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成长

 一线飞扬 2023-06-06 发布于江西

昨天正在开会,朋友N给我发信息说,单位三月份有一个道德讲堂,希望我能够去讲一个小故事,看她发来的议程,我知道,她是希望我围绕3月份的学雷锋主题来讲述故事。
会后,琢磨着N给出的选题,我心里突然有了答案。雷锋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利他精神,是一种忘我的爱岗敬业精神,何不从工作和生活的角度去讲述雷锋精神的温度呢?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跟N进行了沟通。
晚上,我坐在电脑前,对雷锋精神进行解读。首先,我认为雷锋精神带有行为的温度。行为的温度就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让参与实践的相关方感受到温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每年的学雷锋活动,通过各种志愿者行动,走进敬老院、关注孤寡老人、帮助留守儿童、维护公共交通秩序、清理公共区域垃圾等集体活动展现组织和个人对社会的热爱、对他人的关注、对弱势的帮扶。开展活动的同时,展开宣传,让全社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的互助氛围,让每个人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让温度在每个人的内心升腾起来。
其次,我认为雷锋精神带有工作的温度。雷锋精神,是一种发扬忘我的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雷锋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总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将“螺丝钉精神”的力量发挥到极致。雷锋精神要求我们怀着热忱与温度去工作,在工作中体现生命的价值。我试着结合高速公路窗口服务的角度,去谈雷锋精神对我们在服务司乘,服务员工方面的影响。只有发自肺腑地热爱工作,并沉浸其中,才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通过工作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的同时,也让自己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增强个人在社会评价体系中的价值感。
第三,我认为雷锋精神带有文字的温度。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但他喜欢写日记,所有的事情都一笔一划记下来。记下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历史记住他,而是通过文字梳理事件、凝聚情感、丰盈内心。这也是我喜欢记录生活的原因。2020年年初,在新冠疫情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我报名前往风险较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区支援的20天里,我见证了疫情下无奈的众生相,感觉很痛心。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我坚持每天写日志,并发表在朋友圈。有些记者朋友觉得很好,就转发到了相应的媒体上。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有温度的,它有时能够让黑暗中的人看到光明,有时能让沮丧中的个体获得力量,有时能使迷茫中的人得到开悟。因此,用心经营文字,文字也能带来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202210月,我回到收费站上班,进入了相对规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有一天,偶尔写了一点文字,被朋友看见。他说,写的很好,自己很有启发,建议我写公众号,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生活需要被看见,观点引发思考才有它存在的价值。我带着这些年的思考,开始进入日更写作模式,文章篇幅1200字左右,主题分工作思考、人生感悟、家庭亲子三个版块,为什么要写这三个方面呢?我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保障,必须认真思考,用心经营,才有一切生活的基础。人生需要参悟,否则越走越累,得不偿失。家庭是个体生命的延续,经营好家庭,培养好孩子,既是个体基因延续的需要,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这些文字很简短,就像我生命中的一些尘埃,所以我把公众号取名“一路微尘”。自从开始坚持写作,我已经陆续更新了13万字,每天看着粉丝的留言、点赞,我觉得文字是一个载体,它正在通过一个生命去温暖另一个生命,用一种价值去唤醒另一种价值,这何尝不是雷锋精神的一种体现呢?
带着这三个观点,我写下了自己对雷锋精神的解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近年来对工作和生活的些许感悟。正是这些思考,让思想一直在沉静、翻腾、奔涌中前进,个人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成长,对待工作更加虔诚,对待世界更加豁达,对待生活也更加从容。(文/肖扬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