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错

 一线飞扬 2023-06-06 发布于江西

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电话接通,一直没有声音,许久过后,对面才传来嘤嘤的哭泣声。我安慰朋友道,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听到回应,朋友顿时放声悲哭。我在心里搜索着对他了解到的一切信息,企图找到安慰他的办法,但当一个人处于悲苦之中时,只有倾听才是最好的良药。等他情绪慢慢缓解下来后,我说,下班后,我们约一个地方见面吧。

朋友长期在外地上班,无法照顾家庭,妻子全职在家照顾孩子老人。全职的母亲,难免对孩子会有更高的期许,日常的管束也很严格,两个孩子从小也很听话。再听话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有自己的主见,女儿自从上大学后,跟妻子的交流就越来越少了。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与我们渐行渐远的过程,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与我们没有共同话题,交流变少再正常不过。但是朋友的妻子不理解这种发展规律,每当孩子回来,就要对孩子的各种情况刨根问底,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有自己的隐私,问多了,自然就不爱回家了。

转眼到了大四,女儿说身体不舒服,妻子陪着女儿到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来,妻子差点气晕过去,女儿居然怀孕了。在外地出差的朋友听到情况后,立即返回。回到家里,妻子向他哭述,情绪一激动,高血压犯了,气血攻心,又要晕过去。女儿自知犯错,这几天也不敢回家。看到妻子这个样子,朋友也慌了神,上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瘫痪在床,下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妻子要是因为这事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就要散了。朋友传统持家,觉得出现这样的事是家门不幸,他坐在楼下吸烟,越想心里越是一团乱麻。

我跟朋友说,既然问题已经出现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我们就要想办法怎么妥善去解决。未婚先孕这种事,在这个时代已经在社会伦理的包容范畴内,不存在家门不幸一说。卸下思想上的包袱,才能更好地处理后续的事情。女儿已经成年,且即将大学毕业,她的事情,最重要应是尊重她的意见,家长的意见仅供参考。朋友说,女儿的男朋友是她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两人就在恋爱,只是没有告诉父母而已。毕业将即,女儿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怀孕既是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用女儿的话来说,这些年在家里找不到温暖,想要有一个自己的家。这是一个成年人的理性选择,父母又何必要用道德强行对孩子进行绑架呢?

如果非要说对错,那也许是父母的错。这些年,朋友为了生活,长期奔波在外,忽略了女儿的成长,母亲在管教的过程中又过于严厉,导致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该有的温暖,所以才会早恋。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恋的孩子绝大部分来自不和谐的家庭。人本质上是一种群居性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和谐稳定的社会链接是所有人的本能追求,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如果在家庭里得不到爱,向外寻爱是一种必然选择。

女儿对外寻求的爱靠不靠谱,作为家长,朋友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参考。后来朋友把男孩约到家里,男孩很坦诚,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对事情的真实看法。目前,男孩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在事业上也很用心,并表示他们是真心相爱,一定会对家庭负责,希望得到两位家长的祝福。最后双方家长见了面,并约定了婚期,自此皆大欢喜。

在这一案例中,我在想,为什么朋友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会情绪崩溃呢?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乐观主义者,另一种是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凡事向好的方面看,悲观主义者看问题觉察到的往往是风险。在我看来,悲观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与自己庞大数倍的野兽的搏斗,经历了大自然无情的洗礼,最终才活了下来。生活的不安全感已经深深刻入了人类基因的记忆深处,当遇到麻烦时,内心的防御机制会本能地调动起来,进行自我保护,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以及基因的延续。因此,涉及到基因的延续问题时,每个人都会感觉受到了重创。然而,事实有没有对错呢?其实没有,有的只是我们价值判断的取向,我们的价值判断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呢?如果有,那它就是对的,如果相反,调整价值判断,也许才是寻求内心安宁的唯一办法。(文/肖扬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