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的中国18岁以上统计数据,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2%(WHO标准)。 据此估计,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298亿! 超过1/3(35.2%)的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而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 糖尿病患者还往往存在糖-脂代谢障碍、超重、肥胖、糖尿病肾病等; 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种类繁多,除了胰岛素替代,哪些糖尿病药物才是优选的治疗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但是不减少吸收总量,而且存在腹胀、排气、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可能;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苹),伏格列波糖(倍欣),米格列醇(来平)等。
推荐指数:⭐⭐。 - 磺脲类: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对保护胰岛细胞不好,包括: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美吡哒、优达灵、瑞易宁)、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波脲(克糖利)、格列美脲(亚莫利)等;
推荐指数:⭐⭐。 - 格列奈类: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比前者好,对保护胰岛细胞不好,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和那格列奈(唐力)等。
推荐指数:⭐⭐⭐。 - 噻唑烷二酮类: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有保护靶器官作用,但是,I型糖尿病、心衰、活动性肝病、严重骨质疏松不推荐使用;包括:罗格列酮(爱能、太罗)、吡格列酮等。
推荐指数:⭐⭐⭐。 - 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甚至有抑制体重增长,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的作用,是很推荐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格华止)和二甲双胍缓释片(泰白)等。
推荐指数:⭐⭐⭐⭐。 - DDP-4抑制剂:抑制DPP-4(二肽基肽酶4)而减少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的水平升高;有对器官的保护作用,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等。
推荐指数:⭐⭐⭐⭐。 - GLP-1受体激动剂: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注射用药,通过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加胰岛素合成、抑制胰升血糖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和胃肠蠕动等机制来降糖,被称为“聪明”的降糖药;包括: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减重效果较明显)、度拉糖肽、艾塞那肽、利司那肽、艾塞那肽等。
不推荐使用人群:1 型糖尿病患者、有胰腺炎病史患者。 推荐指数:⭐⭐⭐⭐⭐。 - 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阻止近端肾小管对钠和葡萄糖重吸收到血液中,增加葡萄糖和钠盐的肾脏排泄来降糖。减重效果较明显,而且会反射性降低肾小球的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对肾小球的保护效果很好,甚至把肾脏病纳入了适应症。包括: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等。
副作用方面:可能引起脱水(约10%)、泌尿系感染(约5-10%)、酮症酸中毒(<1%)等。 服药期间,肌酐可能会轻度升高,但升高在30%以内无需停药; 注意:肾移植患者,多囊肾,狼疮肾炎,ANCA相关肾病,6个月内需要使用细胞毒性或免疫抑制剂的肾病,是否还有肾脏保护作用现在还不清楚。 推荐指数:⭐⭐⭐⭐⭐。  SGLT2抑制剂 总结: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新型药物的出现,给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时俱进,学习新的知识,让更多的患者获益!同时,尽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拥有健康,才能拥有幸福! #关注糖尿病##肥胖##糖尿病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