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峰就像一面镜子 登珠峰从来都不是单纯比拼体力和专业,而是需要大量金钱支撑。 为此,他和队友谢如祥承诺夏尔巴向导,只要将这名女子送回C4营地,就给1万美元的奖励,无论生死。 幸运的是,女子转危为安,可她却只愿承担救援费中的4000美元。 ![]() 此事一出,引发各方热议。 在珠峰救人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一方面,因为环境极其恶劣,一不小心就会赔上自己的性命。另一方面,登珠峰实质上是一场金钱游戏,一次至少四五十万,救人意味着所有投入付诸东流。 范江涛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人性闪光的一面,也让我们窥见登珠峰背后的成本和代价。 “8000米以上无救援”,是登山界的惯例。 这个高度又被称为“死亡区”,空气极为稀薄、气温极低且地形险恶,冰崩和雪崩随时可能发生。 遇见这名女子时,范江涛的夏尔巴向导劝他不要施救,可他在走出20米后,依旧选择折返回去救人。 因为出发不久,他的体力还很足,氧气和水也消耗不多,于是为女子更换了氧气、补充了糖和水分。 ![]() 救援时,范江涛甚至哭起来。此前,他为登顶投入的近50万元金钱和大量精力,都白费了,任谁也难以割舍。何况,今年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70周年,颇有纪念意义。 不过,善良战胜了一切,“都是湖南人,我作为领队和指挥,陈学斌(贵州登山者,今年5月18日在珠峰遇难)的事我也比较清楚。当时看到是中国人,下意识地还是要了解一下情况。” 可事情的走向,却出乎他的意料。最终,是他和队友谢如祥承担了费用。 “救了人,放弃了几十万元,放弃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最后还是我自己出钱。但是我不好多说什么,但我非常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 登珠峰的费用,为何如此高昂呢?钱主要花在了这4个地方。 尼泊尔政府规定,所有的外国登山者,都需要配备一个夏尔巴向导,他们的工资超过8000美元。 多年来,夏尔巴人数一直生活在海拔3000米到4600米之间的地带,在高海拔地区的表现比普通人更好。 他们会判断什么时候该冲顶、什么时候该下撤,尽量保证游客在山上的安全。历史上第一个登顶的两人小队里,就有一个是夏尔巴人。 这是一份拿命换钱的工作,很多夏尔巴人死在登山的过程中,留给他们家人的只有可怕的回忆。 ![]() 2014年,16名夏尔巴人的生命在昆布冰川被夺走,他们一度拒绝继续登山,整个商业登山季都因此取消。 攀登装备是最能拉开差距的项目,丰俭由人。食物、高山靴、8000米羽绒服、手套、睡袋、背包等是刚需,一个好的高山靴、羽绒服,价格都在五位数以上。 氧气也是大头,一瓶氧气550美元,起码要5-6瓶才够用,这次范江涛就给每个队员配备6个氧气瓶。除此以外,还需要一个 450美元的氧气面罩和一个450 美元的调节器。 有数据统计,97%以上的登山者要在氧气上花近4000美元。 ![]() |攀登许可(16000-21500美元) 目前,珠峰主要有两条商业攀登路线,一条是从日喀则出发,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顶,另一条是从尼泊尔卢克拉地区出发的南坡路线。 因为北坡需要在岩石上攀爬,难度较大,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从南坡攀登。 ![]() 尼泊尔政府会向每位国外攀登者收取1.1 万美元的许可证费用,还有2500美元申请费、3000美元联络费、4000美元垃圾押金、1000美元保险。 光这些加起来,就已经21500美元了。虽然申请费和联络费可以和团队成员AA,可依旧不是笔小数目。 今年3-5月,尼泊尔获得580万美元的许可费,珠峰收入达到500万美元。 从国内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交通很方便,成都、昆明、西安、广州等城市都有直达航班,价格从一千多到几千不等。 以上海为例,直达加德满都的机票在2000元左右,来回总计约4000元。抵达加德满都后,还需要转机到距离珠峰大本营最近的机场卢卡拉,往返机票300到500美元。 卢卡拉距离大本营的这段距离,只能徒步。在路上一周时间,沿途食宿预计500美元。毕竟离珠峰越近,物价越高。 ![]() 这些费用都是无法节省的,还有些其他零星费用。比如移动网络,大本营只能用通讯公司的 Wifi ,10G 流量200美元。在去之前,还要进行体能训练等,也需要金钱支撑。 也因此,登珠峰的大多数人,都有极强的“钞能力”。 在《第三极》一书中,就提到了这一现象:以前登珠峰的人,是年龄在25岁到35岁之间的专业登山者,现在则增加了不少40-60岁的业余爱好者,他们有足够的财力去支付庞大的开销。 ![]() 无独有偶,有位叫特蕾莎·库巴卡的数据科学家,专门研究过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她发现登珠峰的人数之所以剧增,是受到50多岁男性人口的推动,男性人数是女性的4倍。 因为人数激增,去珠峰的费用每年都在水涨船高。 这两年,登珠峰成为一件很时髦的事。 这项原本属于冒险家的游戏,每年吸引着近10万名游客“扎堆”前往。 ![]() 攀登世界之巅,真的变得容易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刚刚过去的春季登山季,有上千人尝试冲顶珠峰,创下历史新高。然而根据最新数字,有12人死亡、5人失踪,尼泊尔旅游局形容这是“有记载以来最凶险的登山季之一。 因为疫情,前些年很多人的登顶计划被搁置,今年终于成行,但沿途危机丛生。 ![]() 从人类攀登珠峰至今,超过300人在这里遇难,大部分尸体还在失事地点。因为在珠峰处理尸体,实在太难、太花钱了。 直升机无法降落,也无法运转,只能依靠人力。保守估计,把遗体从珠峰搬运下来,至少需要14万美元,很多家庭无力承担。 因此,一些逝者直接暴露在路边,成为“彩色路标”。1996年遇难的“绿靴子”遗体,一直是东北山脊上的著名地标,遇到他就代表你已经身处8500米。 ![]() 还有一名“睡美人”,是第一位没有借助氧气成功登顶的美国女性,在下山途中因为低温和缺氧丧命。 ![]() 有的尸体无法辨认,只能靠穿着命名,比如一具被称为“牛仔裤”的女子,死于1979年,距今44年了。 ![]() 登珠峰如此花钱,又如此危险,人们为何依旧乐此不疲地前去呢? 人类可以为梦想付出很多,但还是要衡量自身情况,理性攀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