眼观所能及呢?诗文虽不是高深莫测的文辞,也不是华丽的辞藻组合而成,却能达到词白意深的境界。

    综上所述,从作者的诗词中看作者的情怀,不拘泥于小情小调中,他所关心和抒发的情感是宽广的,既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有对老百姓的心声、民生的关注关心,也有对家乡的情感、对时代风貌的感叹,还有对社会发展的喜悦。他的诗词可以说是时事、生活与情感的写真,有白开水的剔透晶莹,亦有绿茶的清淡芬芳。因此我用新韵作小诗一首寄之:

心怀宽若谷,诗界阔如川。

文字成同体,山河在此间。

遍读青味重,一览素词繁。

大意真情下,从来梦自圆。

(二)

洗却铅华,自然感人

——辛崇发先生绝句《病房见闻》浅析

病房见闻(通韵)

爷爷开始打针了,一道暖流通遍身。

患者高龄睁眼看,甜如孙女哪家亲。

    文字朴实,无雕琢无粉饰,语句不油滑,自然通畅。短短几句话描绘出一幅暖心的画面,犹如寒冷的冬天里淌过一溪暖流,又似无情的疫情下沐浴的一道暖阳。

    首句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引用护士的话作为开场白,既交代了人物地点,又能通过话语展现出温馨的画面,使人透过文字去感受那份来自白衣天使的温暖。第二句“一道暖流通遍身”,便紧随护士的话转到人的感受上来。那一声温柔可亲的“爷爷”怎能不让人的心感到温热!特别是在春节来临、阖家团圆的时候,有谁不愿在家里与亲人团聚?有谁愿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这个时候病人的心是脆弱的,他们渴望得到温暖,这时,任何一句暖心的话都会打动他们的心,让他们得到心灵的满足。在此,作者虽然以旁观者的身份写了此诗,但他定是被看到听到的事而感动,也亲身体验了同样的温暖,才能写出这真切的感受来。第三句“患者高龄睁眼看”,说明正在闭目而憩的病人听到护士的亲切呼唤后,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便睁开了眼睛,看着眼前的护士,享受着春天般的暖意。结句“甜如孙女哪家亲”,甜甜的称呼,甜甜的声音,送来甜甜的感受,如年夜的老酒醉了患者的心,他静静地看着护士,这是谁家之女?如此亲切可人,仿佛是自己的亲孙女。

    这首诗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且得到市长的关注和好评,我想就是那份纯朴、自然,和一种天伦之情。作者通过诗的描写,传递给人一种亲情般的温暖,一种世间的正能量,这是值得弘扬的一种精神,是人世间的真善美。简单的诗文背后让人看到的是这个社会中温暖的一角,有“人之初,性本善”的美,也有老年弱势群体的那种纯情,他们不需要多么隆重的仪式和金钱,几句暖心的话,一个甜甜的笑,便足以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安慰!

    诗词创作离不开生活,源于生活本身的诗作才显得自然流畅。作者这首诗就完全是生活中的经历,所以能与读者产生共鸣。它不是用华丽的词藻雕琢而成,是生活的再现,生活的升华。每个人的创作思路和风格都不一样。紧随时代,书写民生,从生活中截取素材,在生活中提炼文字,是作者一直以来的文风。这首诗便是如此,作者通过观察和体验,抓住了生活中动人的细节和要点,将医护与病人温馨的画面,融洽温暖的关系,记录于诗中,因此它能打动人心,让人深受感动,读来特别有亲切感,是如沐春风的感觉。

(三)

寒食雨里望青山

寒食(通韵)

寒食雨里望青山,泪忆亲人夜不眠。

多少曾经多少伴,如今唯有梦中谈。

    看到这首诗的时候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情感随诗的意境进入深深的怀伤中。它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我也有同感,即使有的亲人已离世很久,但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看着绵绵之雨,仍然会从心底升起思念之情,那些故去的人如从哀伤的曲子里走出来的故事,一个个在脑海里穿行。从这首诗看其哀伤的程度更甚之。

    先从“寒食雨里望青山”切入情感,开篇自然而真实。寒食是祭奠已故亲人的日子,这天风夹杂着连绵的雨,落在眼望青山的脸上,也落进人的心里。为何会“望青山”?那里有不尽的思念、回忆,句子一出来就自带一种悲与伤的意境,诗贵在意象说话,不是自己直接说怎样伤、怎样痛,而是让人通过意象的表达感受到某种境界,作者的首句就是如此的表现手法,因此诗句能达到带人入情入境之效。

    承一种悲伤的思绪写下“泪忆亲人夜不眠”,人到了步入老年时,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在祭奠完他们的夜里,心下的酸楚无以言表,这窗外淅淅沥沥的寒食雨,与眼中的泪化为一体,在深春的凉风里交织成一幕幕曾经的故事。不眠的夜,无法释怀,只有在诗中挥洒心迹。

    那些曾经的年少,曾经陪伴“我”走过前路的亲人们,在“多少曾经多少伴”里进入今天复杂的心境,光阴带走了“我”的童年、中年,岁月掳走了“我”的玩伴、亲朋,思念无法将这些“曾经”赎回,想再续旧情“如今只有梦中谈”,一种无奈的情感将诗终结,带给人无限伤感。

    此诗情感真挚,语句流畅,留白深远,简单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深度的诗意。作者写作手法娴熟,表达能力极强。全诗没有一个“伤、痛、哀、悲、思”之类的字词,但却能将这种深情表达淋漓,没有老到深湛的功夫是不可能做到的。

(四)

少年游·寒食故里行

    故乡梦里念悠悠,万里总回头。杏花寒食,亲人呼唤,又作少年游。    浔河南岸田间走,犁地见耕牛。荠菜清香,麦翻绿浪,柳哨唱风流。

    这首词仿似一杯浓浓的香茗,品读每一句,都有一股浓郁的乡情扑面而来,又被“万里总回头”的诗句濡湿了眼底;离乡的人走过多少沧桑之路,有过多少心酸的过往,也拥有了不计其数的荣誉,还是回头故乡亲。但这沉甸甸的行囊却载不动一丝乡愁,这里有扯不断的情思,理不清的愁绪,望不断的归路,还有嗅不够亲不够的故土之香。

    无论年岁多少,回游故里总能有儿时的记忆萦绕心头,那颗永不泯灭的童心,在此时迸发出来,化作一缕诗情,书写“又作少年游”的词章。

    “万里总回头”“又作少年游”前后呼应,将情思贯穿始终,连接成今日的清明之绪,悠然成诗,寄与浔河(黄墩河)南岸的南塔岭,这里的山山水水早已印在作者的心底,在节日的灵感触动下,将其锁入渐渐诗行。

    下阕的景色对映上阕的情,也是乡愁的接续与升华,是眼前的景,又是记忆里深深烙的念印——荠菜花的芬芳、麦苗儿的清香,还有柳哨穿过耳心的脆鸣,都散发着春的气息,也缠绵着游子的丝丝流连之情。

    整首词情深意浓、情景交融,涓涓清词流淌过人心,荡起思乡的涟漪。这朴实宁静的文字,透射出诗人浓厚的家乡情结,看到了作者厚重的文学底蕴与老练的笔法,不愧是古文化源源流淌的浔河的子孙,一个人才辈出的古香古韵之地,孕育出怀揣诗香的雅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