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朱熹学读书之法

 杏坛归客 2023-06-06 发布于山东

朱熹,儒学集大成者,后世尊称朱子,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的“考试用书”。关于读书,朱熹曾作诗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池塘里的水澄澈明净得像一面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池水怎么会如此明澈呢?因为不断有活水注入。这里,朱熹向我们说明了读书(学习)能滋润心灵、涤荡思想,且读书(学习)贵在坚持。那么,读书的妙计良方是什么?朱熹这样说——

循序渐进

这是朱熹依据孔子“欲速则不达”、孟子“进锐退速”等儒家学说提出来的。他说:“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他在《读书之要》中以《论语》《孟子》为例具体说明,“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阐明要根据内容和难易程度确定读书的先后次序;对于某一本书而言,则“篇章句字,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理解书中的内容要“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这样才能“志定理明,而无疏易陵躐之患矣”。

要做到循序渐进,必须制订读书计划。《朱子语类》中说“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要“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即制订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读书计划,并且严格遵守执行。对于“三分钟热度”的读书现象,朱熹很严肃地指出“初时甚锐,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心血来潮式的读书不会有什么收获。循序渐进,不仅提出了顺序性原则,而且体现了量力性原则,它是读书之法中最基础的部分。

熟读精思

这是朱熹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继承。《朱子语类》中载:“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如果“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卼臲(wùniè)不安”。《读书之要》则写道:熟读,要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精思,要达到“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程度,才算得上是“有得尔”。读与思,是读书学习过程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只思不读,终将无成。朱熹认为熟读精思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也就是说,要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读之书才能真正为己所用。

要精思,必须“逐句逐字,要见著落”,“用功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耳”;要“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除此之外,还要“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果精思有了结果,那也“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否则会“此心便被此见遮蔽了”。这是《朱子语类》中的独到见解。

虚心静虑

《读书之要》说,读书遇到疑难,出现“文义有疑,众说纷错”的情况时,要“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急于做出判断和选择。具体来说,“先使一说自为一说,而随其意之所之,以验其通塞”,即以其中的一种说法为参照,再把其他的说法拿来对照验证;然后“以众说互相诘难,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将各种说法互相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朱熹还进一步强调读书不能因人立言,因人废言。他在《答张敬夫》中说:“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不因“庸人”而废言,不因“圣贤”而盲从,这样便不会自欺欺人。

切己体验

朱熹认为,读书必须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他在《答陈师德》中说,要“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否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要让“理义”照进“现实”,使“理”在实践中受到检验,用“理义”指导实践。也就是说,书中的道理,要通过实践来体会检验,并指导日常生活。经过自身检验的理义是否就千真万确?朱熹在《答程正思》中补充道:“观书以己体验,固为亲切,然亦须遍观众理而合其归趣乃佳。若只据己见,却恐于事理有所不周,欲径急而反疏缓也。”除了自我检验外,还要结合他人的做法和见解,这样才不会出现遗漏和偏差,才能找到读书的意义。

历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朱熹的读书方法远不止以上四条,本文择要略作概括,其精微之处,还有待读者深入探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