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民营资本参与旅游开发问题

 紫色秋风书屋 2023-06-06 发布于甘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国旅游业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业规模,其资本结构已由“全民”主宰演化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民营企业投资旅游已成为一支新生力量。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等优势,但也存在投资无序性、效率低、不注重环境效益等问题。本文从旅游资源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民营资本投资行为分析、规范民营资本投资行为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民营资本 旅游开发 问题 对策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观念已形成,不少民营企业在进行发展战略调整和内部结构调整时把投资方向转向了旅游业,成为一股投资旅游业的新生力量。
  
  一、民营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民营企业是指除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的总称。民营企业介入旅游业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先期导入型,即进入经济领域第一步是从旅游开始的;二是主导业务型,即创业伊始就以旅游为主导业务;三是相关产业型,即旅游只是企业经营业务的一部分;四是辅助业务型,其主要是为企业其他业务提供方便。
  例如在浙江、广东等省,民营企业投资的旅游项目涵盖了景点、酒店、旅游农庄、旅游工艺品的生产等方面。住宿业方面,1999年底,全国个体旅馆有15.71万个,从业33万人;旅行社方面,1997年新的《旅行社管理条例》出台后,民营资本进入旅行社,尤其是国内旅行社;景点方面,其中尤为突出和重要的便是民营企业介入主题公园和部分自然景区的开发与经营。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是杭州的宋城、广东的白藤湖度假区、成都的日月城等等。目前民营企业对自然景区的投资开发正在形成热潮。
  
  二、民营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民营企业普遍拥有经营机制的优势,加之政府逐步放宽民营企业在旅游业的市场准入和支持政策的出台,许多民营企业以其优势投入到旅游产业的经营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来。第一,经营机制灵活。民营企业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优势,权责明确、利益直接、机制灵活,能够随时随地解决在旅游市场竞争中遇到的问题,永远居于旅游市场的前沿。第二,放松的投资机遇。民营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宽松的政策环境,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旅游业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也为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民营企业投资经营旅游产业虽然在经营机制上有着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中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存在着管理、观念等许多方面的缺陷。第一,投资的主观性、无序性和低效性。绝大部分投资旅游业的民营企业家把视角盯在旅游业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上,对开发的项目缺乏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多为简单模仿,缺乏个性,造成旅游产品的近距离雷同,达不到预期的市场效应。第二,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部分民营企业主,投资旅游业就是为了赚钱。不注重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使地区珍贵的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给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规范民营资本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设计合理的产权结构。旅游资源是公共性资源,即在一定的政治地理范围内,同一旅游资源具有共享性和排他性,无法阻止“免费搭车者”,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旅游市场机制失灵。从理论上严格分析,只要产权清晰,市场机制即可通过产权交易实现有效运作,而这与产权具体界定方式无关。要使风景资源的开发健康有序的进行,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首先需要明确所有者、管理者和开发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利益关系,设计出较为合理的产权结构。
  旅游资源宜采用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景区经营管理模式。即风景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得到的是最终所有权,拥有依靠税收得以回报的资产收益权。管理权(产权代理)属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级部门得到的是法人财产权,拥有资产支配权(转让、处置),其分支机构(日常管理)是管委会、管理局、管理处,接受政府的委托管理、合理支配风景资源、保证风景资源保值增值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尽的职责。经营权属于企业,通过“出让”、“拍卖”增加生机和活力,使其保值增值。
  (二)建立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体系。由于风景资源经营活动的内在特征,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与开发整合在一起是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需要协调风景资源保护和各部门的利益关系,通过算账方法将风景资源的效益货币化是利益权衡的决策。风景资源的价格由以下部分组成:风景资源自身的品位、价值;风景资源的区位条件;风景资源的成熟程度;风景资源的开发潜力;风景资源经营权的使用年限;风景资源的无形资产。以上六条是价值评估的风景资源的重要结论,由此可建立风景资源评估体系。在经营权出让过程中,合理科学地对资源进行估价。
  (三)建立健全国家宏观管理模式。民营企业进行旅游开发的调研报告和发展规划,应由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指定的权威部门认定;实施项目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对所有的开发建设项目要实行严格的评估、审批制度,科学地确定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建立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设立国家级监督机构,对企业开发建设项目和经营活动要依法进行严格的监管,以此约束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完善产业政策,优化服务环境。第一,根据民资谋利最大化的特点,处理好互惠互利的双赢关系。政府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旅游经济发展环境,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让利于有强劲实力的投资者,使投资者可以把大量的资金倾入旅游开发。
  第二,要为民间投资旅游营造一个平等、公平的投资环境。各地政府应将民间投资旅游纳入当地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明确的鼓励和引导措施,在贷款、土地、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方面给予民营企业与公有企业同等的权利和待遇,对民营企业各项权益的保障要有更加具体的政策措施。同时,加强时资金运行的引导,努力化解各种投资风险。
  第三,提供旅游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与产业公共性服务。目前我国旅游市场的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在近期内,旅游产业的许多公共性服务还需要由政府来承担。政府应作好包括旅游交通、环境保护之类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解决好景区的交通问题。同时要对民营企业投资旅游加强政策和信息引导,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认真搞好社会公共协调等配套服务,并从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减少民营旅游企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聂晓民,民营旅游企业的历史与未来[N].中国旅游报,20010307
  [2]钟勉,试论旅游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J].旅游管理,2OO2,(6):4245
  [3]勤向阳,民营经济投资旅游业掀热潮[J].当代经理人,2O02,(11):7073
  [4]依绍华,民营企业如何介入中国旅游业[J].杭州科技,2002,(1):l8l9
  [5]周成俊,民营企业与旅游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2,(2):2021
  [6]张鸿智,民营经济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J].市场经济研究,2001,(3):2839
  [7]牟红,风景资源的利益权衡[J].企业经济.2004,(3):125126
  [8]青理东,利用民间资本开发地方旅游资源[J].领导科学,2004,(1):24
  作者简介:吴雪(1982),四川自贡人,女,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