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长发

 一线飞扬 2023-06-06 发布于江西

春节回老家,孩子们翻箱倒柜,从我学生时代的书桌里找出一叠照片。场景无非就是一群男生勾肩搭背搂在一起,站成一排。看着照片,我仿佛能听到了对面喊“一、二、三”的声音。女儿看着人群中留着长发,穿着花衬衫的男生问我:“爸爸,这个人是谁呢?”

我对着她诡秘地眨了眨眼,笑着回答道:“你觉得是谁呢?”

女儿顿时明白过来,兴奋地转身对姐姐说:“这是爸爸,爸爸原来是个女孩子!”照片就像一条皮筋,一把将我拉回了青春年代。那时年轻人都喜欢看古惑仔,男生都爱留长发,大冬天都喜欢穿薄薄的花衬衫,即使冻得直哆嗦,也不加衣服。每当这时,奶奶会拿着外套从后面追过来披在我肩上,看到其他年轻人没穿,我自然也不会穿。见我拒绝,奶奶气急败坏地说,你们这些短命鬼,不要冻死了哟。

父亲从外面回来,看到我们头发很长便说,头上跟“夜猫婆”(泰和话,乱糟糟的)似的,这哪里像一个中学生。来,我来给你修一下,说完一把将我拽过来,按在椅子上就要动粗。我胆子小,不敢反抗,任凭父亲押着把好不容易蓄长的头发给剪掉了。父亲理发师出身,但十多年没有干这营生,手上功夫自然生疏。说好的修一下,修着修着就剃成了接近光头的小平头。父亲一边剪,还一边有些陶醉地说,看看这发型,多完美。

“你这剪得连虱子都快站不住脚了。”我嘟囔着表示抗议,头却不自觉地随着父亲的剪子上下左右晃动着。哥哥从小脑瓜子灵光,看到父亲逮住我,则拿起柴刀说,我上山砍柴了啊。然后,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直到日薄西山,光线难以支撑父亲想剪发的冲动时,他才慢悠悠地背着一小捆柴出现在门口。

留长发自有留长发的好处。平时不仅可以三七分,上课时,遇到不喜欢的老师,还可躲在书桌底下,照着小镜子打摩丝。打过摩丝的头发油光发亮,透着满满的荷尔蒙的味道。那时摩丝贵,每个人都是从生活费中省吃俭用买来的。打了摩丝的头发,自然不是一般的头发,那必须得想方设法引起喜欢的女生的目光,才不枉它的丝滑与飘逸。于是,趁着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之际,猛然向身边的女生做个鬼脸,或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踢隔壁桌的男生一脚,这顿时引来班上的一阵哄堂大笑。

喜欢的女生转过脸来,效果达到了,可老师也发现了。老师飞出一截粉笔,精准无误地打在那颗黑亮的头上,他狠狠地训斥道:“你们不好好上课,一天到晚摆弄着这点头发,对得起谁呢?班上凡是留了长头发、并打了摩丝的,都到后面去,靠着黑板排成一排,站着听课。”班上七八个穿着花衬衫、留了长发的男生,懒洋洋地站起来,挪到教室后,走的时候,还不忘把抽屉里的小镜子带上。在后面罚站的每个人就像约好似的,在盯向前方黑板与掏出镜子打理头发的两个动作之间,伴随着老师转身的节奏,自由有序地切换,仿佛在跳一支排练了多时的舞蹈。

一晃眼,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离开中学,进入大学,步入社会,经营职场,习惯的三七分已经成为过往,头发稍长不仅觉得不够精神,还容易产生“青丝生华发”的惆怅感。于是头发越剪越短,当年的伙伴们站在一起,竟都成了清一色的小平头。更有甚者,掉发厉害,成了地中海,索性就理了光头,用手一摸,油光发亮,犹如当年那抹了摩丝的长发……(文/肖扬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